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就是看到整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看到整体”这篇对话出自克的书《转变的急迫性》。这也是一篇经典对话,文章不长,但是里面涉及到了几个核心问题,从字面上看,是讲如何“看到整体”,实际上还是在讲 觉察 。

“看到整体指什么?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如何?只观察局部会带来哪些问题?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看到整体?” 这些问题,本篇逐一给出了答案,而且有些问题克还难得地从正面予以了回应。

克在文中举了“愤怒”和“聆听”两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看到整体”以及如何才能“看到整体”,让我们感悟到如何觉察情绪以及如何聆听 。看懂了愤怒,也就能了解所有情绪反应的机制,管控它也就不再那么困难。懂得了聆听,就能让沟通变得通透和顺畅,误会和冲突不再发生 。作为本篇文章的核心,克告诉读者生命的整个领域都包含了哪些内容以及看到它们的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简要地把文章中的关键点摘出来做一下解读,分享给大家。同样,恳请读者最好先仔细阅读一下原文(见附件),然后再带着质疑看这篇文章。

一开篇来访者描述了自己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一个是自己在听克演讲时,全身心地投入,与周围的人和物完全融为一体,内心舒畅,没有任何冲突和矛盾;另一个是离开克后,就无法找回这种状态。来访者认为,当自己通过努力或主动去做到觉察时,便脱离了现实情况并与现实形成冲突。

令来访者疑惑的是,“觉察”不仅没有帮助他解决问题,反而使冲突持续并加剧。而且,当他用克的话作为方法指导实践时,如克服生活中的某些习惯,都以失败告终。

来访者的这个问题并不陌生。比如我们跟随某个老师学习,无论是学习理论和技能,还是修行,在老师身边时容易做好,而一旦离开老师感觉就消失了,不知所措。而且,我们越是纠结于在这个目标上,越是找不到方法和出路。那究竟是什么让来访者不能回到觉察的状态或不可持续那种状态呢?

克一语中的,告诉来访者: 是因为他误把专注当成了觉察 。具体说,来访者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某个问题或目标上,就导致观察有了方向,有了局限,进而无法进入觉察。“专注”作为优点被人们长期推崇,从小就被教育成做事务必“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很少有人质疑这个品质,为什么它会变成了局限呢?

如果仅仅把“专注”应用到技术领域或技能训练方面,其实问题并不大,但把它平移到心理层面就大错特错了 。为什么呢?因为在心理层面,所有意识内容是一个整体,没有任何一部分意识内容可以独立存在,它们彼此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因此,对于心理领域任何局部的观察都没有意义;此外,心理领域包含的所有意识内容都是局限和虚妄的, 纠缠得越深,越难以自拔,如同沙上建塔,徒劳无功 。

这有点儿像学开车,起初总把注意力聚焦在车头附近,双手紧握方向盘,以为这样可以开得更稳,但车却常常跑偏。后来熟练了才知道只有把目光放得更远更宽阔,仅需余光扫一下车前,车反而开得既稳且直,人、车、路融为一体才最安全。

觉察事物时也一样,当过于专注于某一点时, 往往会忽略它周围的事物及其和它们的关系 ,当这种局限长时间存在,冲突迟早发生。

除了专注,来访者犯了第二个错误,他把进入觉察状态当作目标,试图找到一个方法进入并保持这种状态,进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虽说进入觉察状态确实可以对很多心理问题起到清除和清理作用,但这绝不是探索自我的目的,也不能把觉察视为一种方法或一个工具,并带有任何目的性去追求。事实上,觉察作为探索自我这件事 “核心中的核心” ,恰恰是需要在毫无目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达成。只要心存一点点动机,觉察就不会发生。这一点,和老子“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的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

克在文中提到 ,觉察是没有方向的观察。 显然,有目标或动机存在,就一定会有方向,那么它注定和觉察不能共存。所谓“方向”有两层含义,其一指内外之分,正如上一篇《 什么是“觉察”? 》中所讲,对外的观察以及由其引发的内在反应同时存在, 它们是同一个觉察,并无内外之分,也无层次高低之分 。

其二,“方向”指对感知内容而言,这也正好再次呼应了前文的“ 专注 ”。没有感知方向可以理解为平等地观察周围事物,不赋予某个局部特殊性和重要性,没有任何选择,不给予任何评价。只有基于平等性才能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心经所言:“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

让我们再重新审视一下来访者自认为的短暂“觉察”,那是真的觉察吗?虽然我们无法武断地说来访者从未进入过觉察状态,但从他后续表达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觉察,他始终试图通过某个方法来实现觉察,可重复、可持续,进而去解决问题, 其背后有着非常明显的目标和动机 。即使来访者在某个瞬间有了觉察,但很快又被顽固的“自我”淹没了, 甚至连那个瞬间也成为了“自我”记忆的一部分 。

日常工作中,经常听到领导说“ 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接着便号召大家通过分析、反思、复盘,找到“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建立目标,解决问题。的确,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需要依托愿景、理想、目标统一思想,共同行动,但是 如果把这种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思维方式从技术领域挪到心理世界,恐怕就真要出问题了。

心理世界的目标中充斥着“未来如何”“应该如何”等内容,其本质都是心理记忆留下的阴影而已。 看清了心理世界只有过去,没有未来,就明白其中所有内容都具有虚幻、陈旧、僵死、破碎的属性 ,它让我们脱离眼下真实的情境,陷入思想预埋的陷阱,没有任何真实性,更无重要性,因此, 心理世界的目标无需实现,问题也无需理会 。

来访者似乎对克说过的话已经烂熟于心,如“ 觉知你的冲突,聆听你的冲突,认清你冲突的原因,你的冲突就是你自己 ”, “ 觉察是毫无选择的 ”等。但是这些话显然已经成为他内心的记忆,变成一个要求或方法,并作为一个目标,想要去实现。在这个前提下,他不但无法进入觉察状态,而且还增加内心冲突,并随着他执着程度的加深,冲突会持续加剧。

除了专注和目标会影响觉察,还有其他什么因素呢?

克在文中两次明确提到,觉察不需要意志力,也可以说, 真正的觉察是一种毫不费力的行为 。这点也有些颠覆认知,我们已经习惯于通过努力、刻意练习来实现目标或改掉坏习惯,而意志力一直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

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上,超过万名参赛选手无一不是依靠强大的意志力支撑着他们长期训练,不断克服各种伤病、挫折,突破训练瓶颈,最终走入人类竞技体育的最高殿堂。他们在赛场上展现出的高超竞技水平,同样也是意志品质的最好体现。他们不断地向自身极限挑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记录,诠释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几乎每一名奥运选手都在用意志力书写着人生传奇,菲律宾运动员迪亚兹在疫情期间,被困在房间里,没有任何专业训练设备,甚至见不到教练。她每天用扁担挑着装满水的桶和行李箱练习举重。在如此艰苦条件下,她在比赛中超常发挥,不仅 拿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枚奥运金牌,也结束了菲律宾参奥97年历史上没有金牌的历史,她为自己的国家创造了历史的奇迹。

我国10米跳台冠军全红蝉才14岁,练了7年跳水。教练说每天要进行400跳,这是什么概念?对于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没有强大的意志力支撑,很难完成。

然而,意志力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他们成功和荣誉的同时,也带给身体大量伤病、痛苦,让内心产生无数冲突。 这里并没有贬低意志力之意,只是表达这样一个事实:在心理目标或者思想的驱动下,意志力应运而生,它无法让一个人清醒全面地看到整个事实和生命的真相,这种局限自然会带给身体和生命不同程度的伤害。

也许有人会问,没有意志力的存在,那么岂不是一事无成?让我们看一个同样是奥运冠军的例子:

本届奥运会上曾出现戏剧性的一幕,在137公里女子公路自行车比赛中,夺冠热门卫冕冠军荷兰选手在冲过终点时以为自己是第一,并且挥舞双臂开始庆祝,而就在一分多钟之前,来自奥地利的Anna已经到达并夺冠。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Anna是一位数学博士,主业是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做数学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她本次以个人名义出征奥运,无教练,无团队,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这样背景的参赛选手在奥运赛场存在感是多么薄弱,没有人指望她会赢,就连她也认为自己是个局外人。

她自己管理一切,包括训练计划、营养膳食和比赛策略,查阅大量科学数据,研究在比赛中如何获得更多优势。在如此竞争如此激烈的奥运赛场上,Anna夺冠背后展现更多的是从容、睿智、坚定,而不是仅仅为金牌、为成绩、为打破纪录而孤注一掷、不惜牺牲一切代价的拼搏和努力。

相信大家一定能看到Anna的与众不同了吧?从她身上可以发现,除了意志力, 还有一种纯粹的热情和兴趣,一种不以目标为核心的豁达,一种基于对自身深刻了解的睿智。 它们迸发出了远远比欲望更加坚定而持久的力量,其蕴含的智慧会让她表现得更从容,淡定和幸福。我们并不否认意志力的作用,但它至少不是唯一的驱动力,也不是最好的。

在意志力背后,隐藏着很多元素,有对梦想和荣誉的渴望,有对利益的追逐,也有来自生活的压力,情感的执着,虽然内容不同,但内核都指向了同一样东西----欲望或目标。它和专注,目标,此三者就像孪生兄妹一样,相生相伴、相辅相成。

专注让观察有了方向,有了选择,将原本完整的世界肢解,用局限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然后形成与现实的冲突,而头脑又把冲突识别为问题。为解决问题,头脑又建立了目标,为了实现目标,便产生了意志力。而意志力导致了进一步的专注和局限......如此循环往复。

如何才能打破这个死循环呢? 若要逃离专注、目标、问题以及意志力为生命构建的枷锁,唯有看清自己眼下的状态,而不是把目光投向新的“目标”。 看清,随时都可以,而看清,枷锁即刻被打破。

在第一轮对话中,克用非常朴实的语言阐述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清晰而简单。

他首先提到, 观察特定或局部的事物没有意义。 因为,事物之间普遍存在联系,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可以孤立存在,这在任何哲学或宗教体系中几乎是共识,毋庸置疑。其次, 看到整体,才可能看清部分,才可能看清它和整体的关系 。只有看清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才知道“局部”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不会凸显某个“局部”的重要性。第三, 整体不是局部的简单拼凑 ,整体通常会超出各个部分单独存在而显现的作用。

举个例子,就像一个建筑物,通常由墙、梁、板、柱和门窗组成,当你分别观察它们时,无法理解它们为何会被设计成那个样子。而当看到整个建筑时,自然会看清它每个局部功能以及它们和整体建筑之间的关系,会看清各个部分如何发挥各自作用,并组合在一起共同满足人们生活和宜居的需求。此外,建筑物中任何一样东西被单独使用,无论它被设计得多么精美,都无法具备建筑的整体功能。

在军事战争中或企业经营中,常常会提到战略和战术的问题,简单说,战略和战术的本质区别就是前者看到了整体,后者关注的只是局部。战略对了,战术才有可能正确;而战略错了,战术再优秀也是徒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可谓是战争史上最为经典的战术成功而战略失败的例子。日本当时只看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对其南下的威胁,而未看到美国参战将使其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悍然偷袭珍珠港。在战术上,日本安排缜密,重创美军,获得此次战役重大胜利。

而英国首相丘吉尔获悉这个惊人消息后,高兴得流下了眼泪,他把日本这次行动视作疯狂的自杀,并欣慰地说了一句“我们总算赢了”,而后安然入睡。翌日,美国即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从这一天起,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美国完全投入了二战,加入到反法西斯阵营,从而彻底扭转了二战局面。

商场如战场,企业经营战略同样重要。

2010年,稻盛和夫以78岁的高龄临危受命,出任日本航空公司CEO。这一年,日航因经营不善负债累累,已经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但是在航空业没有丝毫经验的他,仅仅用了1年多时间,就让日航盈利创历史新高,不但让日航重新上市, 还在航空领域拿到了盈利、准点率、服务水平三项世界第一。 这样的经营奇迹,让全世界都为之折服。

是什么让稻盛和夫能够如此神奇地完成逆转?关于他的传奇很多,对他经营之道也有无数人总结和提炼,我认为那些都属于经营技巧,都是术的层面,能让他取得如此辉煌战绩,正是因为他把事业融入生命整体之中,看到了人、事、物的全貌和其内在规律,真正做到了“ 敬天爱人 ”,知行合一。正如他最近写的一本传记名字,叫《思无邪》,这与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脉相承。

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不仅体现在空间维度上,在时间上同样也如此 。

抗战初期,侵华日军以其精良的武器装备在我国境内疯狂进攻,不到10个月,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等城市相继陷落,一时间“亡国论”“速胜论”甚嚣尘上。毛泽东则审时度势,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资料和战争理论著作,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以一个战略家的独到眼光,经过半年努力,终于完成了那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名篇《论持久战》,正是这部著作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形成了中华民族不可抗拒的凝聚力,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科学地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的论断。文中既有国际形势、战争规律、政治局势、兵民乃胜利之本等宏大视角,也有如何利用“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等具体战术,把为什么能胜利,为什么是持久战,如何进行持久战阐述得一清二楚,如果毛泽东不能站在全人类社会的高度去看,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篇文章。

人生如棋,真正的高手都懂得下棋时“ 谋势而不谋子 ”。在人生这条路上,表面上,我们时刻都面临谋势与谋子的选择,但事实上,“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如果能站得足够高,极目远眺,视野宏大,哪里有什么冲突,目之所及,皆是风景。不贪一时一地之微利,不在细微末节上纠缠不休,着眼全局,每一刻都是人生至福。

此外,看见整体,并不意味着忽略局部和细节 。看到整体后,反而更容易让我们发现并重视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2003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80秒后发生爆炸,飞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全世界一片震惊。事后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这次灾难的凶手竟是一块脱落的隔热用泡沫材料,最终导致飞机返回经过大气层时,高温融化了机翼和机体。

那块小小的隔热泡沫在重达几百吨、结构极其精密的航天飞机中,无论是科技含量还是材料工艺都算不上复杂,但它却决定了这个庞然大物的最终命运,如果设计师能够从整体上看到其作用,恐怕这场灾难就可以避免。可见,“ 细节决定成败 ”不是一句空话,但是不要等到失败时再看到那个细节,而是在观察整体过程中发现细节,防患于未然。

同样,一部好的作品中所有元素都不会孤立存在, 只有形成有机整体,才会和谐、自然 。

克在文中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看到整体的重要性,一个是聆听,另一个是愤怒的情绪。

关于聆听,克先列举了我们在日常沟通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比如沟通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对方,于是产生了带有倾向性地评判、联想和推论,当这些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其他感官便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让原本完整的聆听过程被拆解得支离破碎,甚至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进而产生与事实格格不入的情绪反应。

沟通中类似场景很多,我们不妨试试,充分调动所有感官,用全身心去感受对方说话时的语气、停连、重音等,细致入微地去观察他每一个动作和表情,保持头脑敏锐而不越位,看看会发生什么?是否能听出大量“弦外之音”? 如果把全神贯注视为“方法”的话,可以解决很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问题 ,胜过一切技巧。

接下来克又提到“愤怒”,并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讲述了如何理解情绪, 这不是简单地区别,而是“有”和“无”的天壤之别 。

克说,愤怒是粗心大意的产物,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们先看看愤怒产生的过程。当头脑占据了观察时的主导地位,就会割裂地看待事实,这种割裂导致了分裂和冲突,而冲突正是导致愤怒产生的根源。因此,愤怒一定和头脑中某个念头有关。

当愤怒出现后,自然会带给我们不好的情绪体验,于是,我们便会抛下事实,直接去关注“愤怒”了。头脑把愤怒视作问题,不断地对其评价、逃避、分析或自责,如此一来,情绪被唤醒并不断被注入新的能量,得以滋长和延续,让人陷入到紧张、焦虑之中。其他的坏情绪和愤怒一样,原本是一个简单得可以瞬间消失的过程,一旦被头脑当作问题去处理,就产生了观察者和情绪本身的对立,这种对立和分裂也就脱离了事实真相,变成纯粹的头脑中的游戏。

反过来, 当一个人全神贯注去观察事实,愤怒就不会产生,即便产生,也是瞬间的事情,不可能持续 。全神贯注时,所有的感官会充分地开放,时刻接收周围变化,这种变化将很快淹没“愤怒”,让产生愤怒的因素不再有新的能量注入。此刻,头脑不会独占,不再越位,你就和愤怒呆在一起,发现那个所谓的愤怒只是一个念头而已,就是一个心理记忆内容的浮现,就是“自我”。正如克所说, 当你愤怒时,你就是愤怒, 即 “观者即所观” 。

“用全身心去看、去聆听”是不是很重要?既可以无障碍地沟通,又能够解决情绪管理问题 ,是不是很有料、有趣和有效呢?

即便看到整体能够有利于我们沟通和管控情绪,充其量算个“赠品”而已,它远远不是本篇对话的重点,接下来才是本篇文章的核心要义----究竟什么是生命的整体?

克在对话中提到“生命的整个领域”一词,这引发了来访者极大兴趣。他一边重复着克的某些“教诲”,一边连珠炮似地抛出一大串问题,有疑问,有设问,有反问,在这些问题中,多次提到“什么是看到整体” 透过文字都能感受到来访者的急切心情。

克恐怕是被来访者的执着所打动,于是少有地从正面直接回答了“什么是整体”,他说, 生命的整个领域:包括心智、爱与生命中的所有事物。 但这句话确实不太容易让人理解,让我们解读一下。

先说心智,原文中使用了“mind”一词,在克的语境中多指头脑、思想、理智等,被翻译成“心智”。本句中的“心智”就是指头脑,也承接了来访者在问话中提到的“心智”,克告诉他,生命领域包含心智,但不限于心智,还有爱和生命中的所有事物。

爱,在克的文章中也是一个高频词,但它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那样,爱不是从自我出发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它有着特殊含义,专指心理层面的思想不再活动,生命与周围事物完全融为一体,与整个宇宙那个宏大生命融为一体,没有任何冲突。正如他在“教诲的核心”中提到, 爱是慈悲,是智慧,是没有任何局限的自由 。

相比于心智,爱显然更进了一层,它包含了头脑但又超越了头脑,即包含“ 生命中的所有事物 ”, 也就是我们感知到的整个世界、整个宇宙 。那么,克说的整个世界都包含了什么? 仅仅是通常指的物理世界吗?显然不限于此 。

我们通常理解的世界,既包括客观“物理世界”,又包含心智在内的所谓“精神世界”。但在克眼中,这两个分离的世界并不存在,那只是头脑产生的一个错觉而已。 真实的世界是“一”,而不是“二”,并不存在所谓精神世界或者物质世界的分裂 。在克看来,哲学家们数千年来争论不休“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其实只是个伪命题。

这并不是克的假设或想象,而是他对整个宇宙世界的深刻洞见。其实,克也不是第一位觉悟者。关于那个没有分裂、统一存在的世界,早在2000多年前很多先贤们都有过不同的描述:释迦牟尼将其称之为“心”“如来藏”“阿赖耶识”......,于是有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老子称之“道”,认为万物由“道”而生,冲气以为和;西方宗教把它称为“主”“上帝”“神”,认为他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后期又有很多西方哲学家称其为超越一切的“绝对存在”。

其实,我们无需去讨论那么多高深理论,也无需以依赖任何权威,放空自己内心的各种观点,闭上双眼,感受一下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和厅堂楼宇,有对这些事物的识别、理解、评判,有各种人际关系,有喜怒哀乐各种情绪、情感,还有无所不能的思想以及由它驱使的各种言行......

不难看出,世界,确切地说,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世界,包括有形的人和物,还有无形的思想、言论,情感和感受等,除此之外, 还包括人类头脑所具备的抽象和解析能力以及各个感官的识别能力 。 这些能力并非单独存在,而是与所谓的物理世界共存共生,相互作用,一刻都从未曾分离,也无法分离 。

把头脑的抽象和识别能力单独作为世界一部分,是因为它实在太重要了,它几乎决定了人类所在世界的样子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 世界是人根据自己的认识条件所认识的世界 ”,概括成他的哲学观点就是大家熟知的“ 人为自然立法 ”。简单说,是人的知性或理智在为自然立法,这个世界的本来样子我们无法知晓,人类所感知的世界是被理性加工后的世界,是人类感知、识别能力与世界本然共生的结果。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可以看到那个庞大生命整体的轮廓了?

物质、识别能力、感受、思想、行为......这些内容共同组成了一个具有超凡智慧的生命体,浩瀚无边、生生不息,而其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具有其独特而深不可测的功用,但它们彼此之间却秩序井然,浑然一体,随处充满爱与和谐。

这个人类头脑无法想象的巨大生命体,就是克所说的“ 生命的整个领域 ”,它才是一个整体,这种宏大的视角超越了我们传统感觉经验的有限和肤浅,将宇宙中所有生命乃至非生命体全部囊括在一起,构筑成统一的有机生命,如果不能从这个层面去看待生命,只对组成生命的一小部分割裂地去观察和分析,也就永远看不透生命中的某个局部。

说了这么多,来访者依旧茫然,他感觉自己无论如何不能看到那么多东西,那该怎么办呢?

克接下来话锋一转,换了个方式解释什么是看到整体。他说,将听觉、视觉、感觉和头脑并用,而不是割裂地去观察一个事物,聆听一句话,觉察自己的一个情绪.....这让来访者终于恍然大悟, 看到整体是质的问题,而不是量的问题 。

来访者说“质的问题”是指觉察的品质和质量,只有用所有感官同时去看,才是高质量的观察。而“量的问题”则指,“看到整体”并非说你可以变得全知全能,像如来佛祖一样,一切了然于胸。看到整体不是指能看到全宇宙的每一个角落,看到全世界每一个人的内心。换一种表达就是, “整体地看”就是“看到整体” 。

当观察一个事物,如果只用眼睛,就只能看到它的色彩和形状,如果加上触觉,就能感受到它的硬度、温度、光滑度,同理,还有嗅觉、听觉也是如此。任何一种感官缺席都无法做到整体地看,所感知内容都是片面和局部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整体地看并不是简单地将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感知到的内容简单地叠加,正如前面所说的, 整体并非是部分的叠加和拼凑 。

当所有感官协同一体地运作,各个感官之间不存在割裂,界限也就消失了,融合即意味着超越。此时,头脑敏锐而清晰,不受任何心理记忆的干扰, 那个所谓的观察者也随之彻底消失 。 你不再孤立于被观察对象之外,而是跟那个对象以及整个庞大的生命融为一体。 此刻,你会感知到宇宙中的秩序,回归到自然有序的状态,没有丝毫的冲突和违和。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行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正如来访者在开始时所说,“ 不论做什么,都是正确的,都不会带来冲突与痛苦。 ”

在自我探索中,当用所有感官去体验,不仅能看到内心活动的具体内容,还能看到由它们引发的情绪反应,最关键的是,既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运作机制及底层结构,又能看到心理世界中肤浅的思想内容所具备的共性,只有这样,才算是看到一个完整的事实,因为它们都是事实的一部分。 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觉察才是自我探索的真正价值所在 。

也就是说,看的方式决定了你能看到什么。整体地看,才能看到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