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思考] 大学生职业规划3000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24
  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就是要求把就业指导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和活动的所有环节,贯穿到大学生自身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形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的运行模式,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
  所谓全程化指导,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等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充分认知自我,准确进行职业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价值观,及早培养职业素质,并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及时提供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奠定坚实基础。
  我院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和大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即便如此,随着新的形势的发展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工作好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完善。
  
  一、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分年级实施的思路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应该只限于毕业时才进行的工作,而应是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的准备过程,是一个指导学生制定初步的职业生涯的过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根据学生个人的性格特征和社会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教育理念的灌输。全程化就业指导应该涵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设计、政策指导、思想指导、应聘指导、创业指导等内容。并根据人才培养各个阶段逐步实施,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1 全程化指导体系的建立
  从内容来讲,全程化就业指导是由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业指导、职业体验、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升学指导等构成的完整体系。具体来说,全程化就业指导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一应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指导学生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确立职业理想。第二阶段:大二、大三应侧重于职业体验、学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引导学生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进行职业体验,锻炼和提高个人素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职业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强化职业体验,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积极发展个人志趣,增强自我认知;增强职业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第三阶段:大四应侧重于在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求职技巧、心理调适、升学与创业等方面进行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对毕业生提供报考公务员、考研、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咨询;通过人才素质测试和就业心理指导,引导毕业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及时修正就业目标,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全面、合理地收集、处理、利用就业信息;模拟就业现场,训练求职技巧;精心组织就业招聘,多渠道、多方式,积极、主动地与用人单位联系,为毕业生求职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理想。
  
  2 全员化指导体系的建立
  所谓全员化指导,即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各系领导、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乃至家长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指导体系。
  第一,健全制度,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挂帅,把“一把手”工程落实到位;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全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要使组织机构健全,落实校院两级责任制;要资金投入到位,使用于择业的设施和场所基本满足学生的求职需求。
  第二,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引领学生的未来职业体验。职业生涯规划要求个人对环境资源有全面的评估与掌握。校园文化是社会环境资源的缩影。高校应在认真分析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把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风及传统文化等共同构成的校园文化,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在学生中加以传承。大学生处于准社会状态,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工作和活动的所有环节都应体现育人功能,要以优秀大师的品质来影响学生,以先进的校园文化来熏陶、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中汲取自己需要的养分,彰显各自的个性魅力。
  
  3 专业化指导体系的建立
  第一,要加强就业指导的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教育部教字[2003]6号文件指出,“加强毕业生指导,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日常教学。”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该被纳入学校正常的 教学计划 ,明确规定就业指导课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应根据全程化就业指导的要求和各阶段不同年级就业指导着重点的不同,建立起一个目标明确、逐步提升、针对性强的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第二,要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实施专业化指导体系,必须要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科属性,把就业指导从行政工作中剥离出来,使就业指导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进而实现就业指导的专家化。为此,应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具体负责全程就业指导教学。就业指导教研室要依托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或教务处成立,负责就业指导教育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的规范管理、社会职业标准跟踪以及职业资源库建设等。同时,院系层次设置大学生职业发展办公室,配备专业职业指导人员,使学校、院系能够在开设就业指导课堂教学的同时,及时了解各专业、各班级学生的动态,有针对性地予以个别指导,开展个性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另一方面,要按照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专职从业人员和兼职骨干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加强业务培训,使其取得资格后,方能从事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国家和高校还应大力推广就业指导职业咨询师认证制度,优化人员结构,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才能较好地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科学性,并增强就业指导对学生的吸引力。
  
  4 信息化指导体系的建立
  信息化指导体系,即指建立就业指导信息化网络平台,搭建学生和用人单位间的桥梁,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为此,我们可以借鉴香港联校就业信息系统JUIs的模式,构建高校毕业生信息服务互联体系,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和指导咨询五位一体。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第一,在鼓励各学校建立自己的就业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努力促进各省市和高校之间走向合作、交流,实现各学校和各省市人事局、教委、教育部有关就业网站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共享,通过网络,快捷、准确、安全地向毕业生提供大量有效的就业信息,向就业工作人员提供便捷强大的信息管理手段,从而带动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二,增加、改进各学校的就业网络系统的现有服务功能,完善生源和岗位数据库,深度挖掘和分析数据信息,完善网络素质测评系统,逐步开通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等相应功能,实现在线求职的服务,提供岗位与求职者配比的数据资料,主动地服务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师资问题
  
  师资是办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教学质量的关键。现在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十分匮乏。大多是属于半路出家,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老师寥寥无几。因此,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急需进行职业指导业务的专业培训。是他们尽快掌握和熟悉有关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总之,高等学校开展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必须意识到正确的思路,建立完善的指导体系,解决好师资问题,把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正式列入教学计划,重视起来,这样才能使全程化就业指导得以顺利开展。通过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职业意识,规划职业生涯。做好一切准备,开始自己人生的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