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我的爸爸 前苏联留学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我的爸爸出生于1931年11月,爷爷奶奶家境贫寒,就生了两个儿子,我大伯比我爸爸大8岁。

爷爷哥们五个,他排行老五,哥们当中属他最穷,解放后被确定为雇农,爸爸从小过着衣不遮体、饥寒交迫的生活。

虽然家境贫寒,但爸爸从小就表现出不服输的性格,他在六七岁时就爬山跃岭,上树是他的强项,但从小没吃上过一顿饱饭。

家里就靠五亩地为生,靠天吃饭的年代,赶上干旱或大涝或是虫灾等,不饿死就是命大了。

1936年的秋天,由于干旱眼看着庄家枯死,寥寥无几的庄稼被昆虫吞没,奶奶在地主家欠下的两升高粱无法还上,高利贷明年将变成六升。

奶奶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哄着爸爸说:“儿子,妈妈没有能力养你了,咋办呀?我们全家就要饿死了,妈妈把你送到一个有钱人家吧!你天天都能吃饱。”

“妈妈,我不去,我永远都陪着妈妈。”

“傻孩子,总不能陪着妈妈一起死去呀!你去了大户人家,好吃的可多了,还能给妈妈拿来吃呢!”

就这样奶奶把爸爸送到了地主王老五家,地主没儿子,要来个儿子整天折磨着玩,一晃一个月过去了,爸爸被折磨得骨瘦如柴。

奶奶想爸爸整天老泪纵横,这一天真的无法忍受了,就去看爸爸,奶奶看到爸爸时,爸爸一下扑到了奶奶的怀里:“妈妈,妈妈,我不在这里了,我要和你回家,永远跟着妈妈。”

奶奶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地说:“儿子,妈妈带你回家,咱们永远在一起。”

奶奶带着爸爸回家了,奶奶掏出半个高粱饼塞在爸爸的手里说:孩子你吃吧!吃了就不饿了。“不,妈妈吃,我不饿,只要和妈妈在一起就行,我能给妈妈找吃的。”此时的奶奶已经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心想:“我懂事的孩子,你才六岁,你能弄什么吃的呀!就是饿死我们母子也不分开了。”

十月的天已经是冷风徐徐,树上的叶枝开始泛黄,只有几棵老榆树还保留着翠绿,爸爸一溜烟跑出了家门,很快爬上了五六米高的老榆树,一边撅树枝一边撸树叶,几分钟功夫下来了,揣了满怀树叶,抱着树枝往家跑,心想这回可让妈妈吃顿饱饭了。

哪知刚跑出两步,对面一个胖墩墩的地主拦住了去路,大声喊叫“小崽子往哪里跑,这是我家的树你不知道呀?”

说着把爸爸抓住绑在了树上,找来一根柳条,在爸爸衣不遮体的身上狠命地抽打起来,不一会的功夫,爸爸身上出现了不计其数的血淋淋柳痕。爸爸不停地喊着:“不是你家的。”

奶奶不放心出来找爸爸,一眼看见三哥在打孩子,气得剑眉倒竖,拿起一笤帚疙瘩去打地主,地主一看不好,就跑了。“一个六岁的孩子吃几个树叶就给打成这个样子,我跟你没完的。”奶奶说。

原来这个地主是我亲三爷,是我爸爸的亲三伯父。

三爷连一点丝毫的亲情都没有了,奶奶把爸爸抱回了家,“孩子以后不要出去了,妈妈出去给你要饭,一定把你养大。”

第二年的春天,奶奶听说在东坪岗有一个煤矿,那里有很多矿工,就想上那卖丸子,奶奶说干就干,到了晚上奶奶就炸丸子,家距煤矿大约十里地,早上一时就得出发,到地方大约三点,正是矿工升井后或入井前的时刻,因为那个年代妇女缠足,五十多岁的女人都是小脚老太太,走路不但很慢而且还不稳,闹不好就会摔跤的。

那时候矿工就是有钱的人了,只有他们升井后或入井前舍得买上两三个丸子垫垫肚子,保持体力。

奶奶卖了十天丸子特别开心,因为他卖丸子所得够一家人吃饭了,说是吃饭就是能喝上两顿菜粥,这对爷爷奶奶一家人来说生活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是有一天奶奶路过青石岗时,一脚踏在了一个小青石上,小青石翻了,奶奶连人带筐摔倒在沟里,腿骨折了,是一个赶马车的好心人在天亮时把奶奶送到了家。

刚刚好起来的家又断了吃喝,爷爷和大伯还不能放弃种地,一家人又陷入了沉思,这些事都被七岁的爸爸看在眼里,他总是想为家分担重任,机会来了,他斩钉截铁地说:“妈妈给我炸丸子我去卖,我一定行的。”

爷爷奶奶看到懂事的孩子,眼泪在眼圈打转。“孩子,你还小,天不亮就得走,这哪是七岁的孩子做的事。”爷爷关心地说。

“不,我一定要去,我什么都不怕。”不让去爸爸就整天哭闹,奶奶说:“那就让他试试吧,别走丢就行。”

爸爸心里乐开了花,手舞足蹈地喊着:“我去卖丸子了,我能挣钱了。”就这样奶奶忍着伤腿的疼痛每天晚上把丸子炸好,晚上看星星估计时间,把爸爸叫醒,爸爸挎着一个小筐就去赶集了,这个煤矿虽然很远,但是就一条路,好找,也走不丢。

因为贪玩,爸爸这条路早就跑熟了,越过两座小山,淌过了三条河沟,进入了这里最大的坟地,仅这片坟地一个成人大约也得需要走20多分钟才能穿过,一个时辰后爸爸到达了目的地。

“丸子,丸子热乎丸子”爸爸开始大声叫卖。矿工们看到小孩在卖丸子,一下都围了上来,很快丸子就卖完了,爸爸激动得都哭了,定了定神,挎上筐就往家跑。

走进村头,远远地就看到了奶奶拄着拐杖在那里望,爸爸忘记了疲劳跑过去一下扑到了奶奶的怀抱,娘俩悲喜交加,激动得热泪盈眶。

就这样爸爸卖丸子一卖就是五年,12岁那年爸爸去了一家饺子馆打工,在那里干了三年,15岁去了煤矿跟着爷爷和大伯一起下井采煤。

在煤矿工作的那些年,虽然特别辛苦但家境还是比较殷实的,吃饱穿暖了,家里还盖了新房。

那时的煤矿十分简陋,全部是人力,煤是一镐一镐地刨下来的,一锹一锹地装到筐里然后背到井上,就这样的工作,十五岁的爸爸没有叫过一次苦,没有说过一回累,瘦肉的身躯就这样拼打了七年。

爸爸的血汗没有白付出,有一天领导找他谈话说:“小崔,你这些年工作踏实,有一股钻劲,组织上决定送你去苏联学习采煤技术,你愿意去吗?”

听到这话,爸爸以为自己听错了,反复地问“送我去苏联学习?是送我去呀?”

“是呀,待你学到了真本领把你派到黑龙江去建设新型煤矿,为煤炭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爸爸连连答道:“我愿意,我愿意去。”

爸爸在前苏联学习了两年采煤技术,他刻苦钻研,两年的时间掌握了建矿、开采、煤矿安全管理及俄文应用知识。

1953年爸爸来到了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矿务局准备筹建全国第一个竖井,取名为新一煤矿。

其实爸爸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就是在苏联这两年学到的一些知识,他在国内根本就没上过学,到了这样的单位深深地感到了知识的贫乏,开会做记录他都记不了,会写的字并不多,每次开会他只好用俄文记录,别人看不懂,他再给别人翻译,他的工作每天就是这样进行的。

他组织培训工作,给矿工们讲采煤技术,讲安全知识,但准备的教案都是谁也看不懂的俄文和中文夹杂在一起的教案。

当时这里来了几位苏联专家,爸爸配合专家组成员建竖井,负责基本情况介绍,充当翻译工作。

在竖井建造了一半的时候,国内的苏联专家全部撤出了,后续的工作全部由爸爸挑起了大梁,他带领工人和技术人员早出晚归,不分昼夜地干,终于建成了国内的第一个竖井新一煤矿。

竖井建成了,如何运作也是一道难题,爸爸带领矿工们深入井下,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哪里有困难他就战斗在哪里。

有一次由于顶板质量不过关,操作经验不足,顶板有脱落的危险,爸爸让大家撤出,他到现场观察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可是就在这时顶板脱落,爸爸被埋在了煤下,抢救出来后送进了医院,确诊为腰椎骨折,脑外伤缝了60多针。

其实这一阶段时间爸爸的身体很弱,那正是1960自然灾害,每天吃不饱,生活十分艰难。

面对一切困难爸爸没有丝毫的退缩,在医院里爸爸和妈妈说:“是党把我从一个穷小子培养成了煤矿技术骨干,我要把毕生精力献给煤矿事业,不然我怎么对得起党,等我伤养好了我会重返一线的。记住: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就带着孩子们回老家。”

“别瞎说了,你会安安全全的,你一定会成功的。”妈妈说。

新一煤矿后来达到了年产量200万吨以上,爸爸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爸爸担任区长工作一干就是30年,中间有几次准备给他调到后勤荣工科或学校让他养养身体,他都一一谢绝了。

在廉洁建设上他更是典范,那真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记得有一位阿姨到我家给他买了四盒迎春烟,转身就跑了,爸爸让我跑了五里路送到了他家。

我和哥哥去捡煤,他看到我俩捡的煤挺好,他说:“这么好的煤怎么能是矸石山上捡来的?硬是让我和哥哥把煤送到了锅炉房。

1986年爸爸离休回家了,晚年不断地坚持学习,每天拿出一大堆俄文书,还有党史,中国革命史等,偶尔做几首诗抒发一下感情。

我每次回家看父亲都和他谈一些党务工作的事,他经常考问我一些党的基础知识,比如党的组织原则是什么?双八条都哪些内容?还有八不准的内容等。

我问过爸爸,现在工作挺复杂的,怎样才能干好工作?他的回答很简单,也很到位,他说:“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做人民的公仆。”我当时做党支部书记工作,思想和行动上都受到了爸爸这种老革命精神的熏陶和影响,使我更加坚定了党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

2010年爸爸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永远思念他的亲人们,但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的光环将永远照耀着我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