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答案,2009年高考试题—古代诗歌阅读题汇编

答案,答案-
各位大哥,我要的答案,谢谢
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答案答案

第1个回答  2012-03-02
2009年高考试题——古代诗歌阅读题汇编

一、(2009年高考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⑴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

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

二、(2009年高考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寄 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⑴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⑵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

三、(2009年高考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miǎo)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⑴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⑵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四、(2009年高考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五、(2009年高考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
【注】蔡家亲:表亲。
⑴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⑵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分)

六、(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⑵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七、(2009年高考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
[折桂令] 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萧?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⑴“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⑵“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八、(2009年高考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⑴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⑵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九、(2009年高考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dí)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⑴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⑵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十、(2009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后面的题目。(6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⑴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分)
⑵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十一、(2009年高考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⑴-⑶题。(8分)
早 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注】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觉:醒。
⑴白居易,字乐天,号 。(1分)
【 】⑵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⑶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4分)

十二、(2009年高考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⑴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5分)
秦诗之理趣:

元词之情趣:

⑵《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

十三、(2009年高考北京卷)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⑴—⑶题。(10分)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 】⑴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⑵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

⑶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5分)

十四、(2009年高考湖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⑴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4分)

⑵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十五、(2009年高考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⑴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⑵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⑶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十六、(2009年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十七、(2009年高考海南、宁夏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⑴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⑵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

十八、(2009年高考上海春季卷)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⑴-⑶题。(8分)
点绛唇 叶梦得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背景资料】宋高宗绍兴五年乙卯(1135年),五十九岁的叶梦得卸任归居吴兴。此词为他独登卞山绝顶亭时北望中原的抒怀之作。
⑴作者“惆怅”的原因是
。(2分)
【 】⑵与作品中画线句所寄寓的情怀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 D.廉颇老类,尚能饭否?
⑶简析作品的语言特色。(3 分)

十九、(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⑵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