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两周我的五个发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回想这个五月,收获很大,其中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是经过认真地思考后选择开始一份工作,而这也意味着我认真地选择了未来的人生。在近两周的工作里,通过观察自身工作状态和感受,进一步确认了这个选择与最初的预期基本一致,更贴合本心本性,内在逐渐生出一种平和的力量来,这样的力量对我而言非常宝贵。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五个发现。

第一,我发现,写作带给我强烈的愉悦感。

我知道我一直是喜欢写的,但是我也知道我的写作水平一直都很有限,也因此缺乏持续写的动力,而这又促使自己反过来怀疑是否真的喜欢。如果真的喜欢,其表现不应该是无论做得好不好都想要做吗?但事实是,写作和其他所有事情一样,需要正向反馈,当长期无法获得这样的正向反馈和能量滋养时,这件事就很难坚持下去。可如果不坚持,写作水平无法进步提升,就更难产生正向反馈对写作者形成滋养。这看起来是一个悖论。

这两周的工作里,有很多需要写的内容,从培训作业到工作计划,从故事创作到运营方案,每当完成一项需要写的工作时,我的内心都充盈着一种奇怪的高兴,这种奇怪的高兴不只是完成工作的轻松,也不是获得表扬的得意,显然也不是写的东西本身获得认可的开心,她是一种因创作本身产生的愉悦心情,它的本质是因为“用文字进行了创作”,写出来的东西,无论大小长短好坏,都是我的作品。在还没有进入作品评审前,我已经因为完成了创作本身而感受到了愉悦。

以前我会说我喜欢写作但不擅长,或者我喜欢写点东西但都是自娱自乐,现在,我几乎可以确认,写作能带给我强烈的愉悦感,在未来的工作中持续大量的需要运用写作能力,再加上一点主动学习和坚持,我想,这或许是未来成就所在的地方,而这一直是我的理想。

第二,我发现,人到中年,真心不愿意再因为恐惧而努力。

85前的80后,大多诚实苦干,努力上进。我们的家庭大多普通,我们成长的童年大多物质匮乏,我们的出路大多都是通过高考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大多都很有责任心。我们对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成为不了社会大众认为的有出息的人,充满了恐惧,无边无际的恐惧。因为,我们成长的时代并没有太多选择,家庭也没法给我们兜底,相反需要我们混出个人模鬼样为父母争光改善整个家庭的生存状况。我直到工作很久,还常常做梦梦见高考忘记带准考证或者要交卷了发现还有一面题都没做等等各种意外。这样的恐惧一直延伸到日后的工作上。

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中提到,愉悦和满足感会支撑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投入一万小时,从而使这个人成为天才。但是,其实恐惧是另外一种动力,甚至比愉悦的动力更为强大,或者说更强劲。有时候,你看到一个人兢兢业业,完全忽略自我的身体感受和家庭体验,一切以这件事为核心,彻底忘我。他不是因为愉悦,很多时候是因为恐惧。

对此我深以为然。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就是这样的恐惧感逼迫自己在工作上ALL IN ,可以发着40度高烧开会安排工作,一旦工作结束整个人躺下就起不来了。这个时候我们恐惧事情不能在自己的掌控中,恐惧外部世界对自己的价值评判,恐惧失去,恐惧想象的危机和变化,而这所有的恐惧都转化成外在看得见的自律和强大、勤奋和努力,不能停止。但是,不得不承认,也正是这样的努力,才使青涩的年轻人逐渐建立起敢于闯荡的自信和底气。

可是,当我有机会再次选择接下来的人生要如何渡过时,我再也不愿意因为恐惧而努力了。经过这两年的探索,我唯一比较确认的一件事,就是我人生的终极目标,不是追求大量的财富,也不是声色犬马的热闹,我最想要的是内心的宁静平和自洽。

因此,当我在另一份收入高一倍的工作之间做选择时,我考虑的是这些。我不喜欢去小红书给别人种草,也从不去看小红书别人种的草,因为我反对盛行的消费主义,崇尚简单的生活方式。我不玩抖音快手,也不愿意思考如何利用抖音快手抓住年轻人的眼球,虽然确实有些东西有趣或有用,但是时间很有限,相比较而言,有些事对我而言更值得花时间。我从不追流行的网红爆款,也不想挖空心思如何制造爆款,因为的我观念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经过时间检验的东西才是有真正价值的。我不想利用年轻人的焦虑和恐惧,设计营销方案去迎合和利用,相反我很想劝告年轻人把时间更多投入在使自己精神丰盈上、投入在探索自身兴趣如果可能发展成专业上,而不是把时间精力花在消费金钱消耗宝贵的青春时光上。当然,我非常知道年轻人有挥霍青春的资本和权力。

所以,人到中年已经有成熟的人生观,以及成熟的不被轻易改变的职业价值观,如果职业价值观不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匹配,那么为了一份收入、为了养家活口、为了生存而工作,终究是痛苦而不能长久的,因为这个社会即便是生存也有很多选择。与之相反,职业价值观匹配度越高,内心的愉悦感也就越强烈,因追求愉悦而努力,幸福感大大的增加了,更能发挥中年人的优势,更能产生好的结果,持续地产生好的结果。

第三,我发现,工作和生活没有边界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原来我以为,在家里办公,等于二十四小时待机,工作和生活的边界模糊,甚至互相渗透,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经过这两周的体验,事实并非如此。

工作和生活没有边界,也意味这你可以灵活安排时间。比如上午10点真的非常困倦,只要不是开会,完全可以打开潮汐APP选择雨声或冥想音乐小憩10分钟,仅仅十分钟,再起来工作时效率大大提高。再比如一些思考性的工作,我可以早起在家人还没有起床时完成,而真正的所谓工作时间,就可以安排其他事项。

在家办公,最大化的去除了形式主义,把最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工作中最本质的事情,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做想做的事情,包括阅读、学习和自我提升。而这样的输入又反过来带给工作本身更多新的想法和思考,这样在输入和输出、吸收和创造、贡献团队价值和提升个人价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我发现,无序的组织管理方式,看起来低效,但很可能也另一种高效。

正式进入工作前的面谈中,曹老师说,有序状态下优秀的人,在无序状态下不一定也能同样优秀。现在我对这件事有更深刻的体会。显然,这个组织处在相对无序的管理方式和状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每个 岗位之间的界限不明确,且是刻意不明确,鼓励每个人做完本岗工作之外用自己所长为其他岗位的需要贡献力量。第二,新人磨合没有明确指令,靠自动自发多听多看多参与,重点是主动。第三,鼓励每个人发现本真的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工作中尽量避免做自己不喜欢的部分,产生最大的工作愉悦和价值感。

期初我很不习惯,对新人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不是最高效的融入团队的方式吗?事实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我必须用心去发现部门各个同事都在做什么,而我能做什么,分给我的这点活儿涉及的相关人员和相关流程还有什么可以做得更多、更优化,等等。我必须主动探索、询问、连接和表达。另一方面,不明确,也意味着不限制,组织之于个人,不了解你全部的潜能,不限制才有可能自我发现和在组织碰撞中发现,而如果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并发挥潜能,那对人员价值的利用率反而是更高效的,对个人发展同样更高效。

所以,或许,无序是另一种高效。回到无序状态的优秀对比有序状态下的优秀,更多了一些要求,其中重要的包括:主动性、自我发现的能力、观察与服务他人的能力、自我实现的意愿强度、沟通连接他人的能力,等等。

第五,我发现,确定选题,然后拟定文章大纲,这个过程没有那么难。

我曾经多想做一个靠与文字打交道为生的人,比如记者和编辑,对于选题会充满想象。直到上周,我发现确定一个选题,并根据选题拟定文章大纲,再按大纲把文章写出来,这个过程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我看到了一种可能性,这让我很兴奋。

以上就是我工作了两周的五个发现,六月在孩子们的快乐中开始,也在内心的充盈中起航,向着更充盈、更愉悦的诱惑中行驶,努力是不变的底色,可有些东西在变化中正变得更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