《摔跤吧!爸爸》 :梦想要落地生根,两个合力因素不可或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一个印度封闭乡村的女孩如何超越层层禁锢和人性的藩篱,实现摔跤的伟大梦想,登上世界的巅峰,赢得冠军,获得女性的尊严和荣誉。这部影片呈现出的情感的细腻、摔跤运动的美感以及印度乡村的民俗风情,都得力于演员们用自己的真诚和努力的演出。

饰演爸爸的阿米尔辛为了演出人物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层次感,51岁的他,在五个月内,增肥28公斤,然后又减肥,这需要多大的耐力,常人可以想而知。原本可以用特效替代,但是这位被称为印度国宝级的演员总是追求尽善尽美,他说,那样就演不出人物的真实感,如此谦卑和真诚的态度,又怎能不感人?

几位摔跤女演员也是通过9个月的摔跤训练才参演,比拍摄时间还长,主演吉塔的法丽媞还多处骨折受伤,但依然没有放弃。正如片中饰演爸爸的阿米尔辛说,金牌不是自己从地里长出来的,它需要刻苦的努力、足够的热情和全心的投入去浇灌。

追求卓越,成功自然伴随而来。

的确,没有任何成功是偶然的, 戏外,这部影片在华上映26天票房已经达10亿元,而戏内,也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梦想的实现需要内因和外因的合力作用。它并不是一句行走的口号,它体现在每天凌晨的五点里,体现在马路上奔跑的每一寸脚步里。就像那句话说,世界观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方法论就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这个梦想的孕育之地是在印度的一个落后贫穷的村落,思想保守,女孩几乎到了14岁就要出嫁,然后相夫教子度过一生,没有多余的选择,也是毫无悬念的一生。

如果不是一个村里同龄女孩在14岁结婚那天说出那番话,两姐妹吉塔和巴比塔也一直认为那就是女孩子该走的路。当两姐妹向她诉苦时,那位新娘说,你们有个这样的爸爸,他为你们遮风挡雨,抵抗全世界,就是为你们的人生争取更多的选择,而不是像我这样到了年龄就去与一个陌生的男人生活在一起,然后就是无尽的家务,你们是多么幸运。

正是因为这番话,才让她们从最初的被动抵触转为主动,这时候哪怕再大的苦,她们也充满了无限的动力,这是一条改变命运的路线,所以,此时的她们,可以说找到了第一阶梦想动力源。而当这个梦想开始初露光芒,当吉塔获得全国冠军,向世界进军的时候,此时,她已经开始成为榜样,她不仅为自己赢得荣誉和胜利,更是代表那些一直被认为不如男孩的女孩们赢得命运的更多尊严。

这也是标题为何《摔跤吧 爸爸》,好像女儿向爸爸请求一般,这也说明了不是父亲的强加之意,更是一种为了命运自由而所做的战士般的请示,正如其父亲所说,光锻炼身体,成不了摔跤手,摔跤是融入血液的运动。所以,全身心的热爱才能创造奇迹。

也正是如此,威武严肃的父亲总能寡言少语,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而不理会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和怀疑嘲讽的目光,因为他知道,当你取得胜利时,他们就会改变态度,就会追捧,这就是人性,这种自信正是源于梦想的坚定。影片中有个细节,爸爸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去村里买鸡肉,但由于钱不够,就跟老板说,你现在便宜卖给我们,以后吉塔成功了,还会没人买你的鸡肉吗?果真,后来,吉塔衣锦还乡时,老板的鸡肉铺排满了人。

“犀牛力大无比,但老虎同时运用技巧和力量,我们要成为老虎而非犀牛。”

从外在的因素来说,如果只是拥有足够的心理资源来支撑信念和意志,而缺乏有效的技巧和能力的训练,那么激情就会成盲目主义。就像传销一样,曾经有个笑话说,在培训室里激情满满,可是,一走到门口就开始茫然不知所措,光打鸡血没用,只有理性的思辨和行动,才能让梦想走得更稳健。

因材施教的技巧训练有多重要,从影片中吉塔的两个老师父亲和国家体育学院的教练的对比中就非常明显。来到国家体育学院,吉塔一度放弃父亲的指导,只推崇新教练教授的技巧,却在世界比赛中连连遭败。后来,痛定思痛后,她把自己比赛的视频给父亲看,才发现,教练的方法一直忽略吉塔的优势,一直误导她用劣势去与对手竞赛。可以说,庸师误前途,这位教练不仅心气不高,只要吉塔能够得个银牌就可以,而且品性还差,在吉塔取得胜利时,一度居功自傲。

所以,找对一位导师多么重要。

父亲定位高,不仅把祖国的荣誉看得很高,而且他认为你只有夺得金牌才能成为榜样,如果只是银牌,人家很快就会忘记你,而且还会诅咒你,所以,要做就一定要倾尽全力、不留余地做到最好,像融入血液一般,只可胜,不可败,而且方法和心理都要把握精准。后来,父亲认真研究吉塔的每一场比赛视频,纠出了失误的地方,在父亲的指导下,吉塔果然在世界比赛中连连夺胜,无论从技巧方法还是心理战术上,吉塔都发挥出她的巨大优势,这也是影片中非常精彩的地方。

实现梦想的过程,是一个理性的过程,需要路线图,需要好的导师,需要工具箱,需要方法论,当内在足够热爱,外在足够努力时,你才能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时机,梦想的实现也就不是一句行走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