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客家的民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闽西汉剧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主要流行闽西、粤东客属地区。赣南和闽南等地亦有流行,影响遍及台湾和东南亚。
闽西汉剧是从外来剧种脱胎出来、吸收闽西客家方言和民间音乐,而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曲剧种。音乐以西皮、二黄为主,并有昆腔、梆子腔、弋阳腔、佛调、民间小调等多种声腔。最具特色的乐器是吊规、大苏锣。吊规状如牛角又叫“牛角弦”,发音高尖、清脆,是闽西汉剧的领奏乐器。大苏锣直径80公分左右,重十七八斤,其体积这大为其他剧种所少见,其音乐文静、古朴、清雅,音波悠扬。
角色行当分生、旦、丑、净四门,后为生、旦、丑、公(老生)、婆(老旦)、净六行。现在一般都称小生、老生、青衣、花旦、正旦(“乌衣”)、老旦(“老妈”)红净(“花脸”)黑净(“黑头”)等九个行当。旦行还有武旦,老生分文、武老生,黑净分大花、二花,丑分官袍丑(“官带丑”)、方巾丑、短衣丑。此外还有彩旦、大丑等。
各行当还有不同的唱腔和发音方法。小生、青衣、花旦、正旦用假嗓(“小嗓”)发音。老生、老旦、丑用本嗓(“原嗓”)。黑净发炸音。红净真假嗓结合,其发音方法为其他方法剧种所罕见。唱腔丰富多彩、优美动听、富有特色。
闽西汉剧自乾隆始,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相传有600多个传统剧目,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造就了一批批有名望的艺人。张全镇、张巧兰夫妇演《醉园》,观众赞不绝口。名丑陈坤福演出的《兰继子》、《时迁偷鸡》、《臧眉寺》、《审六曲》、《洛阳失印》等剧目,逼真传神、家喻户晓。他在“审六曲”、“公堂审案”中为了叙述自己目睹的蔡明洪被杀的全过程,把魏打算所睹此案的所有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态、风貌都一一模仿出来。一个角色同时扮演九个行当,别具特色。林阿金在《沈潘洪》中扮演潘洪时的腾空甩笔和《珍珠衫》中蒋兴哥踢鞋打妻,观众无不感到惊奇。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1958年上演《陈客女麻》,开创了闽西汉剧上演现代戏的新局面。1959年创办的汉剧学校、1978年开办的福建省艺术学校汉剧班,为这一古老剧种增添了新鲜血液。演员阵容比过去更为壮观。
闽西汉剧,脱胎于外来剧种,早已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闽西群众把它称为家乡戏,外乡人则赞誉它为“南国牡丹”,老一辈人回到故乡总要点几出汉剧观赏,以慰乡思。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荣列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这是被列入的少数几个客家传统民间文化项目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是闽西客家民间传统文艺最主要的代表性文艺项目之一。又称“客家十欢”、“打十般”、“十样景”、“集欢”等。所以称为“十番”,是因为乐队演奏二胡、吊规、椰胡、板胡、月琴、三弦、琴、琵琶、竹笛、唢呐等管弦乐器及板、堂鼓、堂锣、小钹、碰铃等打击乐器共十余件乐器而得名。“十”是泛指,并非一定是十人演奏十件乐器。乐队的组合,除二胡、扬琴、月琴、竹笛及小锣鼓钹等主奏乐器为必须外,其余则因乐队所拥有的掌握何种乐器的人才不同而有所增减,可七八人,也可十五六人。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由于流传的年代久远,其间不断地吸收融会了当地畲瑶古乐、汉剧、祈剧、潮剧、采茶戏、木偶戏音乐甚至宗教音乐等,不断充实丰富自己,形成艺术积淀十分深厚和各种不同艺术风格曲调丰富多彩。据称曲调总数曾多达1000余首,但许多已失传。至今仍可找到的古“工尺谱”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搜集、记谱、油印流传下来的,不到300首;而如今尚在民间流传演奏的,更不到百首。它的曲牌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曲或大牌,如《过江龙》、《梅花三弄》等,是传统的十番乐曲;第二类是小调,如《红绣鞋》、《双扶船》、《螃蟹歌》等,是为打船灯、踩马灯伴奏的民间小调;第三类是戏曲弦串,如《南、北进宫》、《琵琶词》、《一点金》、《小扬州》、《春、夏串》等等,吸收了闽西汉剧、潮剧、采茶戏、饶平戏等过场音乐或唱腔。板式有单板、双板、双双板三种。单板又叫头板、慢板,节奏较慢;双板又叫二板、中板,节奏中等;双双板又叫三板、快板,节奏较快。在演奏中,经常是先从慢板起,然后接中板,最后快板。连接中常以笛子或吊规带头。大部分是器乐曲,也有少数有唱词可供演唱。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在闽西城乡广泛流传并深得群众喜爱。不论城镇和乡村,几乎都有演奏十番音乐的班社,多为业余的自娱艺人组成。长年都有演奏,节假喜庆日尤甚。演奏者大多是商人和当地知识分子,也有少数普通民众。一些地区的班社还颇有名气,如连城的“集贤社”、“集英社”,长汀的“咏霓社”、“风雅轩”、“青雅轩”及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杭的“上杭民间音乐小组”和永定的“老苏区国乐团”等。并涌现出连城的黄花孜、上杭的温福霖等一大批著名的民间艺人。“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除班社和民众自身演奏外,还延伸到闽西汉剧、木偶戏、古首班和船灯、采茶灯、踩马灯等民间传统文艺活动中。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上杭县民间音乐小组”演奏的十番音乐名曲《高山流水》,被省遴选赴北京参加会演,得到高度评价并获奖,成为“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晋京的历史上的首次。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的源流,迄今尚无确实史料可查。据传说,早在唐宋年间的客家先民南迁,便有人把中原古乐带到了闽西定居地。至今尚有许多十番音乐曲牌名称与中原古乐曲牌名称相同,即为一证据。但传入闽西客家地区的中原古乐,又与当时当地土著畲瑶民间音乐相互借鉴、吸收、融会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这一点,许多客家十番音乐与中原古乐虽曲牌名相同、但曲调却不完全相同即可佐证。有据可查的,清光绪年后,十番音乐已经在闽西各县十分流行。1905年前后又传入龙岩福佬地区,因其节奏悠扬、舒缓、清雅而被改名为“静板音乐”。革命战争年代,一批革命文艺工作者用“旧瓶装新酒”的形式,用一些闽西人民喜闻乐听的十番乐曲,填上革命的新词,如广为流传的著名革命历史歌曲《送郎当红军》,用的就是十番音乐《怀胎歌》的曲调等,用以宣传革命道理,鼓舞群众斗志,并发挥了很大作用,成为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艺与革命斗争紧密结合的成功范例。此种革命文艺形式,后来流传到了陕北等革命根据地,如《东方红》就是陕北民歌《信天游》“旧瓶装新酒”的产物。而“闽西客家十番音乐”亦因此增添了灿烂光辉。今天,各种新兴群众文艺活动的丰富多彩,给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挑选余地,所以“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的演奏活动之盛已不如从前。但在广大农村地区,仍有不少乐队在节假日开展演奏活动,尤其在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后,“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的弘扬与振兴,更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