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练习试题

1 . 下列有关行政机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行政机关执法与司法机关司法的性质是完全一致的
B. 行政机关在组织体系上实行领导从属制
C. 行政机关在决策体制上实行合议制
D. 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能采取不告不理原则

2 . 行政追偿发生在赔偿义务机关给予赔偿之后,且工作人员的致害行为有
A. 故意或者过失
B. 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C. 责任或者过错
D. 故意或者一般过失

3 . 判断行政机关是否为行政主体需要通过一定的标准,下列选项中不是行政主体的资格条件的是
A. 是否具有行政职权
B. 是否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
C. 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D. 管理的是内部事务还是外部事务

4 . 下列命题判断正确的是
A. 合理性原则实际上是合法性原则的引申
B. 合法性原则实际上是合理性原则的引申
C. 合法性原则是对合理性原则的更高要求
D. 合法性原则与合理性原则实际上并无关系

5 . 创制性立法是行政机关为履行法律赋予的行政职权而对管理内容创制一定行为规则的行政立法活动,它也被称为
A. 执行性立法
B. 补充性立法
C. 职权立法
D. 自主性立法

6 . 某甲于2004年5月11日向行政机关提出某项行政许可的申请,但是申请的材料不齐,行政机关直至5月20日才电话告知其需要补正的其他全部材料,那么,依据许可法的规定,什么时候为行政机关受理某甲的申请之日
A. 2004年5月16日
B. 2004年5月20日
C. 2004年5月11日
D. 某甲补正所有的材料并交给行政机关之日

7 . 行政强制是
A. 以相对人的违法行为的实施为前提
B. 只可由有法定职权的行政主体实施
C. 主体限于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 以行政上即时强制为最基本的类型

8 . 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共同点在于
A. 都是以行政相对人不履行义务为前提
B. 都是以强制的方式实现行政目的
C. 实施主体都是法律明确授权的行政机关
D. 采取强制措施的方式都是相同的

9 . 人民法院行政强制执行的依据是
A. 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义务
B. 生效的行政机关处理决定
C. 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
D. 裁决机构的裁决

10 . 我国行政诉讼审查的对象是
A. 抽象行政行为
B. 具体行政行为
C. 合法性
D. 合理性

11 . 某公务员对下列哪项行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A. 交警对其作出的交通违规处罚
B. 其所在的行政机关对其所作的行政处分
C. 其建房申请被城建局驳回的行政行为
D. 城建局对其违法建房作出的处罚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28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条 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
  第四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五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第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会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第七条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第八条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行政诉讼的权利。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
  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第九条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
  第十条 人民检议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二章 受案范围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三章 管 辖
  第十三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四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第十五条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七条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八条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九条 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条 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一条 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第二十二条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第二十三条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
  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
  第四章 诉讼参加人
  第二十四条 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
  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第二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为共同诉讼。
  第二十七条 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第二十八条 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为诉讼。
  律师、社会团体、提起诉讼的公民的近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可以受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第三十条 代理诉讼的律师,可以依照规定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可以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保密。
  经人民法院许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代理人可以查阅本案庭审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第五章 证 据
  第三十一条 证据有以下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的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三十二条 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十三条 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此文章共有3页 [1] [2] [3] [下一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