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木乃伊身上闪现着粘接智慧,胶粘剂又是如何进入人类的生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3

数万年前的一场狩猎背后,竟然出现了天然胶的身影, 神秘的木乃伊身上同样闪现着古老的粘接智慧。 从植物到动物,从天然到化学合成胶粘剂是如何一步步粘结世界和我们的生活?

在天寒地冻的冰河时期,远古人类真的用到了胶吗?考古学家们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在当时的欧洲大陆上, 尼安德特人和猛犸象是一对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 。体型硕大,抗寒能力极强的猛犸象在那时可谓是威霸一方,其他动物见了都会退避三舍,但是这些横冲直撞的动物到头来却成了尼安德特人的 盘中餐。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尼安德特人变得如此勇猛? 答案就是武器 。原来一些聪明的尼安德特人发现的天然焦油的粘连作用,于是他们便尝试着把这种 黑乎乎、黏糊糊的物质涂 在绑好的石头和木棍上,这就让他们的武器变得更加牢靠耐用,同时还增强的杀伤力。正是由于这种武器的出现,让尼安德特人对猛犸象的狩猎成为可能,平时尼安德特人还会用这种焦油修补破损的武器。正是这种简单的交叉武器,让尼安德特人能够时不时地 享受到猛犸象大餐。

除了煤焦油,他们还会使用另外的一种胶粘剂,那就是 非常简单易得的树胶 。什么是树胶呢?夏天桃树上如果有伤口的话,它会天然地分泌出一些树脂,这些树脂凝固之后就会变得黏黏的。

据说这可以用来粘接石块和木头,制作杀伤力更强的武器。在这之前他们用绳子把木头和石块牢牢地捆扎在一起,但是用的时候发现还是捆得不牢固, 石块很容易飞出去 。于是就用类似于煤焦油这一类的树脂提取物,或者树胶之类的东西制成胶粘剂,然后把石块和木头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 就可以很好地增强武器的杀伤力 。除此之外,据说古人的没事,他们也会把这种东西放在嘴里嚼一嚼,可能就是 最早的原始的口香糖了。

当然,关于胶粘剂的远古传奇可远不止这些。据说1991年9月,一对进入了阿尔卑斯山奥兹山谷的探险者无意之间发现了 一具冰冻尸体 。因为长久的冰雪和严寒,已经让这具尸体变成了一具木乃伊,于是探险家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 奥兹冰人 。专家推测,这应当是一位居间 5000年前的史前人类。 人们还在奥兹冰人身边发现了一些武器,一张弓,满满一袋子箭,以及一把铜斧头。这些武器关键部位是用沥青粘结在一起的,而且让人称奇的是 ,尽管历经数千年,这些粘接部位依然牢固如初。

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另外一种天然的胶粘剂,这个东西就是 蜂蜡。

2014年8月一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 古代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黄金面具上的胡子 ,竟然被埃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碰掉了。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对研究古代埃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制作工艺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埃及博物馆赶紧组织人员修复,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决定, 居然将整个面具全部毁掉。 原来面具的修复人员在粘接面具的时候,使用的是日常所用的现代化学合成胶粘剂,而化学胶粘剂具有 腐蚀作用, 胡子连上了面具却变了色。于是埃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只好寻求全世界的帮助。

很快一家德国研究所接受了这个任务。他们没有着急动手修复,而是对面具上的原始胶粘剂做了细致的分析,结果发现, 粘接黄金面具胡须的物质竟然是蜂蜡 。这个发现让修复者们有了思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他们才用来同样材质的蜂蜡,并以古老的工艺相配合,胡子终于回到的黄金面具上。不仅如此,这番波折,还为人们揭示了更多古埃及文明。考古学家还发现,在制作某些木乃伊的时候, 古埃及人会把沥青涂在尸体上以及棺椁的缝隙中,以此来隔绝空气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那么在古代的中国,当时的人们使用的黏合剂又会是什么呢?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天然胶粘剂的种类,也是非常的繁复。除了前面提到的蜂蜡、树胶之外, 我们还有其他的东西可以当作胶粘剂使用。这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我们所谓的生漆了。

这是我们中国古人一直沿用至今的方法。1973年, 随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一个暗红色的木碗,吸引了考古学家目光,它的表面虽已斑驳,色泽却显眼如初。

经过反复的研究,科学家认为,这个暗红色的木纹表面涂抹的是 一层天然的生漆。 由此可见,至少在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了如何收集和使用生漆。春秋战国时期,生漆被广泛用于制作精致的工艺品,加上生漆恰到好处的粘接,可以固定许多小巧的事物和珠宝以及各种颜料,于是便有了 如胶似漆 的说法。

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这些胶粘剂之外,古人还会用到什么呢?

生漆虽然用途广泛,但毕竟来之不易。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自然需要一种更方便的胶粘剂。 于是制作简单的浆糊就成了人们的首选 。现在我们已经无法考证浆糊究竟诞生于何时,但是人们相信,在农耕文明的早期浆糊就应当是某些家庭主妇们的顺带发明。时至今日,每逢春节一锅粘糊糊、热腾腾的浆糊,一幅春联,一窗透着喜庆的窗花,都是许多人对于家的回忆。

古人还一个很伟大的发明就是把这个糯米和石灰放在一起,强度比较高,又比较耐腐,经久不坏。 糯米砂浆同样是华夏文明的独创, 这种由糯米熟石灰和碎砂石混合而成的粘合剂,让中国的古建筑有了更强的稳固性和耐久性。修造明长城时,为了能让这座防卫之墙坚不可摧,工匠们就用上了糯米砂浆,它的制造过程极其费时费力。工匠们要开山挖料,烧制石灰,再把糯米熬煮烂,最终将这些原料要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 糯米砂浆被涂抹在每一块砖石表面填充在砖石缝隙之间,待干燥后,它们就成了砖石之间最强有力的粘接。历经千年风雨,它们的粘接强度也不会有明显的下降,就算是 墙壁坍塌,糯米砂浆的粘接依旧牢不可破。

19世纪以来,无论是在工业领域还是日常生活,关于胶粘剂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人们时常抱怨传统天然胶粘接力不够持久。 化学家们为什么不能发明一些更强大的胶呢?

直到20世纪初,他们的呼吁才真正得到了回应。1905年,一位美国化学家的意外发现终于开启了人工化学合成胶的革命。这位化学家就是被称作塑料之父的贝克兰。1905年的一天,贝克兰尝试着把苯酚和甲醛放到了一起。 他惊讶地发现,加热后,烧瓶里的两种物质迅速反应并逐渐变成的黄色的胶状物。 这种物质像树胶一样,牢牢地粘在烧瓶壁上,贝克兰想用水冲掉它,无济于事。后来他又用高温烘烤,想把它融化,可这种物质却变成了硬块。

这不禁让贝克兰冒出了一个想法,它不怕水,高温又不会让它融化,这不就是一种很好的新材料吗?贝克兰花费了整整两年的时间,他才弄清楚了这种物质的所有特性,因为它太像天然树脂了, 因此被命名为酚醛树脂 。它可以说是最早人工合成的一批高分子材料了,后来就被当做一种胶粘剂,广泛地应用起来。 20世纪之初,酚醛树脂的发明,为化学合成胶的革命吹响了号角,各种胶粘剂在此后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