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人工消耗量如何计算

如题所述

预算定额中人工消耗量的确定,其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时间定额中的工作延续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休息时间

在计算时,由于除基本工作时间外的其他时间一般用占工作延续时间的比例来表示,因此计算公式又可以改写为:

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其他工作时间占工作延续时间的比例)]

2、产量定额。其公式如下:

产量定额=1/时间定额

3、计算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其计算公式为:

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时间定额*(1+人工幅度差系数)

材料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

合理确定材料消耗定额,必须研究和区分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性质。施工中材料的消耗,可分为必需的材料消耗和损失的材料两类性质。

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材料数量,按用途可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其他材料。其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标准规格及规范要求计算。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公式应记住,如:每立方米1砖墙砖的净用量计算公式为:

砖数=1/[(砖宽十灰缝)*(砖厚+灰缝)*砖长]

再如砂浆用量的计算公式为:

砂浆(m3)=(1 m3砌体—砖数的体积)*1.07

其中1.07是砂浆实体积折合为虚体积的系数。

(2)按设计图纸尺寸计算。

(3)对于配合比用料,可采用换算法。

(4)对于不能用其他方法确定定额消耗量的新材料、新结构,可采用测定法。

材料的损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材料消耗,如现场内材料运输损耗及施工过程损耗。

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材料净用量X(1+损耗率)

扩展资料:

定额消耗量的细分内容:

用工

(1)本定额的人工工日不分列工种和技术等级,一律以综合工日表示,内容包括基本用工、超远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

人工幅度差指定额项目以外所必须增加的直接生产用工附加工时。具体指:

① 工序交、搭接停歇的时间损失;

② 机械临时维修、小修、移动不可避免的时间损失;

③ 工程检验影响的时间损失;

④ 施工收尾及工作面小影响的时间损失;

⑤ 施工用水、电管线移动影响的时间损失;

⑥ 工程完工、工作面转移造成的时间损失。

人工消耗指标是指为完成该定额单位分项工程所必须的各个工序的用工量,它包括: 

(1) 基本工: 基本工是指完成单位分项工程所需要的主要用工量。例如,各种墙体工程中的砌砖、调制砂浆和运砖的用工量。

由于预算定额是综合性定额,包括的工程内容较多,不同工程内容的工效也不一样。例如墙体砌筑工程中包括门窗洞口、附墙烟囱、垃圾道、各种形式的砌砖等。

其用工量比砌筑一般墙体的用工量多,需要另外增加用工量,这部分用工也属于基本工的内容。基本工用工量是以统一劳动定额(或施工定额)为基础综合而成的。 

(2) 超运距用工:它是指预算定额中材料和半成品的运输距离超过劳动定额规定的运输距离时需要增加的工日数。超运距用工=Σ(超运距材料数量×时间定额)。

(3) 辅助用工,是指预算定额中材料加工等用工,要按加工的材料数量和时间定额进行计算。

(4)人工幅度差: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在正常施工组织的情况下,土建各工种工程之间的工序搭接及土建工程与水电工种之间的交叉配合所需停歇时间。

场内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交换位置及临时水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移动所发生不可避免的工人操作间隙时间; 工程质量检查及隐蔽工程验收而影响工人的操作时间。

场内单位工程之间操作地点转移,影响工人的操作时间; 施工过程中工种之间交叉作业,造成损失所需要的修理用工; 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少数零星用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额消耗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人工工日消耗量=基本用工+其他用工
其他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功+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综合工日=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辅助用工


  定额工日包括基本用工和其他用工,人工单价包括基本工资,工资性补助、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工人劳动 保护费。


  工日消耗量是完成一定工程量所需要的人工;
人工的工日数可以有两种确定方法:

  一种以劳动定额为基础确定;一种以现场观察测定资料为基础计算。遇到劳动定额缺项时,采用现场工日写实的测时方法确定和计算定额的人工工日消耗量。预算定额中人工工日消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人工工日数量,是由分项工程所综合的各个工序劳动定额包括的基本用工、其他用工两部分组成的。基本用工基本用工指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技术工种用工。按技术工种相应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计算,以不同工种列出定额工日。基本用工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 完成定额计量单位的主要用工。按综合取定的工程量和相应劳动定额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基本用工=Σ(综合取定的工程量×劳动定额)(2) 按劳动定额规定应增加计算的用工量。例如,砖基础埋深超过1.5 m 时,超过部分要增加用工,且预算定额中应按一定比例给予增加。

  (3) 由于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子目综合扩大的,包括的工作内容较多,施工的效果视具体部位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需要另外增加用工,并列入基本用工内。

  2. 其他用工其他用工通常包括以下三种。

  1) 超运距用工超运距是指劳动定额中已包括的材料、半成品场内水平搬运距离与预算定额所考虑的现场材料、半成品堆放地点到操作地点的水平运输距离之差。其计算公式如下:超运距=预算定额取定运距-劳动定额已包括的运距需要指出的是,实际工程现场运距超过预算定额取定运距时,可另行计算现场二次搬运费。

  2) 辅助用工辅助用工是指技术工种劳动定额内不包括而在预算定额内又必须考虑的用工。例如,机械土方工程配合用工、材料加工(筛砂、洗石、淋化石膏)、电焊点火用工等。其计算公式如下:辅助用工=Σ(材料加工数量× 相应的加工劳动定额)。

  3) 人工幅度差人工幅度差即预算定额与劳动定额的差额,主要是指在劳动定额中未包括而在正常施工情况下不可避免但又很难准确计量的用工和各种工时损失。其内容包括:


  (1) 各工种间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业相互配合或影响所发生的停歇用工。

  (2) 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转移及临时水电线路移动所造成的停工。

  (3) 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的影响用工。

  (4) 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用工。

  (5) 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

  (6) 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人工幅度差计算公式如下: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人工幅度差系数一般为10%~15%。在预算定额中,人工幅度差的用工量列入其他用工量当中。

第2个回答  2011-08-06
人工总价除以定额人工工日单价等于人工工日追问

谢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