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的姓氏来源和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30
冯姓的起源有三个主要流派:
1. 源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后代。据《元和姓纂》和《后汉书》等文献记载,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有一个后代叫毕万,在西周时期成为晋国的大夫。晋献公灭掉许多小国时,毕万的其中一个孙子被封在冯城,其子孙以城邑名为姓氏,称为冯姓。这部分冯姓被尊为冯姓的正宗,主要分布在河南。
2. 源自归姓,以冯简子为始祖。根据《世本》的记载,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冯简子,因封地在冯而得姓。后来冯邑被晋国夺取,成为魏氏子弟长卿的封地,长卿的后裔也称冯氏。这部分冯姓也主要分布在河南。
3. 源自新郑荥阳。春秋时期有一位叫长卿的人,在冯城受封邑,就以邑为姓氏,即现在的冯姓。战国时期,冯亭成为韩国上党守,在与秦国的战争中战死,其家族分散,有的留在山西潞城东北,有的在河北,子孙中有许多是将军和宰相。至西汉文帝时,车骑都尉冯唐迁居安陵,其弟冯骞自上党迁居京兆杜陵。此外,先秦时期,已有冯姓人在山东居住;三国前,冯姓还迁至今四川射洪、中江、渠县及湖北公安等地。东晋末年,又有冯姓人迁居和龙;河南的冯姓分布在今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及唐河湖阳等地;唐朝末期黄巢起义时,中原冯姓有一支为避难南迁,后迁至福建宁化石壁,宋代又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直至宋末元初,上杭冯姓有的又南迁至广东平远、潮州、揭阳,后迁至丰顺、梅州等地。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广东、福建冯姓有数支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
冯姓在《百家姓》中被列为第九位,是中国第27大姓。其他来源还包括出自颍川、上党、长乐、京兆、宏农等地的冯姓,如汉征西大将军冯异之后、左将军冯奉世之后、宜都侯冯参之后、燕王冯宏之后、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唐监察御史冯师之后等。还有传说冯姓来自复姓司马,司马迁遭受迫害后,其夫人为了让《史记》副稿免遭抄斩,让两个儿子改姓,长门改姓“司”,次门改姓“马”,或改姓“同”,改姓“冯”,分散逃亡。
冯姓的得姓始祖是冯文孙,周文王的后代,周文王有一个儿子叫毕公高,他的后代毕万被封于冯城,其子孙以城邑名为姓氏,称为冯姓。冯文孙也就被尊为冯姓的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