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让“恋人”貌合神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人们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来自人类的依恋本能。但是现实中, 很多人抗拒进入亲密关系。为什么会这样 呢?原因是:怕。

对关系的渴望不仅带来温暖,也会带来伤 害。那么在亲密关系中, 人们到底在怕什么。

1.从悲伤到疏离

曾有人说,爱一个人的时候,你有了盔甲,也有了软肋。如果说盔甲是爱给人带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那软肋就是,当爱 一个人的时候,也把伤害自己的权利给了对方。

而最大的伤害,是背叛和抛弃,是一个你深爱的人说不爱你了,要离开你。

提出依恋理论的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曾仔细观察过幼儿与母亲分离时的情绪反应。他发现,孩子被迫跟母亲分离后,会依次产生三个不同阶段的反应:抗议、绝望和疏离。

在抗议阶段,孩子会大哭,发脾气,时刻关注着妈妈回来的迹象,同时拒绝其他人的照顾。

经过了抗议阶段,如果妈妈还不回来,孩 子就进入了绝望阶段。他们的身体活动减少了,就算哭也只是间歇性单调地哭,他 们会变得退缩,失去活力,好像进入了很深的哀伤的状态。

再然后,他们就进入了疏离阶段。他们不再拒绝其他的看护者,他们会接受其他看护者带来的食物和玩具,甚至还会冲他们笑。

而如果这时候妈妈回来了,他们也会表现得漠不关心,不再黏着妈妈了,好像不管是妈妈还是其他人来照顾,他们都无所谓 了。他们不再对任何人产生依恋,却对糖、玩具或者食物看得越来越重。也就是说,他们不再依赖人,而开始依赖物了。

从愤怒到悲伤到疏离,为什么依恋关系的破裂,能给人带来这样的情绪转变呢?

因为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和依恋对象分离是一种痛苦的创伤性体验。这种创伤性体验虽然不会像身体的伤一样留下疤痕,可是也会造成心理上的伤疤。

所以,人们总是会想方设法来避免这种痛苦,这就是人在亲密关系中的怕。

2.爱与怕的微妙平衡

怎么能让自己不经历痛苦呢?简单的答案,当然是不再爱了。有时候,被一个人伤过,就会不相信所有人;在一段关系中受伤,就会不相信爱情。

但更多的人不会这么做。因为就算一个人再冷漠,在他内心深处,仍然会有一种隐秘的渴望:渴望有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 把自己从冷漠的壳里拉出来。有时候越是怕,对爱的渴望反而越强烈。

所以,人们就开始在爱和怕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当怕占据主导时,人们会发展出两种平衡的模式。一种是外在的,不让自己进入一 段真正的亲密关系,转而发展一些肤浅的、表面的关系。

另一种是内在的,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却通过调动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屏蔽爱的感觉,以此来屏蔽对怕的焦虑。

怕的第一种形式:不让自己进入真正的亲密关系。

我认识一个年轻的男孩子,人长得挺帅, 工作也不错,可就是单身。他有一个爱好,就是去咖啡厅撩女生。有时候看到一 个女生气质不错,他就会上去跟人聊天,并要人家的微信。可是,他从来不会真的跟她们交往。

有一次,在父母的要求下他去相亲,认识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这个姑娘各方面都符合他的要求,看起来也很喜欢他。可是他却害怕了。思考再三,决定还是不再交往。我问他怕什么?他说:“我觉得我自己的事业还没打拼出来,她也许并不会真的喜欢我”

于是他还是单身一人,偶尔到咖啡厅坐坐,见到某个不错的女生,去跟人家攀谈,继续着这个微妙的游戏。

在这个例子中,撩女生代表了他对亲密关系的渴望。不进入一段真正的亲密关系, 又代表了他对亲密关系的怕。这种暧昧, 是他在爱和怕之间找到的微妙平衡。

有时候,这种平衡还会体现在对性的开放和随意上。我们处在一个奇怪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性是容易的,爱却反而难。人们对性变得开放了,对爱却变得越来越封闭,越来越不敢投入。这背后也是爱和怕的微妙平衡。

还有一个词,叫“假性亲密关系”。说的就是两个人做很多恋人该做的事情,一样不少,看起来在表面上彼此是亲近的,但是在情感上,两个人都知道,彼此并不亲近。

“假性亲密关系”这个词很有意思。表面上的“亲密关系”代表了人们对爱的渴望,而“假性”这个形容又代表了人们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这些奇怪的平衡,没有办法让人们真的进入亲密关系,却把爱变成了对爱的模仿。

怕的第二种形式:表面上进入亲密关系,却调动内心的防御机制,屏蔽自己的感觉。

人的心灵像一个魔术师。当人没有办法适应外界的关系时,它会通过扭曲自己的感受,来达到内心的平衡。

其中一种扭曲,就是把自己的情绪情感隔离起来,让自己变得麻木,因而不会感觉到痛苦。就像前面的例子里,孩子因为离开父母,而变得冷漠和疏离。

如果真的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屏蔽痛苦,那也挺好的。可实际上,人没有办法选择性地屏蔽一种特定的情绪。情绪的屏蔽像是 一个玻璃罩子,当它罩下的时候,会把自己和这个世界隔离开来。让人感觉不到痛苦,也感觉不到快乐。当人感觉不到失去的焦虑时,也感觉不到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