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文字名相后的修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鼎然~

希望大家努力修行,明见本心,得如来智宝。才能降伏诸魔,摧邪扶正,则末法时期,也会转为正法,那么,佛法则昌盛于人世界,让每一位有情众生都得到佛法的滋养,了脱自心三界的束缚,不堕轮回,出离自心世间,同入如来大觉寂海。毕竟我鼎然力量有限,但我会用尽一生的力量,能发一分光,就发一份光。能帮助多少人,就帮助多少人。能摧毁多少邪人,就摧毁多少邪人。

佛祖传道,尚且也有婆罗门教的人,无端攻击,正显示了我们佛法的力量所在。六祖传道,也有人时时追杀,正显示了我们佛法的真理所在。玄奘万里求法,正显示了我们学佛人的刚毅和坚强。只要我们自心坚固,佛法常生,智慧常显,舍弃我见,不住肉身,纵然你千鬼万魔来滋扰,如同用一丁点的小火星来烧须弥山。中国有句古语:蚍蜉(蚂蚁pifu)憾(啃han)大树,可笑不自量。故经云:恶人欲害善知识,如仰天唾弃,唾不上天,还落你身。恶人欲害善知识,如逆风拿火炬,火不至彼,还烧你手。恶人欲害善知识,如逆风扬沙,还来至彼。

鼎然时常遭遇恶人的攻击和陷害。尤其是我曾经在华藏寺,佛光寺,清缘寺,不知经历了多少命悬一丝的陷害,但我却越来越来坚毅。鼎然感谢这些恶人,没有你们,我的坚固信念,则有可能脆弱。犹如狂风,欲折树苗,却造就出大树的存在。故鼎然言说:一切不好的人或事,都是你的师傅,正因为有了他们的阻挡,才会使你尽快地成熟并有所觉悟。恶狼再疯狂,再残忍,驯鹿群落,却更加的壮大。我有百分之九十的感悟,都来源于那些陷害我的人。鼎然在此,向那些陷害攻击挖苦我的人,叩拜!再叩拜!感谢你们让我尽快觉悟,我将面带着你们送给我的微笑,继续完成我的事业。鼎然也希望有不断新起者攻击挖苦我的人,能够给我再施加压力,我将非常荣幸!

~鼎然~

一切文字名相,都是菩提妙相。所谓远离,不是舍弃,而是清净无住。因为文字是智慧相,也就是是智慧心所现妙用,实不可离。所谓不可离,就是不取也不舍。不取不舍,就是清净无住。譬如:有十个人,其中的九个人都见到过苹果,甚至都亲自品尝过。只有一个人没有见到过苹果,也谈不上品尝。当佛陀在讲解苹果时,其中九个人都知道佛陀所讲的就是他们亲自品尝过的苹果。但对于没有见过苹果的人,就一定会沉迷在佛陀所讲苹果的文字名相上面,无端揣摩。而那些已经见过苹果并已经品尝过的人,他们还会沉迷在文字言语上面吗?这就是离相。同样的道理,诸多学佛人,基本会沉迷在文字言语上面,无端揣摩佛理,甚至拿理论当佛法,拿自己沉迷于文字言语而明白的心,当自在和智慧,可终究没有如实修证,并狂妄说法,毒害众生,让他们也跟随自己一并造业,这就不怎么厚道了。必定你只是停留在文理当中,而没有如实修证,更谈不上具有一定的证量了。

一切法理都是心性的显现,毕竟平等无二,无有高低之分。但是,你若带着自心愚痴和妄想,来揣摩佛理,以为悟道,那就是在谤佛,也在谤法。假如鼎然时常谤佛,是因为不执着佛求。因为佛的体性是毕竟无相的,何来谤佛?假如鼎然时常谤法,是因为不执着法求。必定法性,是毕竟寂灭的,谈何谤法?所谓“谤”就是没有一定的证量,而妄说佛法。所谓“证量”,就是念念圆净,平等启用。譬如:你心若无贪欲。即使你接触任何色相,也是安然和明净的。这些色相丝毫不会影响到你的心性。何故在乎别人说你不净呢?你若知道或发现或觉察到你是带着贪欲来寻求外界刺激,你即使再明达法理,也是在造业。因为你心不净,又何必伪装自己,装作清净呢?一个人可以欺骗外人,但唯独欺骗不了自己。作为一个修行人,就应该如实觉察自心不干净的东西,并善于清洗,否则,带着自心业习来学佛或修行,犹如拿着火把去汽油库。

如何远离文字名相?首先要识达根本。毕竟一切水都有它各自的源头。这个源头,不是从哪里流出来的水。而是明晰水的体性是毕竟清净,无所染着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明白了水的特性,纵然水被外界污染了你也丝毫不会动摇对水本体的清净。譬如:当你看见一潭水发臭了。不是水的体性改变了,而是水中有促成发酵的物质存在。同样的道理,当你发现或感觉自己妄想了、散乱了,焦躁了。你只需要明晰你的本心是从来不会因为妄想或散乱或焦躁而动摇。至此,心的安然必将显现,于此安然相应融合到你的体性当中,毕竟无想。这就是离相。

佛陀讲法,非意非相。其听闻者,当从心来受用。譬如:经典云:佛于三昧起,开始说法。佛,是什么?就是心。三昧,是什么?就是禅定。起,是什么?就是平等启用。说法是什么?就是自性的流露。流露什么?流露一切功德妙相,故名说法。如果你无法通达“佛于三昧起开始说法”的实义。你就会无端揣摩“佛”是一个人。“三昧”就是入定。“说法”就是有可说法者。如果这样凭借自己浅薄的意识知见去理解佛说,你一定是在灭佛又灭法,你一定是曲解了佛的含义。因此,佛法不是用来研究的,更不是用来搞学术交流的。佛法的如实真行,就是彻消心业,达毕竟寂。所以,任何佛经,不是哪个人就可以去讲解的。没有一定佛陀禅定证量者,最好不要愚痴讲法。你宁可给人读读佛经,依照佛经原文给人传播,也不要凭借自己无知的知见心,去给人解读佛经,和妄说法义。必定,你还没有资格讲法,更没有资格宣说佛陀禅定修证。譬如《楞严经》云:菩萨,或化作国王、大臣、屠夫,妓女为众生说法。如果你凭借自己无知的知见意识来理解此句佛义,以为菩萨可以当国王、大臣、屠夫,妓女给众生宣讲佛法,来度化人。你就特错大错了。造无量业,也是你必然的因果。

大家都知道,菩萨,是“通达无我法者”。故才“寂灭现前”。“国王”代表有世间大福报的人。“大臣”,代表能够虔诚护法的人。“屠夫”和“妓女”,代表善的恶因缘。这里的“化作”就是清净融合的意思。通俗点说就是善知因缘。这里的“为众生说法”就是能够善调一切心识趋于清净。譬如:作为一个已经通达无我法者,并圆达寂灭之性的大觉者。他完全可以融入到他能够善知调伏的众生当中,通过佛法的清净引导,来逐渐浮现他们各自心性中的清净智慧。而不是哪个,所谓的人相。难道菩萨可以当国王?可以当屠夫?可以当妓女?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而是心性的平等善化,并非那个人果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否则,宗教色彩和宗教迷信,必然萌生。这种极其渲染而鼓吹神的宗教徒,也必将丧失最纯正、最平实、最平常,最亲近的根本。所以,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为什么佛陀那么的神秘和不可接近?就是因为某些宗教徒鼓吹其无所不神的荒谬之语。人人都有佛性,如此亲近而平常的心,为什么让宗教徒搞的让所有人对佛陀“敬而远之”了呢?

月亮亮吗?看见月亮发光,就应该彻见太阳的本光。因为本光是平等圆照的。所以,不可说月亮不发光,也不可说月亮发光。如同不可说月即第二月。为什么?菩提之性本来如是。所谓“如”就是恒常不动。所谓“是”就是平等彰显。假如你说月亮不发光,此光从何而来?从太阳来?若无月亮,你如何知道从太阳中来?假如说月亮发光。若无太阳,月亮如何有光?因此一切光相,因缘促成,必定不真。一切法相因缘显现,必定不实。若能识达虚空之性,则月亮与太阳,发与不发,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