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这才是孩子需要的教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上周六听完海容盘老师的分享后,我才意识到,在我的潜意识里面,我已经越来越认可与认同这华德福的教育理念。

小务虚记得很几年前,我也听过卫老师的分享,后来就不断地在思索,到底华德福的教育理念的重点是在哪里,而它与传统的教育又有什么样的不同?

或许说,它真正打动我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现在越来越认为,它对橙子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盘老师说卫老师把海容的这种教育定位为一种全人教育,能够让一个人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这个目标很好,但是又有些让人感觉不到重点,我从两位老师前后的分享中感觉到,大家都非常清楚, 传统教育中缺的就是素质教育,因此,海容或者说华德福教育,重点侧重的,就是“素质教育”

或者这样说,幼儿与儿童阶段,也就是在小学或者初中之前,更应该侧重人的底层培养,而不是逻辑训练,因为大脑的前额叶,大概要在15岁左右,才开始全面成熟,因此,在这个阶段之前,就应该重点培养人的本身。

我们把这个东西叫人格或者品质。

于是重点的问题就变成,到底什么才是素质教育?怎么做才能够培养到人的本身?到底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或者这样说,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样的能力与品质,他才能够在未来的 社会 中立足与生存,才能够过得好?

马云说,他的教育,不保证学生未来能成功,但是保证学生未来知道如何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

但是这类说法是比较含糊的,难以让人明白并且可以实际地去落地操作的,幸运的是,我在爱因斯坦的《论教育》中,找到了相关的答案。

他说,我们的教育,重点应该从如下这3方面培育学生:

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为何这3点是教育中的核心:

小务虚每天晚上吃完饭的时候,经常会邀请橙子【6岁多,儿子】一起洗碗,这个习惯在最近几个月才开始有规律地坚持,在以前,我也会邀请橙子一起来做点家务,但是他更多的是刚开始的新奇感,一旦新奇感过了,橙子就不愿意去做了,比如洗碗,没洗几次,他就不想洗了。

后来我们想了个办法,一家人一起洗碗,有人负责刷碗,有人负责冲洗,有人负责放碗,每天吃完饭的时候,我们会让橙子来选择谁负责什么,到现在基本已经达成一种默契,那就是轮流,而不是固定的有一个人只选择最轻松的放碗。

即使是这样,洗了几个月后,橙子也开始不太愿意做了,有时候,他一吃完饭,就跑去玩具了,此时不管什么样的说法,都不肯。

一旦人沉浸在一个快乐的世界里面是,是很难在当下出得来的,于是我会说:“你现在想要玩玩具,那爸爸今晚洗了,明晚你来洗好吗?”。

橙子会愉快地答应了,他在当下是必然会答应的,因为这个办法满足了他当下的 情感 需求,大脑已经沉浸在快感的神经元世界里面,同时他也承诺了明晚洗,于是在第二天晚上,他就会自然而然的去洗,他会记得他的承诺,并且践行承诺。

在最近,几乎每个晚上,橙子都会有一股不是很想去洗碗的情绪,我以前会随着他,但是现在我会坚持洗碗这个事情要让他参与进来,而且在我看来, 让橙子学会自己克服这个惰性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即使是大人,也会有这股惰性,而大人之所以能够克服这个惰性去做这些不是“心甘情愿”的事情,在于大人的前额叶已经成熟了,成熟的前额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做饭,一个人洗碗,这种分工合作效率是最高的”,它会知道,我之所以有可口的饭菜,是因为有另一半的劳动,那么我理所当然应该洗碗,分堆一下。

这就是成熟的前额叶的感恩回馈原理,但是小孩的前额叶还没有完全成熟,于是他无法像大人这样自律。

前额叶不成熟不代表没有,只是还没有大人那么清晰的逻辑能力,但是他可以感知情绪,通过这个事情,他可以感知如下这些情绪:

洗碗是“辛苦”,重复乏味与无趣的,因此,做了几次后就不想做。

这几乎是每一个小孩会有的状态,因为相比有乐趣的玩具与 游戏 ,每天重复性的洗碗,确实太乏味了,我知道很多父母让孩子参与家务,更多的是让他 娱乐 性的参与一下,孩子不愿意做了,就不强迫,随着他。

实际上,不强迫是对的,但是不能随着他,因为做家务里面真正重要的,就是让孩子体会这股“不想做”的情绪,然后我会尝试从各个维度来与孩子沟通,让他最终学会自己克服这股情绪,从而去做这种“不愿意”的事情。

而这个过程,就是孩子运用前额叶来调节本能动物脑惰性的过程,虽然他的前额叶此时没有很清晰的逻辑条理,但是此时是萌芽状态,是可以有简单的因果能力的。

因此这个时候的儿童,不是让他去做数学题目的逻辑加减运算,而是让他学会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

这个克服做家务的惰性过程,就是他在调控自己情绪的过程,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小务虚会在跟橙子沟通的时候,尝试引导他学会自己说服自己,实际上,我在与他沟通的时候,就是在教橙子说服自己的理由,这些自我说服的说法是很重要的,它最终会形成孩子在克服惰性时的内心对话。

因此,这个时候,如何与孩子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家长是以命令式的形式,那么则是作用于孩子的恐惧中心,孩子在高压状态下,又不敢违抗父母的命令,于是会心不甘情不愿的,这是最失败的方式。

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恐惧压力在他就会去做,压力不在,他一定不会去做,这反而会让他逃避家务,而不是基于感恩回馈家人的主动性。

克服做家务的惰性的过程还有第2个作用,那就是他亲自做过,并且多次“痛苦”地做着,于是他可以非常清晰地知道,爸爸妈妈或者别人,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是“苦的”。

当他知道洗碗的这个情绪时,他大脑里面相应的神经元会建立起对应的情绪认知,知道这是一个“辛苦”的事情,于是,当橙子看到爸爸妈妈在洗碗时,他就能理解爸爸妈妈做的事情,同时也会知道,自己帮忙做点事情,爸爸妈妈可以轻松一些,他可以感觉到:“我可以帮爸爸妈妈承受一点苦”,他会很高兴,这里的关键在于,每次他做完,我会适当的表达感激之情。

橙子听了这些,会很高兴,他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与成长,能帮爸妈承担一些“苦”,这会让他觉得自己有用,并且能够在做各种事情后建立对自己的信心,特别是,自己用双手劳动后的结果,可以有益于他人,并且得到了感激,他因此可以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双手所创造的劳动对他人也产生价值。

这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要让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获得切身的感受”。

所谓的“价值”,就是我们生活里面所享受到的每一样食物或者服务,都是别人辛勤劳动的结果,但是我们要获得这些东西,我们也必须付出劳动去获取,这里最重要的点是,当我们享受着别人的一个成果时,我们能感受到这个东西的份量与价值,因为我们自己也经历过同类劳动。

比如,橙子学校都会有饭前唱感恩歌,后来我们家在吃晚饭前,也会唱,但是在之前的2年中,我们是为了唱歌而唱歌,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真正让这首感恩歌发挥它该有的作用,直到近一年,我才知道这首歌的妙处,以及如何引导孩子。

歌词说要谢谢农民伯伯辛苦耕作的粮食,橙子一定无法感觉到的,因为他没有参加过粮食的生产过程,他的大脑没有经历过同类型劳动,没有经历就没有情绪,因此,他就无法感受这类劳动背后的汗水,他不知道每一粒米是怎么来的,是多么的不容易。

但是橙子跟我们做过饭,并且近来一直有参与洗碗的过程,因此,在最后感谢所有辛勤劳动的人们时,我们会特别感谢一下做饭的爸爸或者妈妈,有时也会感谢一下外婆特意带过来的食物以及感谢洗碗的人,还有擦桌子,甚至由此而延伸出来的所有家人劳动,我们都能“看到”以及“感恩到”。

小务虚 的目的是培养以及发展孩子的这些感知能力,知道“汗水”,能感恩汗水,能看到他人的劳动与付出,并且因此生发出感恩与回馈之情,这就是前文所说的主动回报的力量。

而其中的关键是, 我们只有自己亲自劳动过,我们才能感受到对方的汗水与辛苦,只有感知到这股情绪,我们才会产生感恩之情,有了这股情绪的力量,我们才可能产生去回报的动力,有了这股回报的动力,就可以克服前文所说的洗碗的惰性

这里的前后逻辑要点是:

这就是追求,自主性及独立思考与行动力的源头,它几乎是一个人一切品质的源头,它就根植于我们的劳动,一切从劳动生发起来,没有劳动,后续一切都是空谈。

而这本质上,就是前额叶通过感知底层情绪与价值,然后形成对本能动物脑惰性的调节与调控,同时形成一种感恩回报 社会 ,服务他人的动力,在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获得自我的价值感与信心,最终形成一个人的人格。

这就是所有一切的前因后果,这也是爱因斯坦这句话的份量:“对价值所有理解并且获得切身感受。”

今天很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干活,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于是单方面把所有家务活都干了,甚至还帮孩子拿书包,帮孩子干这干那,把原本属于孩子的事情都做了。

这是一种无知与自私的爱,它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特别是,当一个人从小到大,都不参与劳动的时候,他的大脑就没有对应的汗水,因为每一个经历,都会在大脑里面形成链接并且根据经历时的感受存储相应的情绪,结果, 缺乏劳动的人就无法理解“价值”,更无法体会别人劳动的辛苦,他会把对方的付出理所当然,更不会去珍惜与回报

比如橙子看着米饭,他无法理解米饭的份量,他浪费粮食的时候,我跟他说每一粒米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结果,他无法理解,更无法发自内心的感恩米饭。

但是我跟他说:“一会你洗碗好不好?爸爸今天做了饭,昨晚也洗了碗,让爸爸休息一下?”,橙子会很愉快地答案,因为他经历过我所说的事情,知道辛苦的情绪,因此,他也知道自己洗碗可以让爸爸休息一下,在这个过程,他之所以喜悦,在于感受到了他的价值,帮爸爸减轻的负担,在这个家,他也能承担责任了。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能力感,自我的信心以及独立性,也是在这个过程建立起来的。

在这样一种家庭氛围成长的小孩,或者说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这种默契的相互之间的扶持与帮助,会使得家这个小共同体是一个效率最高的分工合作的和谐体,而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就是大脑里面的共情纽带,一个大脑感知其他大脑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它必须来自于相同的经历。

我们今天很多父母,不让孩子劳动,不与孩子共同经历,但是又不断地在语言上说:“你要体会你妈的辛苦”,然后又另一方面抱怨说这个孩子怎么本性这么自私,长这么大了,一点也不帮我一下,我工作这么忙,回家还要忙这忙那,也不帮我分摊点家务,只顾着自己玩等等。

一个孩子他最终会有什么样的性格与本性,几乎就是家庭环境决定的,而父母就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人,因为大脑的神经元镜像会如实的拷贝父母的一言一行,最终,孩子的大脑的神经元网络就会跟父母一模一样;

一个家庭里面,当父母沉浸在自己的事业或者世界里面时,缺少与孩子的陪伴与互动,特别是缺少与孩子共同的劳动与分工时,孩子长大后,几乎也无法在共同体里面与其他人和谐相处,无法在团队里面很好的与他人分工与合作。

这样的大脑最大的麻烦在于,他无法融入共同体里面去参与分工与合作,即使他想尝试着去与他人建立链接,也不太可能,因为他的大脑几乎无法与其他大脑取得链接, 他无法感受其他人的感受,他会过度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忽略他人 ,他占有他人的劳动,但是又不懂得去回报,最终的结果是,他无法融入群体与 社会 ,他会被抛弃。

这就是爱因斯坦法则里面第一点的基础性,它是后续2点的前提与基础,事实上,它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最底层基础, 一个人一旦无法觉察自己的情绪,无法感知他人的情绪,那么他也一定无法感知美,以及由此而延展开的 社会 道理意义上的善,结果,他无法很好的与这个世界相处,无法理解他人,无法融入共同体,这样的人生最终一定充满痛苦

小务虚看上华德福的教育,就是看上他的这个教育理念,他的理念所延展出来的发展四肢,活动与劳动正是我想要的,它跟我们家庭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因为,有这个基础的孩子,当他的前额叶真正成熟的时候,这股底层情绪所汇集出来的人生动力,就会驱动他去求知,去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与意义,去在这个人类共同体里面贡献一份力量。

这就是一个懂得如何获得幸福与快乐的人。

而所有的一切,就来自这个底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