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斑的成分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31
美白是亚洲女性的恒久话题。目前皮肤的美白方法,仍旧以减少皮肤色素数量,减小皮肤色素粒径和改变皮肤色素的分布等为主。而通过漂白或使表皮细胞变性的方法,并非健康且合法的选择。这也是我们只讲淡斑而不是祛斑的原因,斑的种类及成因有很多种,护肤化妆品采用健康且合法的方法,只能淡化色斑。

美白途径及美白添加剂:

一、黑色素生产的要素:酪氨酸、酪氨酸酶、多巴色素异构酶、DHICA氧化酶、内皮素、氧自由基、紫外线。
二、黑色素的种类:真黑素(DHI黑色素、DHICA黑色素)、褐黑素。

三、美白途径:
1、竞争性抑制:添加某结构类似于酪氨酸结构的成分,发生酶反应,但形成不了多巴。因此该成分的竞争性很重要,要强于酪氨酸,才能具有竞争优势。代表成分:德之馨SymWhite 377(苯乙醇间苯二酚)、熊果苷。数据显示SymWhite 377的美白效果是熊果苷的32倍,而α熊果苷的美白效果是β熊果苷的9倍。

2、络合铜离子:酪氨酸酶是含铜需氧结合酶,因此络合掉铜离子,酪氨酸酶便失去活性。代表成分:曲酸及其衍生物,络合剂。研究显示无论从抑制效果还是从稳定性来看,曲酸棕榈酸酯均明显优于曲酸。

3、还原多巴醌:将多巴醌还原成多巴,从而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代表成分VC及其衍生物。代表产品:修丽可VC。VC因其强氧化性,因此使用均为VC衍生物,其机理基本为酯化物在皮肤的酶反应下还原成VC,VC还原多巴醌,于是VC酯化物能否顺利还原成VC,且保证其活性依然存在是美白效果的关键。日本林原的AA 2G和美国修丽可采用的技术,在VC的稳定性优于其他相关成分。另外,硫辛酸(清除自由基类)被皮肤吸收后可还原成二氢硫辛酸,硫原子吸收和释放氢原子,形成一个氧化还原对,一方面消耗氢原子或电子,另一方面帮助再生其它抗氧化剂,所以硫辛酸对分离出的VC具有极佳的保护作用。

4、抑制多巴色素异构酶:经过多巴色素异构酶的作用,会产生DHICA黑色素,这也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仅能让肤色变浅而并不能变白的原因。抑制多巴色素异构酶目前可知的代表成分:曲酸及其衍生物、甘草黄酮。萨宾莎(美国)的光甘草定中甘草黄酮的活性成分高达40%,其IC50值为0.045/ml,而曲酸为9.14/ml。

5、阻断信号:黑色素形成,是因为角质细胞受到压力而产生的自我保护机制。当角质层受刺激时黑素细胞里的MITF蛋白质和干细胞因子SCF被唤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