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空心病”偷走孩子的未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近期,读了北大许凯文老师的《 超30%北大新生被“空心病”缠住, 到底是谁的问题?》一文,再次引起我的震撼。

这个数字是很可怕的,“空心病”在这些天之骄子中的精英中竟会有如此高的比例,的确应该引起社会、教育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许凯文老师给出的“空心病”定义: “空心病”是一种价值观缺失所导致的精神障碍,它表现在抑郁、孤独、自我缺失、外部认同、被评价的恐惧、自我否定和厌恶等方面 。

空心病产生的原因 不在于青少年本身,而在于社会和教育的环境。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价值观多元化、父母和孩子的代际差异、评价体系极其单一、功利化的教育。

空心病的主要表现有: 抑郁、孤独、 自我缺失、外部认同、被评价的恐惧、自我否定和厌恶。

许老师给出以下解决办法:

第一,我觉得人类始终需要一种智慧,知道财富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是要回归本心和良知。

在《教育家》2021年3月的第二期中,也以《“空心病”蔓延,我们教育缺失了什么》进行了特别报道。

专题通过6个学生的讲述, 让我们听到了“荒芜”的心灵所发出的无声疾呼,他们需要找回“我”的价值与意义,期待有一束光照进心灵的空间。

观察者提出了“空心病”产生的原因:

1、问题的积累源于中小学阶段。

2、内在世界的自我无法得到回应。

3、评价体系出了问题。

4、缺乏强大的自我支撑。

青少年“弱现实感”的十大成因:

1、面对高焦虑的养育者;

2、高焦虑的学习环境;

3、高竞争的同伴关系;

4、过早的网络生活;

5、无群体游戏的成长养分;

6、在家庭中被高聚焦地生活;

7、缺乏处理现实事务的机会;

8、与教育者的隐形冲突;

9、平视权威;

10、新一代的心理需求。

让孩子饱满起来的途径:

1、父母控制自己的欲望,让孩子有空间去探索自己;

2、确保孩子身心灵和谐;

3、学校通过活动,将生命与生活的意义与活动相连接;

4、学校教育关照学生情感需求;

5、家、校、社区协同育人;

6、为青少年提供社会教育与社会实践机会;

7、青少年需要自信和独立自主。

从上面的文章和专题来看,“空心病”的产生不在于青少年本身,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如果不从根源上来解决,那么其蔓延的速度将加快,范围将扩大,当前“空心病”已经在高中和初中有所表现了。

就像新冠肺炎的治疗一样,如果只治生病的人,不采取疫苗防疫及根源的治理,那么新冠永远也无法根除,只能逐渐扩散,直到失去控制。

“空心病”必须引起家长、教育和社会的重视,再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我们孩子的未来就会被它“偷走”。

1、明白1+1>2的道理。 如果我们只重视孩子的文化课学习,那么这只是1,其他就是0,1+0只会等于1;如果我们合理的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素质提升,孩子在学习上花费合理的时间,再加综合能力的提升,就会出现1+1>2的效果。而当今社会,综合能力才是对人才的要求。

2、引导孩子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 绝大部分的家长都没有意识到人生规划的重要性,不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加以引导,错过了人生规划的最好机会。受知识和经验所限,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并不明确,这也是孩子缺失价值观的原因。这个时候,需要家长真诚地与孩子进行交流,找到自己的目标,重新找回失落的自信和自我。

3、让孩子在活动中与世界联接。 人是社会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够成为真正人。孩子在活动中,才会与社会产生有效地联接,在活动中找到的自信和自我的价值,对孩子的影响力也越大,更利于慢慢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

4、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们的时代与父母的时代是截然不同的,他们的认知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合理的满足和科学的引导,让他们形成自我支撑体系。

学校的功利化是“空心病”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高中提出零抬头率,在教室内不准有与学习无关的表情等等。而对于高中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初中和高中如此的管理方式,恰恰剥夺了学生的情感交流,阻止了同一感或自我形象的建立。

这样的表现恰恰就是“空心病”的具体表现,作为教育者应该反思我们的做法是否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生负责”?

一个校长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校长,敢于扪心自问三次,我的所有做法都是为了孩子一生负责的,那么他是真的为了孩子一生负责的,如果不敢,那么他的做法就是为了校长自己。”

1、摈弃用健康换分数的作法。 高中之下的12年是普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应该搞成精英教育,用健康换来了分数,却让孩子失去了健康。我们都知道,健康是一切的基石,没有了健康,再高的分数又有什么用?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吗?是不是为国家丧失了人才。教育需要回归本心和良知,真正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用健康换分数,用时间换分数都是简单粗暴的做法。只有建筑在了解教育了解学生上面的做法,才是真正好的做法。

2、按科学的规律来实施教育。 题海战术曾经屡试不爽,但是随着考试制度的变化,慢慢失去了威力。老师和学生一直漂浮在题海里,如何能知道海的样子。有一句话: 鱼离开水的时候,才会知道什么是水 。如果老师和学生可以爬上岸,或者登上海边的高山,那么对海的理解将会更加透彻。

作为现代学校,尤其要重视加强教师队伍的提升,让老师成为更高的巨人,那么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不是会看得更远?看得更加全面?

3、加强心理和生涯规划指导。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社会问题,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而学校目前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出现的心理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长期积累,就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学校在加强心理教师配备的同时,也要加强所有教师的心理知识培训,增强教师队伍整体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学校也需要具有生涯规划能力的教师,合理介入学生的个性化规划,指导学生树立起人生目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4、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强压之下的习得的知识无法真正扎根于心。知识的学习能力只是学生综合能力中一部分,决不是能力的全部。人生的路有千万条,也就意识着人的能力可以有千万个方向 。 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前提下,应该拓展学生如探究、演讲、运动、新媒体等方面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他们的时代。 多学一项技能,生活就会多开一道口子。多学一项本领,就会多一些选择权。

好的教育就是在一个人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然后唤醒它破土而出,引导它努力扎根,鼓励它向上生长的过程。

希望学校和老师,都能够去找到属于每一个学生的那一颗种子,让他们长成应该长成的样子。

社会的导向,决定着学校和家长的对成才的认识。比如社会招聘,有的单位只要985,只要211,这种标签式的招聘,促使985、211的达线率成为对学校的评价指标,从而引起学校和家长的焦虑,而高校的招生模式,并没有很好地参考综合素质,基本上还是以裸分来录取。从而导致教育的畸形发展。如何让教育回归本原,需要社会的正确导向。

社会行业的收入水平差距太大,最高达4.2比1,也是引起价值观偏离的原因。家长们更多地关注收入高的行业,没有很好地关注孩子的兴趣,过分追求分数,让孩子价值观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行业收入差距是一个社会问题,通过正确的导向减少行业差距,从而形成理性的社会氛围,让社会价值观回归,才能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每一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最好礼物,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我们却用我们“爱”和“智慧”的方式,将他们的“心”拿掉,让他们都变成了一个个没有目标的稻草人。

这不是我们的本意,只是我们爱的方式错了;让我们找回我们的初心,还孩子们一个丰盈富足的心,让孩子拥有美好的未来,快快乐乐地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