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不寿,慧极必伤—重读《浮生六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重读沈三白的《浮生六记》,离上一次读它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近日忽又想起它来。一本经典好书一定是经得起岁月的考验的,仿佛历久弥香的一丛莲,总是让人想一读再读。

当再一次看到书中作者写到:“余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相互记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话云:“恩爱夫妻不到头”这段话时,不胜唏嘘。这一句话道尽了世间凄凉与沈复心中无尽的无奈酸楚。

沈三白一生才华横溢,却穷困潦倒,家徒四壁。幸有妻“芸娘”,温柔贤惠,德才兼备。愿意跟随他奔波辗转,同甘共苦,无怨无悔。

这几日因重读《浮生六记》也关注了网络上面许多人对于《浮生六记》的点评。网上的评褒贬不一。有人说:“沈三白作为男人却懦弱无能,对于自己深爱的女人连最起码的温暖都给不了,实在不配做个男人,不配说爱”。我想在古代社会,文人的生活大抵如此。只因为大多的文人他们个性桀骜孤高,不愿随波逐流,所以他们大都拥有一身的才华,却往往怀才不遇, 于是注定了一世潦倒。于是从古至今便有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这并不是他们的错,只能说这是当时他们所处的社会制度下的必然。我想那沈三白既然深爱芸娘,看着至爱跟随自己吃苦受累,奔波劳碌,食不饱,衣不暖,以至于身染重病,郁郁而终。必是早已五内俱焚,抱憾终身了。况且以吾等今世之身,并不曾历经当时之世,却也没有资格多说什么。

《浮生六记》中第一节闺房记乐中沈三白写道:“余十三年,随母归宁,两小无猜……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姐不娶”。淑姐即芸娘,因其长沈三白十个月,所以一直称芸娘为姐。每每看到这里时,心下十分感动,想那沈三白小小年纪,对芸娘竟是那般的情深意笃。古话说得好“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而哪个女子的锦瑟华年里又不是抱着“觅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美好愿景呢?

网上还有人在点评《浮生六记》时,觉得以芸娘这样的聪慧美丽,嫁给沈三白未免太可惜了。可是子非鱼,又安知鱼之乐呢?尔等非芸娘,又岂知芸娘心中所想,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芸娘或许就为了夫君的这一份懂得与疼惜,便心甘情愿受这一世的清苦,至死也无悔呢。我们看看书中芸娘过世前说的一段话就知道了:“忆妾唱随二十三年,蒙君错爱,百凡体恤,不以顽劣见弃,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此生无憾……致干造物之忌,即有情魔之忧,总因君太多情,妾生薄命耳”。看到这里,足以令看客动容,听者感伤,而我的脑海中那时那刻只有八个字: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芸娘耳!

但凡世间的姻缘都是上天注定了的,是喜是忧是福是祸,概不是人们所能左右。与富贵或贫穷并无相干。富贵如唐明皇与杨玉环亦不能幸免于夫妻离散,天人永隔之苦,更何况在这世间飘零的布衣裙钗?然,虽一世清苦,若能与自己的知己相依一世,即使中道相离,青衫红颜不能契阔千年,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