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禅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2
请问佛教说的,一日禅是什么意思?谢谢。
佛教里面的修行分成好几个宗派,有修行净土宗,密宗,还有禅宗等等。因为禅宗修行者,天天在坐禅修行。一日禅是为不是修行禅宗者,吸收禅宗坐禅修行的一种功夫。修行任何宗派,都要有禅的功夫,其实一心不乱就是禅,修行禅定不一定要坐禅,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禅定。仅供参考。
一日禅:何为“加持”
在佛法当中,有关加持的问题,其实经藏上讲得很清楚,但常常很多人不明白加持是怎么一回事,就到处乱求加持,信口胡言邪说,没有正知正见。

明确地说,自己的痛苦是不能靠加持来解决的,因为普通人是没有办法接受到加持的。甚至于他的家人或亲属根本就不是佛教徒,根本就不认识上师,皈依都没有皈依,跟上师毫无法缘,怎么加持?长得什么模样?怎么一回事?上师又没有神通本事,根本看不到,怎么加持?就是看得到也不能加持。伟大的佛陀看得到,菩萨们看得到,他们也不能加持。为什么?因为没有那个法缘的种子。

有的人会认为:「我已经皈依,我有法缘,那就应该得到加持了!」这种想法不是没有道理,但其中非常微妙。其实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在历史上有多少祖师,他们的亲属得不到加持,乃至于祖师本人也遭到了因果报应,就连佛陀的眷属也遭到了恶报,这就说明了一个因果报应的关系。由于因果报应的关系,如果加持就可以把罪业灭掉,这就违背了因果。

想一想:如果杀人做坏事种下了恶因,到最后竟然加持一下就没事了,怎么行呢?那些惨死的人怎么办呢?所以从因果的角度来说,恶人应该要遭到恶报。总之一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修行就是修因果、转换因果,一切依因正果,而不是自己不修行,只求个加持。

如果我们仅凭加持,那么释迦牟尼佛就会信手把众生全部度脱了,因为佛陀大慈大悲肯定见人就加持,不可能漏掉一个的,就连地藏王菩萨都发愿要度脱所有的地狱众生,那么他一加持,到今天地狱恐怕都早已空了,哪里还有众生呢?所以,不是说加持就加持,求一句加持就能解决问题的。

那么,加持又从何而来?有没有加持呢?这要分两个部分来说:显说和密说。显说的加持,简而言之,就是必须依照佛陀所说的方法、佛陀开示的教诫以及佛陀传授的法义去做,以自己的行为、修持符合佛陀所说的标准,那就得到加持了,是这样换得加持的。因此佛说八万四千法门、说一切经藏的目的,就是在于给众生加持,学了它就能得到加持,这是显义的。

我们必须要明白显教的成就是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也就是要经过无数劫很长久的时间,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一切诸善。这一世修,下一世修,一代一代修,如是轮回不转,每次尽形受戒,然后依教奉行,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最后就得到了彻底的加持、彻底的成就,证到了无上解脱。这个时间非常的漫长,但不管再漫长,它毕竟是一种加持,这是显教的道理,三大阿僧祇劫成就。密宗不同于显教,在密法至高无上瑜伽部里面的法义,是要求十六生成就、八生成就或今生成就。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就叫加持。正因为有加持,所以才能让三大阿僧祇劫的成就,缩短成今生成就。

在密法当中,就有特殊的加持。如正宗西密的内密法,在观音法当中有专门的一部加持法,叫做观音大悲加持摄受法。这一部加持法就是为众生消除业障、增长福报、去除病痛所行持的法义。这个法义是一种神通力的显现,在加持的时候,被加持者的神识将受佛法力量所左右,根据各人不同的业力,而产生种种不同的外表世相,有倒的、有唱的、有跳的、有放声大哭的、有在地下翻滚的、有神识飞出的、有见到佛菩萨的,这些现象都是佛菩萨根据各人根基与相应程度所施展的不同法力境界。

此外,密法中有一种大加持无上菩提的金刚丸,这是一种属于金刚萨埵的金刚丸,力量非常的强大。金刚萨埵是专门在法界中度脱一切众生,消除众生的业障,消除业障就是一种加持。金刚萨埵除了为众生消除业障,还要以金刚丸的形式表法。这个金刚丸一经修持,如果弟子具备功德和相应的力量时,金刚丸会腾空飞起,飞在空中转动,弟子结上手印,这时金刚丸就会徐徐降落,降到弟子手印中,弟子把嘴巴张开,金刚丸会飘然而进入弟子的嘴巴里,吃了以后,顿时......>>
佛一日禅关于人无完人
凡是对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个题目严格说来是有问题的,因为禅是不能讲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为了把禅的境界介绍给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语来说明。 现在的社会到处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但是,有不少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所以,这个能解决生命问题,提高生命境界的禅学,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识份子和社会人士的重视。 「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禅合乎真善美的条件;虽然不容易谈,可是要知道什么是禅,那我们就不能不尽力弄清楚。现在我分成三个部分来叙述,这三部分是禅的历史、禅的内容与禅的修法。
佛教一日禅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一日禅: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
一日禅是禅宗坐禅修行的一种。佛教里面的修行分成好几个宗派,有修行净土宗,密宗,还有禅宗等等。因为禅宗修行者,天天在坐禅修行。一日禅是为不是修行禅宗者,吸收禅宗坐禅修行的一种功夫。修行任何宗派,都要有禅的功夫,其实一心不乱就是禅,修行禅定不一定要坐禅,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禅定。
2016凤凰佛教一日禅10月篇
凤凰佛教10月一日禅精品选录:

一日禅:欲成大器 先要大气

欲成大器,先要大气。大气之人,语气不惊不惧,性格不骄不躁,气势不张不扬,举止不猥不琐,静得优雅,动得从容,行得洒脱。大气之人,如一朵花,花香淡雅而悠长;如一棵树,枝叶茂盛而常青。大气之人,能安安心心做好本分的角色,认认真真干好手头的事情,不为名利而争斗,不为钱财而纠结。

一日禅:看清看透不说破

人生应当看清,看透,不说破。看清需要智慧,看透需要阅历,不说破则需要一种胸襟。有这种胸襟的人,精神世界一定是丰富的、安详的。一个人,倘若能通过自己的体悟,看清这个世界;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细致拿捏,将事物看破而不说破,他的人生,定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此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一日禅佛教凤凰网10月16日
佛教凤凰网2016年10月16日一日禅:在纷扰里安然无恙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不要奢望能够依靠谁,哪怕是至亲至爱。越是喧嚣处,往往更孤独。心系一处,自走自路。孤独是人生必走的路、必吃的苦。苦到尽头,甘自来。狮子强大,所以不怕孤独;羚羊弱小,所以喜欢群居。人生无处不修行,能在孤独中心静如水,才能在纷扰里安然无恙。

在纷扰里安然无恙(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一日禅 怎么才能专心数吸不打妄想
以佛号随呼吸转杂念为专念,专念时才免妄念,才有最终的勿念而念!禅无定禅,唯以摄心入定方谈禅,如是念佛,便是禅中禅。
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又曾绕过谁?一日禅
禅师答:未迟,当下已报!净尘言:请师父开示。禅师说:为恶之人,殃虽未至,心性已损;为行善积德,身心泰然如处天堂, 为非作歹,衣影抱愧当下犹在地狱!净尘说:失心果报甚重!禅师叹: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又曾绕过谁?!有时,正确的路会走得加倍辛苦,但也正是它的价值所在;表面上看似顺利轻松的,往往可能是下坡路。有人的场合就有是非,既需要坚守,又需要包容,“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坚守之志能免染污之虞,包容之心能纠孤傲之偏。--学诚法师 微笑也是布施。微笑会给人以无限的信心和喜悦,会让我们很久很久,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一个人也许不能拥有世俗的名利,但只要拥有这份快乐,我们那充满法喜禅悦的微笑也能够点燃别人心灵的明灯,我们一定会感到非常幸福。 学佛,不只是对死亡的寄托,也不是为了死后能够往生西方极乐。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看待人生。透过佛教的无常观,我们会明白,很多事情,虽美好,但不会持久。很多时候,虽然痛苦,但终究总会过去。所以,佛教的"无常"是人生最好的启示,它让我们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能升起智慧的观照。 弟子问佛:“我应该如何修行?”佛陀说:“把善德带进你正在从事的任何事情之上,当你缝纫时,以慈悲的心念来裁制服装;当你做饭时,以耐心来烹煮食物;当你演奏音乐,以布施的心态来供养。让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变成你的禅修,而你的修持道路便将深化。” 通常我们看到了浮华,却看不透其下涌动的暗流;有些人表面很幸福,是他掩藏了难言的苦;有些人脸上挂著笑,心里满是无声的泪。爱炫耀的人,其实心灵多空虚;常居上的人,方知高处不胜寒。道源于心、而归于尘;原谅这世界的混浊,心中仍然要充盈善意,做到,自己不痛,与人无伤!
一日禅无论什么样的生命与什么形式都应该被尊重
人们在红尘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生命的真谛。迷中之人,其欲望如难平之沟壑。明朝宗室朱载堉的《十不足歌》: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擡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乏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无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几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每思量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想与神仙下象棋;玉皇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好,阎王发脾鬼来催;如非此人大限到,到了天上还嫌低。我们呱呱坠地,两手空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不属于我们;我们驾鹤西归,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带不走。千年宅田八百主,万般唯有业随身,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其实,使用权也是有限的。广厦千间夜眠七尺,良田万顷只裹一腹。蝇营狗苟,呕心沥血,夜间睡卧所占不过几平方米,一日三餐胃容量不过几公升。你置买那么多、那么复杂的家产物什,你拥有豪宅、钻戒、名画,你不享用的时候,他们的存在对你来说是毫无意义的,甚至说是不存在的。问题是,你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拥有的这一切,你真正占有或使用他们的时候能有多少呢?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不及与太过皆不符合人理天道。不及是一种欠缺,太过便沦为贪婪。苦涩的青杏子和熟过的桃子都不为你我所取。今时代,名利欲高涨,人们对金钱、美色、权力的追逐近乎疯狂,而这正是产生痛苦和烦恼的最大根源。所以,要减少痛苦和烦恼,首先必须淡化你膨胀的欲望。但看月圆则缺,日中则昃,沧海桑田,桑田沧海,天地尚不能超出这个循环定理,何况人事耶。一个朋友说的好,人生境界莫过于禅境,可要达到禅境,是否应做到:第一步,要懂得舍弃。从舍弃中得到宁静,从宁静中得到富有。 我们每个人都背负著沉重的包袱,工作、家庭、孩子,领导、同事、朋友,柴米油盐、婚丧嫁娶、应酬、请托……它像一张无形的网,每个人就是网中的飞虫,日复一日,拼命挣扎。每个人都活得很累,永远找不着幸福的感觉。舍弃了,你的心也就清静了;清静了,你的精神也就变得富有了。淡泊可以明志,宁静方能致远,真正的富有含藏在宁静中。当你静静独处,可以仰望蔚蓝的天空那漂浮的白云,可以一卷在手,上下鼓劲,多少豪杰与你对语;竖穷三届,横遍十方,一切尽在我心里。宁静中还可以安顿身心,人生最痛苦的,不一定是疾病和物质的穷乏,而是身心无所安置。第二步,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学会感知幸福,学会每时每刻感知幸福。幸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关键是你有没有感知的心。安其居,乐其俗,人生没有彼岸,直到你离开这个世界,彼岸仍不会来临。所以,你一定要用自信的心理和轻松的心情去认为:现在的时光就是最好的时光,现在的处境就是最好的处境。当一缕春风吹过来的时候,你要感知春天的温暖,当听到枝头黄鹂的鸣叫,你要感知大自然的天籁之美,当与心爱的人共进晚餐的时候,你要感知爱情的甜蜜,当在田间劳作的时候,你要感知自己的年轻和健康,当服侍病榻上母亲的时候,你要感知人世间浓浓的亲情……不要等失去这一切的时候才想起它的美好。幸福是一种感觉,快乐是一种心态。这种感觉和心态无需物质的过度支撑。幸福指数的提高,并不与物质财富的增加成正比。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带给民工的 *** ,比万元一席的酒宴带给显贵的 *** 不知要强多少倍!据说,印度人的幸福指数是全世界最高的,而印度的人均收入却是很低的。近百年来,科学昌明,物质日益进步,但人类所受的痛苦和烦恼,非但没有减轻,甚至与日俱增。可见,物质带给人的快乐与科学家的预期实不相符。物质带给你的只是短暂的感官 *** ,是不经久的,她不但不能带给你永恒的快乐,而且极易伴生痛苦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