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暖呼呼!10大驱寒保暖教战对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6

文∕林心平

寒风瑟瑟,不少人御寒装备全出动,四肢仍冷吱吱,这可能是血液循环不良、阳气虚弱体质的警讯。其实,居家也可以透过中医调理身体,并善用保暖小物来驱寒保暖。

中西医师胡心濒表示,冬天寒冷,身体为了保持躯干的温暖,血液自然会往躯干集中,造成四肢缺血冰冷;加上天冷血管收缩,血液循环较差,高血脂患者或平时血液较黏稠的人,遇上冬天血液不容易流动,周边血管又较细,四肢周边的血流通过较少,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脚底手尾」冷吱吱。

四肢冷吱吱 血循差、阳气虚的警讯

糖尿病患的血糖高,本身血液循环差,连带会影响周边血液循环,若平时血糖控制不好,一旦天冷免疫力下降、不慎感染,四肢被冻到失去知觉,伤口不易愈合容易感染,严重者还会整只脚溃烂,必须截肢才能保命。

「瘦子比胖子不易保暖。」胡心濒说,脂肪是天然的保暖剂,但手指、脚趾的脂肪量较少,因此,瘦子的四肢通常较胖子冰冷。而有些人自律神经失调,交感神经容易兴奋,天冷对于血管的压力大,若周边血管又细,血液流动困难,手脚冰冷问题较易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手脚冰冷有时是自体免疫疾病引起。胡心濒解释,像是全身性的硬皮症及红斑性狼疮、小关节问题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型结缔组织疾病等,容易因天气变化,周边血管收缩,导致雷诺氏现象而手脚冰冷。

阳虚的人最怕冷,易疲倦、头晕、肠胃差

从中医观点来看,手脚冰冷跟「阴、阳、气、血」体质有关。胡心濒说,阳与气主掌温暖,是带动身体运行、器官功能正常运作的关键;至于阴与血则较静态,它是有形体的,就像血液一样,主要是提供身体营养、维持外观的重要来源。

中医认为,寒气是肃杀之气,最容易伤及阳气。冬天寒邪旺盛,寒的特性就是「收引」,因此毛孔较易闭塞,血管收缩,筋脉挛急,而寒性也有「凝滞」特性,会造成气血运行不顺,若本身属于气虚体质的人,容易疲倦、少气懒言、头晕目眩。

「阳虚体质的人常冷到整个手肘、前臂冰冷,甚至冷到骨头关节里。」胡心濒指出,天冷会让气虚的人容易疲倦,会引起手指、手掌冰冷;阳虚体质的人所引起的四肢冰冷问题会更严重,甚至会影响器官功能,像是肠胃道消化变差,产生大便稀软、少食腹胀、浮肿等症状。此外,生理期或工作忙碌压力大的人,也较容易出现手脚冰冷的问题,尤其冬天四肢冰冷的情况会更明显。

小心血管问题,天冷易诱发心肌梗塞、脑中风

平时如果没做好驱寒保暖,许多疾病就可能被诱发,一遇天冷,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管收缩、血流不顺,容易诱发心肌梗塞、脑中风等意外。

尤其冬季流感病毒、轮状病毒、诺罗病毒、腺病毒等病毒较为活跃,感染后容易引起病毒型肠胃炎、流行性感冒,老人、小儿也常发哮喘、支气管炎等。

天冷也会加重老人家的泌尿道疾病问题,年纪大的男性长者普遍都有摄护腺肥大问题,加上膀胱弹性不如年轻人,一旦遇到冷天,膀胱血管收缩,肥大的摄护腺恐增加输尿管及尿道压力,导致排尿难度及尿液滞留的机率大增。

冬天补养阴血,助来年阳气生发

手脚冷吱吱多跟血管收缩有关,若能做好驱寒保暖的日常保健,对健康将有极大助益。胡心濒说,所谓春夏秋冬是指「生长收藏」论点,也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四季养生应搭配阴阳气血体质调理,春夏养阳气、秋冬养 *** ,做好身体保暖,让阳气充足,人会感觉精神变好,也较不易感冒。

若在冬天适当补养阴血,可以帮助来年阳气的生发。胡心濒指出,「四物养阴血」,冬天进补不妨加些鹿茸、肉桂、党参、黄耆,即能加强补充原料能量。也可加上熟地、川芎、当归、白芍等,透过四物进补,让过敏的人在换季时较不易发作。

居家驱寒保暖 7 大对策

1. 帽子围巾保暖头颈部

冬季居家保暖非常重要,胡心濒强调,做好冬季室内保暖,就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及呼吸道问题。由于中枢神经运作必须透过脑部发号指令,单是头颈部耗能就占 3 成热量,因此,建议可以帽子、围巾、头套等做好头颈部的保暖。像是气喘儿需口罩、围巾不离身,不仅能保暖,还可隔绝冷空气,避免诱发过敏反应。

2. 寒风起 *** 短裙热裤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爱美女性尽管冬季寒风来袭,仍喜欢穿着短裙、热裤秀身材,但为维持头颈部及躯干保暖,身体大部分的热能都会跑到上半身,下半身血流不足,这时若又穿着短裙热裤,很容易出现手脚冰冷情形。

3. 注意热能补充、多做有氧运动

「冬季室内保暖,需注意热能补充。」胡心濒说,天冷要避免过度饥饿,以免血糖下降,导致手脚冰冷情况加剧。不过,补充热能驱寒的同时,若本身曾有痛风或关节酸痛病史的人,饮食方面切记勿太油腻,最好少吃肉类及高普林食物。平时不妨多运动来改善血液循环,透过慢跑、快走、骑脚踏车等有氧运动,增加心肺功能与新陈代谢,对于手脚冷吱吱的改善,亦有助益。

4. 加强肌肤保水保湿

冬季皮肤干痒问题也困扰著不少人,其实天冷气候干燥更需要加强肌肤保水、保湿及油分的维持,透过涂抹一些滋润保养品,像是乳霜或油状乳膏等,可减少皮肤发炎过敏等反应。

5. 善用暖暖包、热水袋、袖毯发热小物

「有温热效果的东西,对于保暖都有帮助。」胡心濒说,冬季驱寒无论是使用暖暖包或热水袋、穿着发热衣、用袖毯、吹风机等发热小物,只要物品本身能让人感觉温热,借由触摸热物或穿着让身体热能不易排出的衣服,这些方法皆能短暂「治标」,舒缓手脚冰冷症状。

6. 发热衣、远红外线灯,保暖效果佳

坊间十分热销发热衣,胡心濒分享亲身使用经验表示,轻薄发热衣等虽具保暖效果,可媲美厚质料的羊毛内衣,市面上也有所谓的化学尼龙衣,材质就像贴身 *** ,它能把热能闷在衣服内,让体温热气不易散出,进一步达到保暖效果。远红外线灯也是不错的冬季保暖物品,根据产品的热能及波长,不仅有驱寒保暖功效,还能改善肌肉关节酸痛。

7. 瑜伽、深呼吸 纾解压力

若想根治手脚冷吱吱困扰,仍得找出四肢冰冷的原因,透过纾解压力及焦虑紧张情绪的方法,像是运动、瑜伽、深呼吸等方式,配合调整个人体质,每逢冬季才能不怕冷。

中医调理防寒暖身 3 大妙方

◎多晒太阳 改善手脚冰冷

中医观点来看,冬季抵御寒邪入侵的最好方式就是多晒太阳、让旺盛的阳气增加。「背属阳,腹属阴。」胡心濒说,由于阳的脉络在背后较多,因此冬季晒太阳,对于四肢冰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泡脚、泡汤 暖身补肾气

泡汤、泡脚也是不错的驱寒选择。建议可用干姜片、老姜、艾草、艾叶等,具有温暖作用、温补散寒气的中草药材来泡脚;且在泡脚同时,记得搓脚 *** 脚底, *** 某些经络穴位,像是脚底的涌泉穴、脚跟内侧的太溪穴、脚跟外侧的昆仑穴等,这些穴位皆是属于肾经穴,多 *** 可补阳、补肾,只要肾气一足,就比较不怕冷。

「泡汤具有温阳散寒作用。」胡心濒说,不少产妇产后泡澡常用大风草沐浴包,它对于防寒暖身有很好效果,因此,无论泡脚或泡身体都很不错,可大幅改善四肢冰冷症状。不过,泡完后身体的毛细孔张开,记得要擦干水分,注意保暖,以免寒气入里的情况加剧,导致泡汤次数越多、手脚却越冰冷。

◎ *** 关元穴及足三里,补肾气与脾胃

平时也可透过穴道 *** ,达到补阳暖身功效。胡心濒推荐,只要 *** 关元穴及足三里两穴位,即能补先天肾气与后天脾胃。位于丹田的关元穴,以补先天的肾气为主,具有补阳强壮、延年益寿效果;足三里是胃经穴位,具有后天补脾胃效果,平时多 *** 可治疗肠胃、增加补养作用,借由先天补肾气、后天补脾胃,达到调整体质、保暖驱寒功效,让人人都能手脚温暖过好冬。

暖身 3 茶饮

◆参七护心茶

材料:西洋参 5 公克、三七 3 公克。

作法:药材洗净,以 300 ~ 400c.c. 热水冲泡 20 分钟。

功效:

1. 西洋参能补气养阴,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增加心肌收缩力。

2. 三七能活血化瘀而兼有止血作用,有扩张血管、抗氧化、降血脂等效果,与西洋参适当使用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桂花红枣茶

材料:桂花 2 公克、红枣 4 颗。

作法:药材洗净,以 300 ~ 400c.c. 热水冲泡 20 分钟。

功效:

1. 桂花能散寒化瘀、温暖脾胃。对于寒性胃痛或有痛经者,适量饮用有帮助。

2. 红枣甘温益气,安中养神。平时少量服用有改善肠胃消化功能,增强体力。

黄耆暖身茶 材料:黄耆 4 公克、桂枝 3 公克、白芍 4 公克、生姜 5 公克、红枣 4 颗(或桂圆 6 公克)。 作法:药材洗净,以 300 ~ 400c.c. 热水冲泡 20 分钟。 功效: 1. 黄耆能升阳益气,固护卫表,增强免疫力,改善呼吸道过敏及慢性疲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