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绣的历史、人文、典故。

如题所述

历史
苏州刺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就有了关于苏绣制作的记载。

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无锡、常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国之前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用于服饰。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
宋朝据《清秘藏》叙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底馋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可见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水平。
明朝(1368~1644年)时,苏绣已成为苏州地区一项普遍的群众性副业产品,形成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盛况。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寅 (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它的发展。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 “巧夺天工”之称。自此,艺术在针法、色彩图案诸方面已形成独自的艺术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
清朝(公元1644~1911年)的苏绣以“精细雅洁”而闻名,当时的苏州更有了“绣市”的誉称。清代中后期,苏绣在绣制技术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出现了精美的“双面绣”,仅苏州一地专门经营刺绣的商家就有65家之多。
清朝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皇室享用的大量品,几乎全出于艺人之手。民间更是丰富多彩,广泛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幔、靠垫、鞋

清月山庄
面、香包、扇袋等方面。这些苏绣生活用品不仅针法多样、绣工精细、配色秀雅,而且图案花纹含有喜庆、长寿、吉祥之意,深受群众喜爱。还有一种“画绣”,属于高档欣赏品,称之为“闺阁绣”。史载吴县的钱慧、曹墨琴,吴江的杨卯君、沈关关,无锡的丁佩、薛文华等人的佳作,皆名垂一时。
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初,在西学东流的潮流中,苏绣也出现了创新的兆头。 光绪年间,技艺精湛的艺术家沈云芝闻名苏州绣坛,她溶西画肖神仿真的特点于刺绣之中,新创了“仿真绣”。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慈禧七十寿辰,沈云芝绣了佛像等八幅作品祝寿。慈禧备加赞赏,书写“寿”、“福 ”两字,分赐给沈云芝和她的丈夫余觉。从此沈云芝改名沈寿,嗣后她的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曾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意大利,轰动了意国朝野,《耶稣像》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获一等大奖,售价高达一万三千美元。《美国女伏倍克像》赴美展出时,其盛况空前。沈寿的“仿真绣”传誉中外,开拓了苏绣崭新的一页。
在她的倡导下,江苏的苏州、南通、丹阳、无锡、常熟等地分别举办了传习所、绣工科、绣工会等。她曾先后到苏州、北京、天津、南通等地课徒传艺,培养了一代新人。其时著名艺人还有华基、唐义真、李佩敝、蔡群秀、张应秀、金静芬……她们的作品先后在“意大利都朗万国博览会”(公元1911)、“巴拿马一一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公元1915年)、“比利时万国博览会”(公元1930年)上获奖,为中华民族传统工艺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三十年代初,丹阳正则女职中绣工科主任杨守玉,始创了纵横交叉、长短不一、分层重叠的“乱针绣” 丰富与提高了苏绣艺术的表现能力。自本世纪五十年代初以来,艺人创作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苏州、南通、常州、无锡、扬州、东台等地先后建立了研究机构或工厂,使艺人安心专致研究和创作。对失传的技艺进行了挖掘、总结、提高、发展,使古老的苏绣艺术重放异彩。
民国时期整体来讲,由于常年战乱,苏绣业曾一度衰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苏绣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1950年后,国家专门设立了苏绣研究所,并开办刺绣训练班。苏绣的针法由原来的18种发展到今天的40余种。
人文
在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中,苏绣是最擅长吸取其他艺术精华的品种,它的图案以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为题材,一般以蓝、绿为主色调,体现出清雅、幽静的效果。从人物、花鸟到山水、动物,从静若处子到动如脱兔,苏绣呈现的无不是江南水乡那细腻绵长的人文内涵。而这些美轮美奂的苏绣都是在上千年的历史时空中,由一代代绣娘巧手穿引,心手相传,一针一线创造出来的。
苏州也是一座充满水影丝光的城市,叠印于河流与丝绸之上。春秋战国时期,苏州就出产著名的丝绸“织贝”,是一种先染丝,后织成贝壳纹样的锦帛。苏州产的白锦缟带也让北方人惊叹不已。公元前514年,吴国丞相伍子胥将都城苏州有规划地建成许多纵横交错的通道,并充分利用苏州的水,在每一条道路旁又挖掘出一条河流,形成苏州“人家尽枕河” 的水城风貌,有一条锦帆路,至今还在,其实原来还有锦帆河,传说吴王夫差经常乘锦帆花舟携美女畅游此河,锦帆俪影,彩绸飘舞,水影丝光灿烂了苏州的许多岁月。
从三国时代开始,苏州的丝绸生产一直走在前列。唐宋时期,苏州就是全国丝绸中心;宋代苏州民众已普遍穿着丝绸服饰,丝绸在苏州已不再金贵,而大多数地方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穿得上。
唐宋时,苏州每两星期生产的绸缎,即可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铺到终点罗马。明代苏州已经是江南大都会,皇家高级丝绸织品也大多出自苏州织工之手。宋元明清,历代皇家织锦织造机构,苏州都名列其中。清代的苏州织造署在“江南三织造”中更是地位最高,规模也最大。乾隆年间,苏州城内拥有丝织机12000多台,十万余人从事丝绸织造和贸易。明清时期的机户组织“账房”就产生于丝织发达的苏州,他们是左右丝绸生产过程的早期资本家。正是苏州在明清时的繁华,全国的资本和财富往苏州流动,商贾云集,苏州开始了造园之风,后来闻名于世的苏州古典园林大多诞生于此。
典故
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无锡、常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刺绣用于服饰。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据《清秘藏》叙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乌极绰约底馋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可见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水平。
到了明代,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寅 (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刺绣的发展。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琳漓尽致有“以针作画” “巧夺天工”之称。自此,刺绣艺术在针法、色彩图案诸方面已形成独自的艺术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绣品,几乎全出于苏绣艺人之手。民间刺绣更是丰富多彩,广泛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幔、靠垫、鞋面、香包、扇袋等方面。这些苏绣生活用品不仅针法多样、绣工精细、配色秀雅,而且图案花纹含有喜庆、长寿、吉祥之意,深受群众喜爱。还有一种“画绣”,属于高档欣赏品,称之为“闺阁绣”。史载吴县的钱慧、曹墨琴,吴江的杨卯君、沈关关,无锡的丁佩、薛文华等人的刺绣佳作,皆名垂一时。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初,在西学东流的潮流中,苏绣也出现了创新的兆头。 光绪年间,技艺精湛的刺绣艺术家沈云芝闻名苏州绣坛,她溶西画肖神仿真的特点于刺绣之中,新创了“仿真绣”。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慈禧七十寿辰,沈云艺绣了佛像等八幅作品祝寿。慈禧备加赞赏,书写“寿”、福 ”两字,分赐给沈云芝和她的丈夫余觉。从此沈云芝改名沈寿,嗣后她的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曾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意大利,轰动了意国朝野;《那稣像》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傅览会”上获一等大奖,售价高达一万三千美元。《美国女伏倍克像》赴美展出时,其盛况空前。沈寿的"仿真绣"传誉中外,开拓了苏绣崭新的一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26
吴门画派由唐伯虎、沈周等人开创,画技精湛,徒子徒孙遍布江南。为了生计,不少吴门画派的画师开始为苏绣设计、描画底本。

虽说沈寿最终婉拒了张謇,可她还是剪下长发,绣出张謇的手迹“谦亭”二字相赠……种种情愫欲说还休,全都隐去在苏绣鼎盛的时代。

短短几年里,镇湖镇聚集了超过10万的刺绣女工,每天收工时间,镇湖街道上万人攒动——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女性!

苏绣,简单说来就是苏州地方刺绣,它最初起源于苏州吴县一带,后来慢慢发展,如今已遍及常州、无锡、扬州、宿迁等地。

苏绣产生的时间,最早一说是春秋时代。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春秋吴国贵族“绣饰华丽”,日常衣物甚至陈设饰品都用丝绣点缀。但这种“丝绣”是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苏绣?由于缺乏实物,现已无法追溯。迄今为止,苏绣可以看到的历史大约在1100年——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苏州的几幅南宋苏绣经袱就是明证。南宋以后数百年,苏绣进入鼎盛,无数的苏绣名家如群星璀璨,金淑芳、凌杼、薛素素、沈寿……每个名字都是苏绣的一段历史、一段传奇。

民国时期,苏绣盛极而衰,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见起色。今天,苏州镇湖“十万绣娘”,以及收藏界“藏金不如藏绣”的说法就见证了苏绣的新历程
《红楼梦》里的苏绣故

苏绣和江南,是两个割裂不开的词汇。苏绣承载了江南的温婉柔美,而所谓江南,一幅幅苏绣就是它最直观的表现。

最早的苏绣只是女红,待嫁闺中的少女,足不出绣阁一步,母教女、嫂教姑,代代相传。苏绣是女孩子的必修课,即使豪门大家的女子也不例外。在古时的苏绣发源地——苏州、常州等地,每逢女孩谈婚论嫁,婆家总要先向媒人求取姑娘的绣品,从绣品的图案针脚就能判断未来媳妇是否灵巧和贤淑,苏绣也因此成为了衡量一个姑娘贤淑内秀的标准。

作为女儿家的私物,在明代以前,苏绣一直深藏绣阁,极少示人。它们通常只有两个用途,一是作为嫁妆陪嫁,二是“赕佛之物”——上世纪70年代,人们曾在苏州瑞光塔、虎丘塔基址中发现了苏绣经袱,经袱绣于南宋,精美绝伦,它们是当时信士为礼佛而贡献的。到了明代以后,随着苏州以及临近的常州、无锡成为江南丝织中心,苏绣终于走出闺阁,扛起了“江南绣魁”的大旗。

明清两朝是苏绣发展的鼎盛时段,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作者曹雪芹就提到了它——“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凡这屏上所绣的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曹雪芹借着慧娘所绣璎珞,笔锋一转,道出了苏绣的神韵,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苏绣“平、齐、和、光、顺、匀”的工艺特色最终定型。

从明朝中叶开始,中央政府在苏州设置染织局,专业管理苏绣经营;到了清代,苏州更被时人称作“江南绣市”,各路刺绣高手同城竞技,热闹非凡。在最繁荣的时期,苏州共有大型绣庄百余家,绣工数万人,这些绣庄大多集中在今天苏州老城的东中市、西中市和汤家巷一带,几乎左右毗连,对门即是。然而,当时经营一个大绣庄可不容易——它首先要求经营者要有雄厚的资金,因为所有苏绣原料(包括底料和真丝花线)全都价格不菲;其次,苏绣的纹样必须随时推陈出新,引领“时尚”。在这段苏绣大发展的浪潮中,“新安商帮”与“吴门画派”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新安商帮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徽商”,他们有钱。明清之交,新安商帮迅速崛起,商人们为兴办绣庄投入巨量资金,吸引了江南一带的苏绣好手云集苏州,他们加入各大绣庄,计件取酬。这些苏绣被生产出来以后,借助新安商帮无孔不入的销售渠道,不仅迅速行销全国,甚至还飘洋过海,进入西方王室宫廷。

苏绣火了起来——苏州本地的吴门画派同样功不可没。吴门画派由唐伯虎、沈周等人开创,画技精湛,徒子徒孙遍布江南。为了生计,不少吴门画派的画师开始为苏绣设计、描画底本,将传统山水画的精髓引入到苏绣当中,通过对这些书画技巧的描摹和借鉴,苏绣更趋精美雅致,从民间艺术一举登上大雅之堂。

状元与绣女的爱情传说

苏绣有“平、齐、和、光、顺、匀”六大特色,所谓“平”就是指绣面平展;“齐”指刺绣图案边缘齐整;“细”指用针细巧,绣线精细;“密”指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和”指设色适宜;“光”指光彩夺目,色泽鲜明;“顺”指丝理圆转自如;“匀”指线条精细均匀,疏密一致。这六大特色的形成,为后世苏绣跻身“中国四大名绣”奠定了基础。

然而,一门技艺要更精更深地发展,仅有基础是不够的。明清两朝,苏绣行业出现了许多杰出绣工,她们不断锤炼本领,将苏绣技艺逐渐引入化境。在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苏绣艺术家就有金淑芳、丁佩、凌杼、薛素素、薛文华、沈寿等人。

要成为苏绣行业的佼佼者,吃苦是头一位的,苏绣大师金淑芳就曾与弟子讲:“余幼时学绣,三更则起,饮食起卧皆于绣案之侧……隆冬亦织绣不辍,十指(冻)裂,血从丝线下也”。金淑芳的学艺经历,几乎每一位苏绣大师都曾经历,然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除了苦练手上技艺,还广泛涉猎文学、绘画、佛教等领域,学习“文化”并从中获取创作的灵感。比如,金淑芳精研佛法,于是在佛教人物刺绣上独树一帜;凌杼喜读史书,她曾根据史书中对南唐后主李煜后宫生活的记载,绣制了一幅《窅娘舞莲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无论绣工还是创意,这幅作品都堪称珍品。

苏绣大师的“才艺双绝”在当时引发了一个很有趣的文化现象,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几乎每位苏绣大师都有一群忠实“粉丝”,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常的读书人。每当有苏绣新作品问世,这些“粉丝”必定组织观摩会(类似今天的新品发布会),先观赏,后作文咏叹。事后,分属不同苏绣大师的“粉丝团”还会相互斗文,评鉴绣品高下,一时间笔墨满天飞,好不热闹。纵观明清两朝,江南文人对于苏绣的热爱简直到了狂热的地步。同样的,爱屋及乌,在这些文人与绣女间也发生了许多惺惺相惜、情意缠绵的故事,今天读来仍不免感动。其中,张謇与沈寿就是一例

张謇是清末状元,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高中后并未入仕,转而回到家乡江苏从事实业;沈寿生于苏州吴县,八岁学绣,十几岁已名动苏州,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沈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