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要答案,人们都是在边走边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1
有一样东西,我们一直在寻找,

面对困难时,我们在找,

面对选择时,我们在找,

我们为它迷茫,为它烦恼,它,就是“答案”。

或许是受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凡事我们总想去寻求一个答案,比如:怎样找到对象、怎样找到一份好工作、怎样做出一道美味可口的饭菜,甚至是一些很抽象的问题,比如,怎样能成功?怎样能快乐?怎样能幸福?等等。其实,随着慢慢经历的多了,我们就会知道,很多问题,是没有一个你按照固定步骤进行就可以保证你能做成的答案的,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简单开始的勇气和踏实执行下去的毅力。

“闻道有先后”,总有人走在了我们前面,走过我们即将要走的路,所以,我们常常会想要去借鉴他人的经验,这本身没有错,但有些时候,我们会被一些所谓的名人、权威的光环蒙蔽了眼睛,他是什么出身,他身上有什么特质,他是按照怎样的步骤一步步成为了现在的他,怎样才能成为他?我们经常会碰到这么一串问题,且不论,成功的偶然性,且不论,好坏的标准性,这些或许是有益的,但会有另一部分人,在略微的了解了这些之后,就开始给自己找借口,“他是专业的,他从多少岁就开始接触了,他起点高......”于是,给自己找了充足的退路,从而可以理所当然的不去努力,看似聪明的躲过了成为更优秀的自己的机会。

其实,人人都会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每个人成功的方法和速度都不尽相同,别人是不可复制的,也是不需要去复制的,我们要做的,是具体地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弥补自身劣势,去接近目标。 当你通过不断的努力,到达了想要去的地方,回头你会发现,原来以前很多认知都是错的,你也并没有成为当初想要成为的谁,而是一个全新的自己 。

成长是过程,而不是结果,需要经历,而不是等待。

前一段时间,微博上看到一段视频,是采访郭德纲,记者问他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记者:“成长需要时间吗?”

郭:“不需要时间,需要的是经历,一件事情,3岁经历了,你就懂了,95岁没有经历,你还是不懂。”

个人特别赞同这个回答,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显然道出了一个人成长,形成个人认知和经验的关键,就是“经历”。

很常见的两句话:

“等长大了,你就懂了”。

“等干个几年,你就厉害了”。

这两句话都是以时间为标准,以一个人的年龄或者工龄来判断。于是,傻傻的我们,数着日子,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等着慢慢长大,什么都懂,变得很厉害的那一天,可是,当有一天我们真的长大了,才发现,自己怎么还是什么都不会,还是没变厉害?有人说,时间会告诉你答案,时间会治好一切的伤,其实,时间不会带给你什么,它只会让你的年龄增长。有的人10岁就会做饭了,有的人30岁还不会,就是这个道理,所以, 真正能让我们变得更好,懂得更多的,是我们的付出和经历 。

世间百态,一草一木,不变的就是变化。而我们在生活中见到最多的是什么呢?努力了一段时间,好不容易做成了一件事,然后就万事大吉。

举两个很简单的例子:

某一天,你好好的,仔仔细细的打扫了房间,整洁明亮,焕然一新,然后,过一个月,两个月,都没再管过它,在不知不觉中,它又变得脏乱不堪。

我们上学读书一二十载,高考过后,终于不需要再去做那些题目,不再需要用那些理论和公式去考取分数,就彻底放下了,过个几年,我们还记得多少?

没错,我们打扫房间的时候很卖力,很细心,我们读书读了很多年,那些东西都曾背的很熟。但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很多事情,我们真的需要时不时的去提醒自己,要回头看看, 我们认为对的事情,已经没问题的东西,时间久了,就可能会有问题 。所以,不要认为自己完成了一件事,就是终点,不要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答案,它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一切都在变,我们也要能应变。

万事如意,事事顺心,逢年过节,这是我们最常见到的祝福语,大家都希望自己做事情能顺顺利利,付出一点就收获一点,但是,现实总是充满不确定性,就算很认真,很努力,依然不知道前方会有什么等待着我们,所以,都会存在风险。

没有错过,就不知道怎样是对的,没有差过,就不知道怎样是好的 。不要害怕犯错,更不要想只走直线,因为,可能你是遇到麻烦最少的,走得最顺的,但你也是见识各种情况最少的,我常说经历即是财富,没有缺陷也是一种缺憾。

所以,想要得到回报,就要付出,付出不一定马上就得到回报,但终究会有回报,相信努力不会白费,你的所有努力都在为等待你的那个机会在做准备。

有时候,我们会埋怨别人,为什么那么现实?你难道看不到我的热情和决心吗?你看不到我一直在默默地努力着吗?

这种情况特别体现在找工作的时候,学历门槛,项目经验,工作经验等,其实你应该庆幸,这些不是无形的东西,也不是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的,如果你现在还不具备,那么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差距到底在哪里,能够通过下一步的努力去弥补,做出成绩向别人证明自己可以。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标准在那里,别人就说你不行,你会知道自己哪里不行?又该怎样努力才能行呢?所以,现实一些,有时候是好事。

有不少朋友问过我这样的问题,“你看我现在这样,适合去做**吗?”,“你帮我分析分析,接下来我该怎么做才能越来越好”等等。

通常情况下,我都会问,你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你的目的是什么,你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他有答案,那么很好,说明目标清晰,有目标就有参照物,就有了方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从零到基础,或者从基础到中等,或者从中等到高阶的不同阶段。

如果他没有答案,就无从去谈怎样实施,我没办法去替他选择方向,这是不负责任的。其实我们每个人,多少都是有自己喜欢做的事,知道自身的一些优劣势,在没有认定自己适合做什么的情况下,可以把这些拿来作为参考,如果还是不行,那么你就顺着自己的直觉,选一个当下最想做的,不管你是看上它哪点,离家近也好,轻松自由也好,薪水高也好,觉得有意思也好,等等,先做着,既能维持生计,也能慢慢的去了解它,同时可以多接触一些人,经历一些事,了解到其他更多的东西,就算你最开始脑子里是空白的,在多了一些经历之后,你就会形成一些新的认识,增长了见识,这些都会为你再次做出判断提供经验,这个时候,或许你就有了自己的答案,如果想做出改变,再行动也不迟,总归, 不要在做选择的路口停滞不前,我们都是在边走边看,见机行事 。

“急躁”这个词,在近些年被高频的提到,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引爆”、“火遍”、“网红”等词常常进入大家的视野,一不小心,某个人就火了,成了大家热衷谈论的话题,然后,可能就会有一批有着同样想法的人,想要去效仿,而又往往执着于“效其形而失其实”,你并不知道别人背后发生了什么,付出了什么,只求自己能像那些人一样快点成功。

当然,生活中更多的,可能不是上面说的这类,而是另一类,这一类人有一种无谓的危机感,本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迫于外界的压力或者某些事的刺激,想快点达到那个目标,紧张失措到乱了本来的节奏,就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了,然后慌不择路。

比如,学习,我一个月能学到什么水平?我想让自己更幽默、更乐观、更坚强、更聪明、更会说话,能推荐一本书给我读读吗?等等。我们倾向于一种更容易、更直接但并不妥当的方式,来获取想要的东西,往往结果是不能立竿见影的,是让人失望的,没人能给你如此神力,于是踌躇满志了之后铩羽而归,索性放弃。我们不都是经常在这样的一个圈子里来回转吗?可是越转越迷茫,越转越急躁。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本300页的书,你一天看十页,结果会怎样?30天就看完了,那么如果你一拿到手就想看完呢?可能存在如下两种情况:

1、的确很快就翻完了,但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没记住多少。

2、一时兴起,看了几十页,发觉还好多,下次再读吧,然后就没有下次了。

事实就是这样, 我们想要的是结果,但并不想经历相应的过程 。想吃好吃的,懒得做;想减肥,懒得动;想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懒得学。其实一切并没有那么难, 一次只需要一点点,日积月累才是关键 ,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不用着急,一句俗话叫:不怕慢就怕站。所以,慢慢来,执行力高于一切。

前面有提到“你想要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想要”是个很奢侈的词汇,我想要,可是我现在真的得不到啊,该怎么办,等吗?等不来,放弃吗?又不舍。其实,有一种方式叫“曲线救国”。

你对城市不满意,但只要你在飘着,哪个城市都是同样的陌生,机遇和竞争同在;你对环境不满意,但它总有你可取之处,很多时候,不是它给不了你什么,不是已经没有了学习和进步的空间,而是你没有主动去索取;你对自己不满意,那就找到不足,找个方向继续努力,去涉猎,去提高。

你最不应该做的,是对着现实抱怨,而后妥协,而后得过且过。你想要的,现在达不到,我们改变不了客观的世界,能改变的,是自身的心态和走向目的地的方式,无法到达的,我们可以先放在心底,给自己一个平台去成长和积累,有了足够能量,到了合适的时机,重新拿出来,我们就能和它在不久的将来遇见。

说了要做独立的个体,要付诸行动,要持之以恒,要灵活变通。但是这些东西,都需要一个前提,你的源动力是什么? 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要达成的目标,你信吗? 有人想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有人想成为第二个马云,但那都是嘴上说说,实际没多少人会真的把它当自己的目标,而那些真的把它当目标的人,则会被笑话,被当做异类、疯子。

说实话,别说你不信,我也不信。我这里不是想鼓吹已经被说烂了的成功学,也不是建议大家去喊一些“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成功”这些口号, 人和人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大家都认同既成事实,而对设想持怀疑态度 。但是别忘了前面说过的,没有什么大的目标是能一下实现的,在没有人相信,甚至我们自己都不信的情况下,可以先向着够得着的小目标去努力,一点一点往上爬。其实我们会发现,那些被定义为成功了的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奋斗史,他们的纠结,跟我们是差不多的,但这些东西从他们嘴里说出来,你就会想,说那些大道理谁都懂,肯定不是这么简单,肯定有什么秘密。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区别就在于,他们相信了,不管成功失败都愿意为之坚持,并最终得到了回报。

方法和机遇固然重要,但多数人忽视了相信和坚持的力量,而它们恰恰是梦想能够生根发芽的土壤。

年轻的我们,时常会觉得自己没时间,二三十岁整天调侃自己已经老了,还有很多事情没来得及做,怎么办?别急着要答案,别想那么多,你只需要行动起来,一步,两步,三步,你就会知道,之前一些认为来不及做的事情,只是你没有去做,并没有什么事情能真正束缚住你。所以,相信它,相信你自己,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