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有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03
1. 下南洋: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末年,普通百姓与前朝贵族因战乱不堪而纷纷移居海外。由于与东南亚的地缘毗邻,该地区成为中国移民的主要迁徙地和避难所。这一现象在明末清初真正开始,并在清朝末年达到高潮。截至1905年,海外华侨总数已达到700万人。
2. 走西口: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在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的四个多世纪中,许多来自山西、陕西、河北的人离乡背井,开辟了中原与蒙古草原间的经济和文化通道,促进了北部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3. 闯关东:这是指中国近代向东北地区的移民现象。主要是来自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的人,其中山东人尤其众多。清朝时期,东北被视为龙兴之地,严禁汉族人迁入。然而,随着日、俄势力的进入和东北的开发需求,这一禁令形同虚设。此外,光绪三年、民国十八年、民国三十一年三次大规模的灾荒迫使许多内地居民携带家眷,前往东北寻找亲友并开垦荒地。
以上三次迁徙的原因包括:
- 闯关东:日、俄势力进入东北,清政府对东北的移民限制放宽,同时东北的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此外,光绪三年、民国十八年、民国三十一年三次大灾荒导致大量内地居民向东北迁移。
- 下南洋:由于与东南亚的地理接近和往返便利,以及福建、广东两省人民与海相处的习惯,使得这两省的人更容易前往南洋发展。
- 走西口:山西人口众多,生活困难,加之晋商在内蒙边防的需求下发展,吸引了部分人前往口外从事商业和贸易活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