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对于薪酬管理有何指导意义?

什么是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对于薪酬管理有何指导意义?

第1个回答  2019-06-13
期望理论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是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公式表示为:激动力量=期望值×效价。是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激励理论。期望理论是以三个因素反映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要激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1)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2)他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3)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
在这个公式中,激动力量指调动个人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期望值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判断达到目标的把握程度;效价则是所能达到的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这个理论的公式说明:人的积极性被调动的大小取决于期望值与效价的乘积。也就是说,一个人对目标的把握越大,估计达到目标的概率越高,激发起的动力越强烈,积极性也就越大,在领导与管理工作中,运用期望理论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是有一定意义的。
指导意义:(l)努力与绩效的关系。人们总是通过一定的努力来实现一定目标。如果个体在主观上认为通过努力达到一定绩效的概率很高,就会受到较大激励,激发出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努力与绩效的关系取决于个体的期望概率.它是由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期望值不能太低,但也不能高不可攀。 (2)绩效与奖酬的关系。在达到一定绩效后,人们总是希望得到与之相应的报酬和奖励包括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例如表彰、晋升、奖金、信任等。
(3)奖酬与个人需求的关系。人们之所以希望得到报酬和奖励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求、实现一定的目标。如果所得报酬和奖励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则发挥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否则不能充分发挥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