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犀牛滚潭出天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3-31
典故如下:
在甘肃省南部的陇南康县境内有一条犀牛江(乾隆《甘肃通志》载“嘉陵江,今俗名犀牛江”),也叫西汉水。江流曲折,江水滔滔,南北两岸崇山峻岭,在平洛河与西汉水汇合处旁边有一个深潭,潭水深不见底,潭围有十多米,两边山上的奇石怪树倒映其中非常深遂。潭水边有一块大的石头,上面有一个巨大清晰的牛蹄印子,上面长满青苔,见证着历史的真相。
相传,唐朝未年,在犀牛潭边的南山上住着的百姓中,有许多外面逃难流落到这里的,其中就有赵杨两家。山里的孩子上山放牛是主要活动。每当夏天的时候,几个孩子去山里把牛绑到树上吃草,他们就跑到这个深潭里去戏水,孩子们天天去,逐渐水性好了胆子也大了。有一天,赵家的孩子对几个孩子说“我们天天在潭边耍水,有什么意思,不如我们潜到深处去,那才有意思哩。”孩子们有的胆小的吓的不敢去,只有杨家的孩子和他一样胆子大想潜下去,他们商量好等哪天天气热了就下去。
有一天下午,外观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他们两个站到那个大石头上一跳,一下子就跳到潭水的深处。这一下去才发现下面不仅凉快还有亮光,不远处好像有个什么东西,们两个壮着胆子游过去一看,哈哈,那里卧着一只大牛,看到了们慢腾腾地站起来朝他们游过来了。他们都是山里的放牛娃,牛是见的多了也不害怕,只是奇怪的是这只牛头上中间只有一只角。一只角就一只角吧,可能是水牛吧,他们想。这牛也不认生,在水下和他们玩起来,任由们骑上在水里游戏。就这样,两个孩子发现一个更好玩的地方,关键是还有一个可以骑着游水的独角牛,他们高兴坏了,商量着不告诉其它孩子,只有他们两个天天去骑牛玩。
这天,他们俩玩久了,出来的时候天快黑了。他们出来时发现潭边的石头上坐着一个老头子,他非常和善地叫两个孩子过去,还拿出一些点心让他们吃,两个孩子也饿了,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时候老头子说话了“你们是不是下到潭水深处去了?里面是不是有一只大犀牛?”两个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想他怎么会知道的?可又一想,可能人家以前见过吧,就说是的。这个老头才说:“那这样吧,明天下午你们下去的时候帮我带个吃的给大牛,出来后我在这里等你们,再给你们好吃的还有银子。”两个孩子一听,还有这好事情,有好吃的还有银子,满口就答应了。
回到家里,两个孩子兴奋地对大人说起了今天的事情。这两家的大人都是从外面避乱到这里的,都有些见识。告诉孩子,那不是水牛是犀牛。再想想这事的前因后果,心里明白了八九分。他们也各自给孩子准备了一个红布三角包,里面装着家里老人剪下来的指甲、掉的牙齿和头发,因为有一种习俗,细心的人家把老人剪下来的指甲、掉的牙齿和头发都收集起来保存着,等老人去世下葬时一起埋下去,据说会兴旺儿孙后代。孩子们不知道里面装的啥。大人交代说,那个老人的给的东西不要给牛吃,你把咱们家的包一定要喂到牛嘴里面,一定。孩子们答应了。
第二天,他们去潭边果然老头已经等在那里。因为杨家的孩子乖巧些,老头交给他一个小布包,说让一定要喂到牛的嘴里面,一定啊。两个孩子答应了,一下子潜到了水底。怪了,清澈的水底今天一片混浊,牛也不见了踪影。他们俩游来游去,好半天才找到那只大牛,平常温顺的好朋友今天不知道怎么了,暴躁不安,在水底不停地奔走,两只血红的大眼睛像两团火,把水下都照红了。牛看见他们两个来了,竟然抵着那只独角向他们冲过来,还张大了嘴巴,像是要吃了们。两个孩子吓的魂都飞了,赶紧的往后退。说时迟那时快,赵家的孩子猛然想起了什么,从裤衩的腰里面掏出父亲给的小布包,一下子扔进了牛张开的大嘴里面,而杨家的孩子这才想起来母亲给的小包,来不及多想顺手挂在了已经抵到眼前的牛角上,转身就跑。至于老头子给的那个包顾不上了,顺手一扔赶紧逃命吧。
这时候,水底突然波涛翻滚,地动山摇,两个孩子拼命地往上游,好不容易才游出来,回头一看,只见巨浪涛天,江水翻滚,水已经淹没了岸边的巨石,哪有什么老头子啊,赶紧逃命要紧。
从那以后过了好久,两个孩子才敢到潭边去,潭水清幽,绿树成阴一切如旧,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一样。他们游下潭去,再也没有看见那只大犀牛,只是岸边的大石头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牛蹄印。
后来孩子们长大了也不到潭边去了。那个把装有老人的牙齿和指甲的红布包喂进犀牛嘴里面的赵家少年长大后娶妻生子,孩子聪明好学,后来投入军中建立功业,再后来就有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大宋朝;而把装着老人指甲和头发的小布包挂在犀牛角上的杨家少年,后代也是英武不凡,人才辈出。就这样赵家为君,杨家为将,忠心耿耿地保卫着大宋的江山。而那个老头子本是个风水师,他看破了天机找到了那个出真龙天子的风水穴,但是他起了私心想把自家老人的骨殖放进去,结果遭了天谴。
公元1063年,宋仁宗_建犀牛寺并亲题“仁济院”匾额。1073年将其圣旨刻在寺内石碑上。后来出土的残碑,为犀牛江增加了更多神秘的色彩。美丽的故事代代相传,交织在朝代更替里,散落在天地间让后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