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皓造塔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1

1. 文言文 喻皓造塔 翻译

它的译文是: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氏带人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说:“木塔上没有铺瓦,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铺上瓦,然而木塔还是像原来一样晃动。匠人无可奈何,暗中叫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赠送给她金钗首饰,询问塔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每层铺完了木板,便用铁钉钉牢,就不会晃动了。”匠师照喻皓说的办法做,塔就稳定了。大概钉牢的木板上下紧紧约束,六个方位像箱子一样相互连接,人走在楼板上,下及四周板壁相护持,塔自然不能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精明练达。

2. 【喻皓造塔】

开宝寺塔②,在京师诸塔中最高③,而制度甚精④,都料匠喻皓所造也⑤.塔初成⑥,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⑦.人怪而问之⑧,皓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上百年⑨,当正也.”其用心之精⑩益如此!注释①选自《归田录》.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②开宝寺塔:宝塔名,建在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八角十三层,高三百六十尺(宋时一尺约合30.72厘米),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座有名的木质结构的琉璃宝塔.该塔于宋仁宗庆历年间焚毁.③在京师诸塔中最高:在京城所有的宝塔中最高.京师,京城,这里指汴京.诸,众,所有.④而制度甚精:而且设计很精巧.制度,规划,设计.⑤都料匠预浩所造也:是都料匠预浩负责建造的.都料匠,官名,掌管设计及施工的土木工程总负责人.喻皓:五代末至北宋的著名建筑师,擅长建筑宝塔和楼阁.⑥初:刚.⑦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远远看去,塔身不直,有点儿向西北倾斜.倾,斜.正,直.⑧人怪而问之:人们感到奇怪,就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之,他,指预浩.⑨吹之不百年,当正也:风不断吹它,用不了一百年,塔身就会正了.之,它,指开宝寺塔.⑩其用心之精益如此:他建塔时的考虑问题,就是这样的精密周到.盖,大凡.如此,这样.译文 开宝寺塔,是在汴京各塔中最高的一座,它的建造和设计都很精巧,是都料匠(职务名)喻皓主持建造的.塔刚建成,看上去塔身不正向西北方向倾斜.有人奇怪并问他,喻皓说:“京城这个地方平坦没有山,多吹西北风,不到一百年,就会把它吹直了.”他考虑周到,达到了这种地步。

3. 文言问 喻皓造塔 翻译

喻皓造塔传真经

喻皓是五代吴越国时有名的建筑工匠,祖居浙东,擅长造塔。

钱镏定吴越国都于杭州后,在凤凰山麓的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建至第三层,这位征战多年而又笃信佛教的大帅前来巡看。当他登上塔斯社的三层后,觉得木塔框架晃动不稳,正在施工的工匠解释说:“因为还未盖上瓦,框加轻了点,所以才晃动。”接着就往塔檐面上盖瓦,试图以瓦的沉重使塔架稳固,不料塔晃动如初,工匠束手无策。

有人提议:“何不请教喻皓解此难题。”造塔工匠赶紧让他妻子去见喻皓之妻,随带金钗之类为谢礼。喻皓得知此事后,笑道:“这不难解决。可以在各层铺上木板,用铁钉钉实,就不会晃动了。”工匠们照此办理,果如其言,一时传为美谈。

喻皓还曾主持河南开封开宝寺塔的建造,他针对开封地处平原多刮西北风的实际情况,特意让塔身略朝西北倾斜,预计在当地主导风力的作用下,大约一百年后塔身可以正直。相传他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撰成《木经》三卷,为中国古建筑重要著述之一。

4. 七年级文言文题.《预浩父女》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

1 开宝寺塔,是都料匠(官职)预浩所造,在京师所有塔中是最高的,结构也是最精良的。

塔刚建成的时候,望之(塔)不端正而向西北倾斜,大家都奇怪,问预浩,预浩说:“京城地势平坦无山,而多刮西北风,(风)吹之(塔)不用一百年,(塔)自然就正过来了。”预浩用心之精细大抵如此(大概就象这样).宋朝开国以来,(象样的,著名的,专家级的)木工就这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姓+官职)为榜样(标准)。

预浩著有《木经》三卷流传于世。世上(另外一种)传言说预浩只有一女,年十余岁,每当睡觉时,都把手交叉于胸前做出象结构的样子(睡觉都在研究,顶!),如此过了一年,撰写成《木经》三卷,就是现在流传在世上的(这部书)。

2 承前启后3 受到她父亲的影响4 国朝(宋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