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研究学生在掌握中国语言文字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探讨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相互关系的学科教学心理学分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教育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此目的,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给他们以语文的基础训练。使他们掌握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形成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是口头言语的训练;读、写是书面言语的学习。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能力的形成,是循序渐进并互相关联的。语言是与思维密切联系着的,语言获得发展时,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就推进到更高的水平。所以,语言的发展标志着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中国最早对这一方面的观察与实验,以刘廷芳1916~1919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所做的汉字的字形和字音对字义理解的影响的研究为始端。其后,中国学者从教育、实验、学习、知觉、认知等各个心理学角度对中国语文行为开展的分析与研讨,也取得很多成果。其发展的历史,约自20~50年代为教学和应用研究时期,即自刘廷芳的研究开始到艾伟的两部语文教学心理学著作《国语问题》(1948)和《汉字问题》(1949)问世为止。早期学者多居留国外并致力于教育方面的研究,而对中国语文行为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这期间,国内的艾伟等数十位学者针对这一课题着重从教学及实用方面进行实验研究,并以中小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约自50~70年代,为实验与理论发展时期。其中以《心理学报》创刊(1956)及《中华心理学刊》之前身──台湾大学理学院心理学系研究报告(1959)为两个重要标志。这30年间的研究除对中国语文行为和教学心理继续做出探讨与分析外,重点已逐渐演进到以实验心理学为基础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如语文的知觉学习、记忆、思维、内在心理历程及语文的运用等。到了70年代,又发展到理论的探索和建立。进入80年代,又出现了在基础生理、认知论以及双语行为的比较上对中国语文行为展开论探理讨和评价的新的局面。
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曾发生“教育心理化”运动,即主张把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是这次运动的代表。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原则必须从人类心智发展的永恒不变的原始形式得来。赫尔巴特把自己的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他认为教育者的首要科学,虽然不是全部科学,是心理学,人类活动的全部可能性的概要,均在心理学中从因到果地陈述了。其他教育家像夸美纽斯、苏霍姆林斯基、布卢纳等人的教学和研究大都是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他们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他们的研究也推动了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语文教学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我国古代虽然没有独立设置语文学科,却积累了大量的识字、阅读、写作等语文教学方面的经验。例如,识字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童蒙教材采用句式整体的韵语以及对偶编写教材;阅读教学中的“熟读”、“精思”、“存疑”、“博览”、“多作”等思想;写作教学中的先“放”后“收”、多看多写,教师对学生作文要善批善改等等,这些经验之所以能得到流传,原因之一就是这些经验中蕴藏着丰富的语文教学心理学的思想。因此,推动语文教学心理学的发展是促进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虽然语文教学心理学的思想古代就有,但是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还是从1921年刘廷芳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对汉字所做的实验开始的。到目前为止,这个学科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而且还存在战争、动乱等客观因素的干扰,但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仍然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些成果包括了对识字、阅读、写作等各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后,语文教育心理学更有了长足的发展。
从1983年开始,许多语文教学理论研究者陆续出版了具有语文学科本身特点和体系的语文教学心理学专著,如钟为永、朱作仁、杨成章、韩雪屏、祝新华、林崇德等等。还有些学者出版了语文教学心理学某方面的著作,如张必隐的《阅读心理学》、刘淼的《作文心理学》等等。这一时期除了理论上的建树外,很多高等院校还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以语文教学心理学和教学法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也越来越多。我国一些地区还对在职教师进行时间长短不一的语文教学心理学的培训,同时,教育科研部门还与中小学合作开展了一些语文学科的教学心理学实验。这一切既丰富了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理论,又促进了语文教学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语文教学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教学心理发展比较慢,这与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有很多关系),心理学研究者的参与、语文教育研究者队伍的扩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实验,都有效地促进了语文教学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可以从研究队伍的研究情况来看语文教学心理学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