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夸父逐日>>中的"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9-06-10
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
第2个回答  2009-05-29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海外北经》
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
第3个回答  2009-05-30
丰富了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夸父勇敢追求,死而后已,连死了也要为人类造福的精神。
第4个回答  2009-05-29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第5个回答  2009-05-29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