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写作业家长该不该守在旁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1
作为家长,到底该不该陪孩子写作业?我认为,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家长是怎么陪孩子写作业的。假如家长是像监工一样盯着孩子写作业,看孩子会不会写,写得对不对,认真不认真。看到哪里不对了,就立刻给孩子指出来,让孩子擦掉重写。有的家长甚至一边帮着孩子修改,一边指责埋怨孩子:“又错了,你怎么不想清楚再写呢?”“说过多少次了,就是记不住,你是榆木脑袋吗?” 这种陪写作业的方式,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毫无益处,而且还会带来众多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如果不是孩子主动提出要求家长陪,家长陪在身边就会有种被监视的感觉,给本来就容易受影响而不能集中学习的孩子更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又像监工一样不时地纠正、指责甚至是辱骂,孩子在这种紧张焦虑的氛围中会无所适从,他的关注点也不会放在作业上,而是家长什么时候离开。这无疑会对孩子专注力产生很大的破坏。另外,学习是一种思维过程,家长在陪写作业中不断打断孩子的思维,致使他每次都要再重新恢复被中断的思维进程,失去思维的连贯性。

二、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

家长长期陪孩子写作业,会让孩子产生两种错觉,一是作业不仅是自己的事,也是父母的事;二是我的学习最重要,父母陪我写作业是应该的,结果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性,如没有父母的陪伴就不肯写作业,或者父母再忙也要陪着写作业等任性情况的发生,让父母既为难又无奈。更重要的是,父母陪孩子写作业,经常性的指导或提示会让孩子失去独立的思考从而顺着家长的思路走,或者形成自己懒得思考的惰性,一遇到问题自己不思考而完全交给父母,企图从父母那里得到答案。孩子喜欢依赖他人的行为一旦形成,就容易导致孩子依赖心理和依赖型人格的形成,对孩子的发展成长都极为不利。

三、形成不负责任的坏毛病

孩子认为,检查作业是父母的事情,出了错自然是父母的责任,与己无关,从而把本应由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到了父母身上。这种孩子遇事往往外归因,即总是习惯把原因推到自身之外的人或事上去,而不愿意自己承担责任。红领巾忘戴了,他会怪妈妈没有提醒他;字写得不好,他会怪铅笔不好用;考试没考好,他会怪题目太难。总之,他总能找到自身之外的原因来为自己开脱。

四、认同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孩子做对时家长往往不讲话,做错时则立马指出来,孩子听到的都是负面评价或负面多于正面。有的家长在一些大人易于理解而孩子完全懵懵懂懂的情况下还会发脾气,指责甚至辱骂孩子“别人会你怎么就不会呢!”“上课你是怎么听的!”“你怎么这么笨!”。久而久之,这样的行为或者言语会让孩子认同父母对自己的评价,觉得自己真的很笨,产生自卑感。孩子的兴趣和能量之门无法打开,慢慢地,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既然存在这么多弊端,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完全不用考虑陪孩子写作业了?我认为,陪不陪孩子写作业,主要看孩子处在什么样的学习阶段和状态。

假如孩子处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尤其是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阶段,建议家长在孩子写作业时还是适当陪一陪。因为这是个特殊时期,是孩子们学业的起点,也是孩子们对学习这件事的第一印象和初步感受。这个阶段形成的学习感受和心态,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对待学习的情绪和态度,很多孩子厌学,几乎都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另外,这个时期,也是孩子从幼儿园阶段那种随意、随性和随便的以玩为主的学习模式向有要求的学科学习转换的阶段,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最好时机,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可以发现孩子在习惯方面的问题或不足,便于及时引导和纠正,从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总之,家长究竟应不应该陪着孩子做作业,也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定,值得家长们谨记的应该是控制好情绪,掌握住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如果陪同就一定做到正的引导,千万不要事倍功半,希望能够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