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ch by Touch, Dots with Dots——关于盲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因为都服务于特殊人群, 盲文 和 手语 经常被相提并论。但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盲文和手语并不在一个级别上。

盲文是一种文字,是属于某种「普通的」语言的,并像该语言的「普通的」文字一样记录这种语言。比如,用拉丁字母、阿拉伯字母或者是盲文记录的马来语并没有本质区别。

而手语是独立的语言——它可能和当地「普通的」语言有一些关系(如「隔空书写」也是手语的一种补充表达方式),但一般说来,在语法上并不一定有多少相通之处。如美国手语(American Sigh Language)是 话题优先语言 ,这一点与汉语类似,却和美国最重要的「普通的」语言——英语——不太一样 [1] 。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语言本能》里对美国手语的话题优先性质有如下描述: [2]

当今世界的文字五花八门。别的不谈,就我们最熟悉的两种文字:汉字和拉丁字母,区别何其之大。但世界上所有还在使用的盲文乍看都一样,全是题图中那样的六点式——或者专业一点,叫做 布莱叶式 (Braille)。这是以它的发明者,法国人路易•布莱叶(Louis Braille)的姓氏命名的。

盲文的每个点有两个状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两个状态应该是「凸」和「没有状态」——很明显,这样的盲文才对盲人有实际意义;不过此处条件所限,只能使用「小实心圆」和「小空心圆」来代替。纯粹用语言说明一个盲字的字形时,使用数字1至6,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描述每个点;如果这个点是「凸」或是「小实心圆」,则说出它对应的数字,反之则跳过这个数字。如上文用盲文书写的马来语「马来语」一词的头两个盲字,第一个描述为(6),第二个描述为(12)。

这些服务于不同语言的盲字虽然基础相同,但工作方式却不太相似。

原本就使用拉丁字母的语言,比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对于26个基本拉丁字母的盲字写法几乎都是一样的,但其他盲字对应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在这些语言里差别却很大;比如(12456)在法语盲文里表示字母ï,而在西班牙语盲文里表示字母ñ,到了英语里就表示字母组合er了。

马来西亚的马来语也是「原本就使用拉丁字母的语言」,上文用盲文书写的马来语「马来语」一词,除了每个词的第一个盲字表示该单词首字母大写,以及中间那个全是「小空心圆」的盲字表示空格外,剩下的十二个盲字都和Bahasa Melayu这十二个拉丁字母一一对应。

有些语言的文字本来并不是拉丁字母,甚至不是全音素文字,但却采取了和英语、法语相似的方式来使用盲文。比如汉语和藏语。

有些语言则采取和该语言的「普通的」文字相似的方式来使用盲文。比如阿拉伯语和日语。

阿拉伯字母是辅音音素文字,短元音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出现的;如果要写出短元音,需要在其他字母上方或下方写一些特定符号(或者说这些符号就是短元音字母)。而阿拉伯盲文 [3] 虽然有对应每个短元音的盲字,但它们在正常情况下也是不写出来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阿拉伯字母的阅读顺序是从右到左,但阿拉伯盲文的阅读顺序是从左到右,这和世界上其他盲文是一样的。下图展示了「埃及」(阿拉伯语拉丁转写为Miṣr)一词的四种写法。左上是阿拉伯语的正常写法(即只写出了Mṣr三个字母),左下是带短元音的写法(即写出了全部四个字母),右上是左上对应的盲文写法,右下是左下对应的盲文写法。

假名是音节文字,而日语盲文也是音节文字。绝大多数语言的盲文,单个盲字一般只表示单个辅音或元音字母,而日语的单个盲字就对应单个假名。不过日语盲文和假名的字形规则又有不同。如平假名か(ka)、き(ki)和さ(sa),后两者虽然和か有相同的元音或辅音,字形却完全不一样——它们互相并没有相同的辅音或元音,字形反而相似;而日语盲字则有着更容易记忆的规则,请看下图:

可以发现,か和き的辅音相同,所以它们的(356)三个点的状态相同,か和さ的元音相同,所以它们的(124)三个点的状态相同。由于日语音系比较简单,元音和辅音数目都相对较少,并且合法音节总是单个元音或单个辅音 [4] 或一个辅音加一个元音的形式,所以可以用互相不重复的点来分别表示一个音节的元音和辅音,并以此缩合成一个盲字。即,か的盲字(16)可以看成是表示元音a的(1)和表示辅音k的(6)两个盲字组成的。

其他一些语言的盲文其实也有单个盲字表示音节的情况,如韩语盲文的(1246)表示音节가(ga),英语盲文的(1246)表示字母组合ed,但像日语盲文这样纯粹的音节文字还是很少见的。

粗略地讲了一些外语的盲文,我们再来说说汉语盲文。【大家闲得无聊的时候就可以认一下升降电梯按钮上的盲文了】

前面已经讲过了,汉语采取了和英语、法语相似的方式来使用盲文——实际上,两种汉语盲文, 现行盲文 (诶,人家就叫这名字,并不是说另一种就不是现行的了;虽然现行盲文确实使用得更多)和 汉语双拼盲文 ,都是纯粹表音的。可以想象,如果汉语盲文是基于汉字的话——真是很难想象呢。

因为现行盲文使用得更多,所以我只详细介绍现行盲文。

请允许我直接使用维基百科的图来展示现行盲文和汉语拼音字母的对应关系。

可以看到,现行盲文和拼音字母并不是严格一一对应的。诸如(1245)(g/j),它在和(35)(a)相拼的时候就表示拼音g,在和(24)(yi/i)相拼的时候就表示拼音j。而像拼音中一些独用和与声母相拼时写法不同的韵母,如yi和i,在现行盲文中则只有一种写法。

和拼音一样,现行盲文也是有声调的,每个声调都是一个盲字,出现于每个音节后面——但在实际使用中,不标声调的情况也是很多的。 [5]

既然要识别升降电梯按钮上的盲文,那么还需要认识现行盲文的阿拉伯数字。现行盲文需要在词首用一个(3456)盲字来表示「这个词是阿拉伯数字」。十个阿拉伯数字如图所示。对于数字的表示方法——包括(3456)这个标出数字的盲字和十个阿拉伯数字——现行盲文和英语盲文、法语盲文等,是完全一样的。

相比现行盲文,汉语双拼盲文在不熟练时会更难识别一点。汉语双拼盲文的表音方式和汉语拼音并不太一致。绝大多数单个汉字只对应汉语双拼盲文的两个盲字——这还包括声调。因为汉语双拼盲文的介母(如果存在的话)是和声母缩合在一个盲字里的,而它的声调又是和韵母缩合在一个盲字里的。下图比较「文」、「抡」和「假」三个字(都带声调)在两种盲文中的写法。

现行盲文「文」的第一个盲字对应汉语拼音wen/un,第二个盲字是声调。汉语双拼盲文「文」的第一个盲字对应汉语拼音w,第二个盲字对应汉语拼音én。现行盲文「抡」的第一个盲字对应汉语拼音l,第二个盲字对应汉语拼音wen/un,第三个盲字是声调。汉语双拼盲文「抡」的第一个盲字对应汉语拼音lu,第二个盲字对应汉语拼音ēn。现行盲文「假」的第一个盲字对应汉语拼音g/j,第二个盲字对应汉语拼音ya/ia,第三个盲字是声调。汉语双拼盲文「假」的第一个盲字对应汉语拼音ji,第二个盲字对应汉语拼音ǎ。

最后,让我们学以致用,一起来认一认电梯按钮上的盲文吧!

如果实在想直接看答案……请到我转发的微博或者@MTJJ木头 的微博里寻找,嗯,不过不是最近的微博喔。

[1] 简单说来,话题优先语言(topic-prominent language)可以通过组织其句法,合法地单独将句子的话题(而不一定是主语)提到句首。与话题优先语言对立的是主语优先语言(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s),如英语。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两组句子粗略地体会这两类语言的区别。第一组:在提到天气时,汉语可以直接说「下雨了」——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英语对应的 完整 句子则是「It rains」,必须要带一个形式主语。第二组:在强调句子中的宾语时,汉语可以无视默认语序,直接将该成分提到句首,比如原句「我写完作业了」,要强调「作业」,可以说「作业我写完了」,和原句相比,语序变了,但没有添加任何东西——英语对应的 完整 句子则是「It is the homework that I have done」,仍然需要形式主语。

[2] 《语言本能》里还有一段描述,可以看出美国手语和英语的语法明显不同(比如英语动词本身的变化不能表示宾语是单数还是复数,但美国手语可以),因为太长,所以贴在注释里:

[3] 前面的图片里展示过,马来语也有用阿拉伯字母书写的情况。实际上,马来西亚的马来语是用拉丁字母书写的,文莱的马来语则是用阿拉伯字母书写的。马来西亚的马来语盲文采用了和英语盲文一致的形式,但尚未成熟,属于1级盲文(grade-1 braille),即只使用和26个基本拉丁字母对应的盲字;相对地,英语盲文属于2级盲文(grade-2 braille),会用单个盲字对应常见的字母组合(如上文提到过的(12456)表示字母组合er)。而文莱的马来语盲文还没有规范。所以前面的「马来语」里只有和拉丁字母对应的盲字,而没有和阿拉伯字母对应的盲字。

[4] 「单个辅音成音节」即ん,严格说来应该叫音拍,但这篇文章主要不是在讲日语音系,就不展开了。

[5] 现行盲文标声调的规则还蛮繁杂的;简单说来,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尽可能不标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