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理论是胡说八道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最近,浪潮工作室的文章《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引起激烈争论,其观点如下:

1、原生家庭理论,根本就不是正统心理学概念,主流心理学教科书几乎没有提及;

2、你的父母对你人格最大的影响,其实是遗传给你的基因。你的人格大约有40%是遗传的;

3、你人格剩下的60%,是环境影响。但父母如何对待你,对你人格的影响很小;

4、别再相信原生家庭论。你完全有能力摆脱那些负面影响,决定自己的人生。

我认同其第四点的后半部分,相信人通过努力,可以摆脱负面影响,决定自己的人生。但是,其一二三点却站不住脚,而且,更可笑的是,第四点他们却承认了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相当于是在反证自己驳斥的观点。

这次我站原生家庭理论。

我相信一个人生而有别,有天性的差异,有智商的区别,但是,一个人的家庭对其性格、心态、气质乃至未来向上还是向下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就是家庭的映像。

湖南沅江12岁男孩弑母,他天生人渣?

陕西被逼卖淫打死惨遭肢解的15岁少女,为何要去网上寻求温暖?那6个残暴冷漠的少男少女杀人犯,也是魔鬼天生投胎?

那些生长在良好家庭的孩子,经济中产,父母素养较高,最终他们大多数都能成为社会精英,也是天生?

看看他们背后的家庭吧,看看他们的童年吧。

美国犯罪学家罗伯特·K·雷斯勒,在深入研究了十二名在美国穷凶极恶的连环杀人犯,发现这些凶残的杀手无一例外在童年经历过父母离异、亲人去世、家暴,甚至强奸和虐待。

于是罗伯特提出结论:几乎所有凶恶的杀人犯,都有着一个悲惨的童年;而其童年的悲惨程度,与罪犯犯行的凶残度存在正相关。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轻视或忽略后天自我改造自我修复的能力,有人在惨淡冷漠的家庭中长大,但他有强大的内心,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最终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温暖的人。他的童年有多悲惨,这个修复的过程,就有多艰难。

最近,一直在听李玫瑾教授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学以及案例分析,更让我相信,孩子的家庭教育,尤其是他的童年时期的陪伴和教育,至关重要。

下面这篇文章,很好地说明了家庭环境对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小女孩萌萌的快乐的微笑,可以融化人心。

感谢上帝,她被这对美国夫妇领养!

https://mp.weixin.qq.com/s/XSHXEwdMdCTLPn5Gnxkz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