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蔡襄主持修建跨江大桥,为加固桥墩用了什么动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4

提起洛阳,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那个诗书气息荡漾,文人各具风流的朝代:盛唐。洛阳作为古都,在经历了大唐盛世的繁华以后,便迎来了动荡的五胡乱中原时期。因此当时的洛阳,也成为了外族的聚集之地。战乱之下,中原百姓开始不断向南迁徙。到了北宋时期,中原的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大体上被迁到了南方。一大批原本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百姓,也来到今时今日的泉州定居。


刚刚来到异乡的中原百姓,难免有些怀念故土,但对于大多数百姓而言,泉州无疑又是很亲切的。因为他们发现这里的山水湖泊,地势走向与古都洛阳极为相似。随即中原百姓便将泉州境内的一条江,命名为洛阳江。当时的洛阳江,波涛汹涌水势湍急。在此生活的人只能通过船只往来渡江。但因为洛阳江水势不稳,经常会把过往的船只掀翻,无数百姓因此而丧命。所以为了期盼江水风平浪静,能够给百姓们带来安稳的生活,百姓们便将该片水域,改称为万安渡。


到了北宋时期,蔡襄被朝廷委命为泉州太守。到了泉州的蔡襄一心想要给当地百姓做些实事,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在万安渡修建一座大桥。蔡襄发现洛阳江的江水流速很快,激荡的水流会给石制桥墩,带来巨大的冲击力,所以在此修桥是很困难的。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蔡襄找来工匠将桥墩设计成筏形,以此来减少浪潮翻涌时给桥墩带来的冲击力。


同时为了使大桥变得坚固耐用,蔡襄便用到了牡蛎来加固石制桥墩(牡蛎固基法)。这种牡蛎固基法独具匠心,主要是湍急的水流,对石制桥墩的冲击力过大,而古代的技术也无法保证,石头垒起来的桥墩会毫无缝隙。在这种情况下石制的桥墩很容易遭到水流的破坏。如此这座万安桥,不但不能给百姓的生活提供方便,还会因为万安桥的坍塌给当地百姓带来灾害。


蔡襄查阅古籍发现了一段记载:牡蛎生长的两片壳,一旦形成,其中的一片便会紧紧地附着在桥墩上,与桥墩难以分离。聪明的蔡襄便利用此法,来填补石制桥墩上的缝隙。在蔡襄的倡议下,当地百姓便在该片水域,大量养殖牡蛎。这种方法可以说是十分完美的,此法不仅让当地百姓收获颇丰,桥墩也有所加固。因这一方法的使用,洛阳桥才稳固耐用,至今依然完整保存。古人的智慧结晶,就如此呈现在后世之人眼前,它便是福泽万世的洛阳桥。


许多书法迷,早已久闻蔡襄的大名,因为他正是北宋时期,四大书法名家(苏、黄、米、蔡)之一的那个蔡。其实蔡襄也是北宋时期,难得一见的务实好官。为官正直的蔡襄,不但在福建携手卢锡主持建造了万安桥,他更是帮助当地百姓除去了蛊害。书法举世无双,做官正直且很务实。蔡襄在建州做官时,还曾提倡当地百姓在福州通往漳州的七百里驿道上种植松树,在驿道的松林旁,蔡襄更是带领百姓遍种茶树。当时蔡襄治下种植出的茶,便是北苑贡茶:小龙团。



在北宋朝中任职期间,蔡襄遇事从不回避,奏疏忠诚恳切。他能够向君主阐明天下利弊、事情的缓急。作为臣子蔡襄劝导君主要知人善任,辨别正邪。也正是因此,直言敢谏的蔡襄,才得罪了不少当朝权贵,被权贵们联手驱离出了朝堂,随即到福建任职。离开了权力中心的蔡襄,并没有像大多数才子那样自怨自怜,而是务实地帮助百姓们做实事。


提起北宋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姓蔡的官员,恐怕就要属蔡京了。而蔡京正是蔡襄的堂弟。蔡京自幼天资聪敏,熟读经书。但想要步入北宋官场,却是需要掌握一手好的毛笔字。经过蔡襄的指导,蔡京的书法才大有长进。蔡襄去世后的第三年,蔡京正是凭借着堂兄教授的书法,走入了北宋官场。二人虽同为蔡姓,彼此更是堂兄弟。但蔡京却是名声极差的奸臣,而蔡襄却是一代名臣,端明殿的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