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是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期到南朝宋初的田园派诗人,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派诗人。在钟嵘《诗品》里将他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曾祖据说是东晋名将陶侃,他的爷爷曾做过太守,他的外公是东晋著名文人孟嘉,足见家族显赫。从小陶渊明就学习儒家经典,有着与众不同的志向,两晋时期老庄盛行,他也受此影响,崇尚自然,身上融合了儒家和道家两种思想。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但是在他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贫穷,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尤其贫困,于是他也开始了游宦生涯,谋求生路。他曾经当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每次做官时间都不长,他想在官场上大展拳脚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另一面他又怀念家园田园生活,最后一次担任彭泽县令也只当了八十多天就辞官不干了。
陶渊明辞官后的田园生活比较像现在的一般农民生活,他的创作有饮酒诗、田园诗、咏怀诗和散文辞赋。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写出饮酒诗和田园诗的诗人,他有时心态反应官场险恶,颠倒黑白的上层社会,有时又表达他退隐田园怡然自得的心态。田园诗是陶渊明最有名的代表了,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田园的热爱,体现出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格。咏怀诗表现出了自己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散文辞赋最有名的当属《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是他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桃花源记》则体现了他的理想境界;《五柳先生传》则是他个人自传但更多的写出了他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