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四大嫩,四大紧,四大硬,四大不能碰”指的什么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5-16

俗话说“四大嫩、四大蔫、四大紧、四大松”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

第2个回答  2021-01-06

对于文化,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会认为它高深、雅致,其实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在于它的广泛性、包容性,可繁可简、可雅可俗,使得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们都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以前很多农村人没有机会读书,但他们在交流的时候也能说得头头是道,而且还十分有趣,例如俗语“四大嫩,四大紧,四大硬,四大不能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农村人大多知道。

一、四大嫩:头茬的韭菜、豆腐脑,小茄包和嫩豆角

嫩的东西大家都喜欢,古人也不例外,于是便总结出了世间最嫩的四种东西,分别是头茬的韭菜、豆腐脑、小茄包和嫩豆角。



我们都知道韭菜是一茬一茬地长,只要不除根,割完一茬还能等下一茬。韭菜是我们中国人餐桌上的寻常吃食,吃法多种多样,不过大家一直觉得,还是头茬的韭菜最鲜嫩可口,怎么吃都好吃。

豆腐脑是一种很常见的豆制品,从汉朝淮南王发现卤水能点豆腐开始,民间就一直延续着吃豆腐脑的习惯。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人们都喜欢把豆腐脑当早点吃,南方人会浇上咸鲜的酱汁儿,而北方人则偏爱甜口。无论怎么吃,嫩嫩的豆腐脑入口即化,让人欲罢不能,同时它还能补充营养,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至于茄子豆角,这两种往往是夏天应季的蔬菜,大家普遍喜欢吃嫩的,因为如果长得老了,茄子皮会很硬,豆角会生丝,口感就不好了。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人们喜欢把水嫩的茄子蘸着酱生吃,别有一番风味。

二、四大紧:新鞋、新锁、湿麻绳、刚拧上的螺丝帽

有生活经验的朋友都应该体验过这四种东西的威力,新买的鞋子包裹性很强,因为各个组织之间还没有经过磨合,所以很贴脚,穿起来会很紧。然而穿一段时间之后,鞋子开始产生不可逆的变形,所以穿起来就不会那么紧,甚至有些宽松。



新锁也是这个道理,刚做出来的锁无论是钥匙还是锁眼,都没经过摩擦,所以用起来会比较紧,甚至得上点油。反复开锁之后,钥匙不断摩擦锁眼,二者都会磨损,渐渐地就松垮了。

至于湿麻绳,这个平时接触的不多,不过有经验的人都应该知道,浸水后的绳子打结的时候会更牢,因为麻绳吸水会膨胀,从而增大摩擦力。

拧螺丝这事儿估计很多人都干过,这在生活中太常见了。细心的人会发现,有些不常动的螺丝会非常难拧,有时候得费好大力气才能勉强拧下来,而经常拧的螺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经常拧的螺丝,螺母与螺帽之间会磨合地很光滑,阻力自然也就小了。有些螺丝如果质量不好,经常拧来拧去还可能会彻底变松。



三、四大硬:城墙砖、大门闩、野猪鬃和铁道钉

生活中有些东西越硬越好,比如冷兵器时代,刚硬的刀剑作战的时候更不容易被砍断。因此古人也总结了生活中最硬的四种东西,分别是城墙砖、大门闩、野猪鬃和铁道钉。

城墙是古代对防御力要求最高的建筑,坚固的城墙可以抵挡敌人的千军万马,而一旦城墙破了,那么城池也就离丢不远了,因此城墙一定要够硬,任对方火力再猛也扛得住。

大门闩这种东西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少见了,不过在古代,这可是家家必备的物件。像城墙一样,大门是一个家庭的屏障,门后的闩则是支撑大门的核心力量。所以古代的门闩常常用上等木料制作而成,只有门闩够硬,一家人才睡得安稳。



虽然都是猪,但和温顺的家猪不同,野猪其实是一种很凶猛的动物,有时候甚至可以跟老虎豹子拼死一搏。这主要是因为它们不仅有一对锋利的獠牙,还有粗糙皮实的肉,就连背部的鬃毛也是很硬的,像钢针一样,所以如果在野外遇见了野猪一定要小心。

铁道钉自然不必多说,火车的重量都是以吨作单位的,钉子不够硬肯定撑不了这压力。

四、四大不能摸:木匠的斧子、厨师的刀,光棍的行李、大姑娘的腰

木匠的斧子和厨师的刀都是这两个职业必须要用的东西,虽然斧子和刀听起来很常见、平平无奇,但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把事儿做得漂亮就得有趁手的家伙。



此对于木匠来说,手里的斧子就是自己的宝贝,任谁也不能随便用、随便摸,万一弄坏了肯定得生矛盾,厨师的刀也是这个道理。

光棍的行李也摸不得,要注意的是古人口中的光棍并不泛指单身者,人们常用它来代指那些没有亲人的人。这样的人生活简单,甚至穷困潦倒,所以他们的行李可能就是自己的全部家当,外人随便动手总归是不好的。

大姑娘的腰更摸不得,古代女性把贞洁看得比生命还重,平时连脸蛋都不一定轻易示人,更别说被别人摸腰这种敏感部位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