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如题所述

仅供参考:
大学生该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一)管理好自己
经过高考的洗礼,大学新生们成为了高考中的幸运儿,步入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殿堂。他们沉浸在对大学生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中,然而大学不是天堂,也不是娱乐场,而是步入职业前充电加油的场所,大学也会与想象中的不一样,原先升学的愿望已实现,新的目标尚未找到,难免陷入暂时的迷茫,同时也感觉到大学与中学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学习方式,需要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在大学里,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要学会做有用的人。
大学生活是集体生活,又是独立的生活。进入大学,生活环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脾气秉性和个人爱好会有所不同,所以产生一些矛盾是难免的,主要的是要怀着宽容理解的心去妥善处理好这些矛盾。
生活上,必须学会独立生活。要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应该做到有效的学习,有序的生活,有益的娱乐,有心的交往,有度的消费。
学习上,要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大学中很多时间是留给自己掌握的,要把预习、做作业、锻炼身体、娱乐及休息时间安排好,要管得住自己。
因此,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要走好六步:
1、调整心态,从零开始。也许你是高中的佼佼者,是同学的榜样,家长的骄傲。你的同学一样优秀,也曾经是高中的佼佼者,在这个新的群体里,孰高孰低未见分晓。到大学后却失去了往日众星捧月的感觉,心里空荡荡的,这时千万别消沉。高中所学的只是基础,而大学才会将你逐步培养成某方面的专业人才。刚入大学大家机会均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至于最后的结果如何,全看自己的努力。
2、做自己的财务管理。上大学了你得学会自己当家;攥着父母的血汗钱,算计每月的吃、穿、用,既要考虑物质产品,又要考虑精神食粮。否则出现财政赤字,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干着急。
3、“家里”突然多了五个操着各地口音的兄弟(姐妹),要在同一个屋檐下相处四年。相逢是缘,大家都有优点,可以共同分享;也都有缺点,更该彼此包容。
4、大学的社团名目繁多,每到新学生开学,校园里纳新启事到处贴,传单满天飞,千万要沉住气,先忍一忍再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先看看它的性质、以前组织的活动,再找师哥师姐聊聊,看该社团的口碑如何,最后要看它的会费是否合理。如果上述方面你都能满意,那就去报名吧!
5、大学的学习几乎是堂堂换老师,节节换教室,上课同争议,下课各分散。自学是大学学习的主要特征,不仅上课所学的要靠你的自觉性去消化吸收,即便你整个的知识体系也要靠自己去补充完善。所以除了专业学习外,应适当涉猎课外知识,使自己丰富起来。
6、如果你对现在的专业不满意怎么办?没关系,在大学你还有机会再次选择。假如你对学了一年的专业仍不感兴趣,可以申请转系。只要通过了指定的考试就可如愿以偿了,假如你对已学专业仍恋恋不舍,也可选择辅修或双修,只需修够指定的学分,照样拿证。
(二)生活角色要转变
大学新生要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应该做到五个转变:
1、社会角色的转变
大学生与中学生担任的校内角色不同,在中学时,不少人是在校内或班内担任一定职务、受人尊敬的学习尖子,而在人才荟萃的大学校园里,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成为不担任任何职务的普通学生。大学新生须适应这种由出人头地到默默无闻,由高材生到一般学生的转变。此外,大学生与中学生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也不同,中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正在发展中,职业方向和社会角色不够确定;而大学生的职业方向基本确定,社会地位有了较大提高,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标准要比中学生高得多。因此,大学新生要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处处用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既学做人又学做事。
2、奋斗目标的转变
大学是人生成才、成就事业的一个新起点。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而学必先立志”。大学生应从高考胜利的满足和陶醉中清醒过来,根据学校教学的客观现实和自己的实际,制定出个人在学业、思想道德、心理发育等素质培养方面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方略,以增强进取的内动力,为再创大学阶段的人生辉煌打下良好的基础。
3、思维方式的转变
与中学相比,大学的生活节奏快,活动空间大,结交的人多,面对这些环境条件的变化,大学新生的思维方式要做到由“非成人化”向“成人化”转变。在思考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时,要力求做到辩证全面而不要唯心片面,要远见务实而不要目光短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选择要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而不要盲目冲动或感情用事,要加强道德和法制观念,做事要考虑后果。
4、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中学时,有些生活琐事依靠父母亲友的帮助,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都由自己处理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应适应这些生活方式的变化,自主而合理地处理好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注意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和第二课堂活动。
5、交往方式的转变
大学生与中学生的来源不同。中学生大多在家乡就读,同学间充满乡音乡情;而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语言、个性、生活习惯有较大差异,这就要求交往方式要有所转变。新生们要注意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集体”为中心的转变,在班级里要多关心他人,在宿舍里要相互礼让。首先,要做到相互了解,相互适应,要提倡主动交往;其次,同学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为人要诚恳热情,待人宽律己严,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三是与同学交往要坚持与人为善,要搞“五湖四海”、全方位交往,而不要有老乡观念,搞宗派、拉帮结伙等庸俗作风,注意人际关系的和谐性。交往中注意要给人以良好的印象。比如衣着整洁大方,言谈举止要文明礼貌,待人诚恳,不卑不亢,讲信用,守时间等。还要消除交往中羞怯情绪,培养交谈中“说”与“听”的技能。注意提高个人修养水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全方位的交际能力和处事艺术。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要注意做到四要四不要。
一要学。学生以学为主,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既然学习,就必须付出一番努力。一般说来,理工科学生下的工夫要比文史专业学生更大。
二要玩。大学生以玩为辅,而且要有目的的玩,玩出“价值”来。你可以参加感兴趣的“学生社团”。老牌的“学生社团”有:英语俱乐部、电影沙龙、文学社等;时下流行的则有:网络小组、网球队、模特队等。至于加入哪个社团,如果能有高年级的师兄、师姐等“高人”指点迷津最好。
三要观察。这里所说的观察不仅是对科学现象有敏锐、独到的观察力,还要对身边所有的人和事都要有观察力。尤其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善于观察,不仅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更能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四要勤思考。观察之后,便要学会思考。刚进大学,所有的事看起来都是如此新鲜。就拿“学生社团”来说,并不都好,选择时必须多多思考,不应一时兴起而草率决定。一不要妄自尊大。刚进大学,心情自然不错,但不能因此“轻狂”。大学是各门各派知识精英的汇集之地,你的老师可能是学界名流;你的学长可能已小有成就;相对而言,你目前“什么都不是”。
二不要锋芒毕露。可能有的同学对这条有些不理解,不是说要“体现个人价值”吗?既然要“体现”,却又不能“毕露”,怎么做?大学新生,毕竟多数人涉世不深,涉猎不广,年青气盛又容易偏激,最好先多看多听,说话做事三思而后行,才能逐渐趋向成熟。
三不要勾心斗角。所谓“家和万事兴”,很多大学生都是住宿的,学校即是“家”,要团结同学、舍友。
四不要为情所困。大学里对“爱情”的态度,基本上是“不提倡”也“不竭力禁止”,因为这毕竟是个人的私事。假如某天发现自己已“为情所困”,那还是及早解脱为好,毕竟四年大学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你去做。
(三)大学到底学什么
大学教育的根本是基础知识的灌输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的学习已完全不同于中学。迈入大学校园,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习任务十分艰巨,既要学专业知识,也要学专业外的知识;要学科学研究方法,也要学实验、技术操作;既要学做事,也要学做人。首先,大学里所学知识是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的,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前面任何一环没有学好都将会影响到后面课程的进行。另外,学生在校期间还要在外语上通过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要通过水平测试,学习的任务并不轻松。其次,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学习任务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不同。
学习任务不同。主要在于中小学的学习任务是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升学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则是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掌握专门的技能,这与整个社会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学习内容不同。大学的学习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学习过程,但这些课程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就是为培养专门人才服务。此外,大学还根据培养专门人才的要求,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专题讲座和实验、实习及社会调查等许多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知识和新内容的课程。大学里各种各样的讲座很多,要积极参加学校里的文化活动,应多与学者交流,多与同学交流。
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不同。大学学习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并不断探索和总结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大学的学习一定要改变往日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积极参加课外实践和各种兴趣小组,这对于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
四)别为贫困发愁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高等学校一直非常关心、重视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教育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相继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在我国高等学校中逐步建立起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这些资助政策和措施,对于确保每一个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保证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学习、正常生活、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大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力度,在国务院领导的关心下,从1999年起,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使经济困难的学生除可通过上述“奖、贷、助、补、减”的政策获得资助资金外,还可向中国工商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其贷款利息的50%由财政予以补贴。
1国家助学奖学金
从2002年起,中央政府每年拨出2亿元设立国家奖学金,定额发放给45万名学生。奖学金将按两个等级发放,其中1万名特别优秀的学生享受一等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35万名学生享受二等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从2005年起,改由中央政府每年出资10亿元设立“国家助学奖学金”,惠及583万在校大学生。该项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两种形式,“国家助学”全面对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中特别贫困家庭的学生,每人每月资助150元生活费,按10个月发放,资助533万人。“国家奖学金”面对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中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每人每年资助4000元,资助人数5万人。
(1)国家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③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④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或全国统一考试成绩优秀;
⑤家庭贫困,生活俭朴。
(2)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③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④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⑤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生活俭朴。
(3)国家奖学金9月1日前确定并下达分配名额,分配名额时,对西部和农林、水利、师范、民族、地质、矿产、石油、航海等专业倾斜。按年度申请和评审,每年9月开始受理申请,当年10月31日前评审完毕。根据国家助学奖学金申请条件,高等学校学生个人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可按年连续申请),并提交《国家奖学金申请表》,初审合格的学生名单需向全校公示,公示结束后,各高校于10月31日前将正式确定名单按隶属关系分别报中央主管部门或省教育厅、财政厅备案。中央主管部门和各省财政厅在接到备案名单后,于15日内将资金全部拨付给高校。
(4)国家奖学金由各高校统一发放给获奖学生个人;国家助学金由学校按月发放给学生,或直接打入学生每月的伙食卡。
(5)国家助学奖学金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或挤占,同时要接受财政、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2奖学金。指政府、学校和社会资助机构为表彰和鼓励优秀学生而设立的奖励资金。通常奖学金的授予是出于对获奖者在学习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及其品行表现的肯定和表彰,有些奖学金的授予则是出于对获奖者某种特定的志向、经历或身份的肯定和鼓励。由于奖学金是一种资金形式的鼓励手段,所以它也属于一种学生资助方式。
奖学金制度,是指关于奖学金设立、评定、发放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定的总称。我们所说的奖学金制度,一般特指国家制定的、针对全日制在校学生设立的奖学金制度。
此处所指奖学金分为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和定向奖学金等,不包括前述的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及专业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评定条件为: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质优良,模范执行大学生守则和学校规章制度;
(2)热爱本专业,勤奋学习,成绩优异者;
(3)积极参加社会工作,体育锻炼和各种文艺活动。
评定奖学金坚持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原则。
定向奖学金也分一、二、三等,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确定为享受定向奖学金的学生,按所在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评定。凡享受该奖学金的学生,一律不再享受优秀学生奖学金和专业奖学金。
许多学校还设立了不同名义的专项奖学金,有以企业为名义的专项奖学金,也有以个人命名的专项奖学金。
3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包括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贷款两类。
(1)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贷款对象为对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学习的学生或其直系亲属、或法定监护人。只能用于学生的学杂费、生活费及其他与学习有关的费用: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财政不贴息,又分信用助学贷款和担保助学贷款。
在校大学生申请信用助学贷款的条件:
①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②具有永久居留身份证、所在学校及其院系的详细地址;
③具有所在学校发放的《学生证》、学籍证明等有关证件;学生学习期间所需学杂费、生活费等有关学习的费用证明;介绍人提供的贷款申请表或相关证明;
④符合贷款人要求的学习、品德表现证明,无不良信用行为;
⑤贷款人规定的其他条件。
(2)国家助学贷款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国家助学贷款的经办银行为中国工商银行,贷款对象为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财政部对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给予利息补贴。50%由财政贴息,其余50%由学生个人负担。
申请条件: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须由其法定监护人出具书面同意书);
③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
④学习刻苦,能够正常完成学业;因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完成学业所需基本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基本生活费);
⑤由所在学校审查同意。
整个申请操作流程分为六部分,下面以一位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为例详细介绍:第一步:学生提出申请。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学校机构提出申请,领取《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等材料,如实完整填写,并准备好有关证明材料一并交回学校国家助学贷款经办机构(以下简称“学校机构”)。所要提交材料包括:(1)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2)本人学生证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未成年人须提供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书面同意申请贷款的证明);(3)本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说明;(4)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其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5)银行或学校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文件和资料。
第二步:学校机构进行贷款初审。
学校机构在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下达的年度贷款额度及控制比例内,组织学生申请贷款,并接受学生的贷款申请。学校机构对学生提交的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对其完整性、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初审工作将在收到学生贷款申请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此项工作完成后,学校机构进行为期5天的公示,并对有问题的申请进行纠正。初审工作无误后,学校机构在10个工作日内,在审查合格的贷款申请书上加盖公章予以确认,将审查结果通知学生,并编制《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审核信息表》(以下简称“《信息表》”)与申请资料一并送交中国银行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银行”)。
第三步:经办银行进行贷款审批。
经办银行在收到学校提交的《信息表》和申请材料后,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如有差错或遗漏,会要求学校进行更正或补充。经办银行的复审工作在收到学校提交的真实完整的申请材料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在全部审查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经办银行将统一编制审查合格的贷款学生名册随同空白贷款合同及借据送交学校。
第四步:与学生签订贷款合同。
贷款申请被批准后,学校根据经办银行提供的贷款学生名册,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组织学生填写、签署贷款合同及借据的工作,并提交经办银行。
经办银行在收到学校统一提交的贷款合同及借据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签署工作,并在5个工作日内将签署完毕的贷款合同送达学校机构。学校机构在收到贷款合同及借据后,5日内发还给贷款学生本人保管。
第五步:贷款的发放。
经办银行在与贷款学生签署贷款合同及借据后20个工作日内,会将首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贷款统一划入学校在经办银行开立的指定账户;第二年及以后学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贷款在每学年开学后20个工作日内划入学校指定账户。经办银行为每名贷款学生办理一张借记卡或活期存折,将贷款学生名单及借记卡号明细提交学校以便学校按月将生活费划入该账户。
第六步:贷款的偿还。
贷款学生在使用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后,应重视自身信用,按时归还贷款。每年毕业离校60日前,学校会组织贷款学生与经办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经办银行会派人上门服务,为贷款学生讲解还款有关事宜,并解答贷款学生的咨询
贷款学生毕业后出国留学的,要主动通知原经办银行并一次性还清贷款。
经办银行将建立贷款学生还贷监测系统,对连续拖欠贷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贷款学生姓名、身份证件号码、毕业学校、违约行为等加以公布。
对于省属高校,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商省级银行推出并落实对贫困学生的助学贷款措施。
4、勤工助学。高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助教、助研、助管、实验室、校办产业的生产活动和后勤服务及各项公益劳动,从勤工助学基金中支付相应报酬,使经济困难学生具有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的一项资助方式。
6、减免学费
国家对部分的确因经济条件所限,交纳学费有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其中在校月收入(包括各种奖学金和各种补贴)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学习和生活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免收全部学费;对其他一般困难的学生可适当减收部分学费。具体减免办法由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制定,由各高等学校根据本地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本校的实施办法,结合学生本人表现及经济状况,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逐一审核、研究决定,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学生从中学转入大学,自然而然增加了一个人生问题——恋爱。有个说法,叫做“大学里,爱情躲不开”。但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对大学新生来说极其重要。
首先,大学初期,是恋爱(特别是女生)的高发期,也是失恋的高发期,是频繁的“排列组合时期”。过早恋爱不利于成才,过早恋爱不利于新生顺利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其次,大学新生恋爱不利于正确把握恋爱标准。因为大学生的职业去向,经济情况等前景均未定,社会经验少,对现实生活认识不够透彻,往往对爱情充满理想化的色彩,经不起现实生活考验。同时,过早恋爱不利于正确对待和处理恋爱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过早恋爱具有动机的片面性,成功率较低,常常是“有缘相识,无缘相聚”。总之,大学生恋爱不利德、智、体全面发展,过早的恋爱对于大学生成才弊多利少。
但人都是有感情的,彼此产生爱慕之情并非错事,也不必过于自责,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分清爱情与友谊的界限。
第二,爱情要服从于学业。对大学生来说,爱情服从学业,就是要把学业放在第一位,并保证使理智超越感情,真正地把握住自己的行为。
第三,要遵守恋爱道德。
第四,正确对待恋爱挫折。
(六)筹划好未来
进入大学并不是大学生们的最终目的,大学对于他们只不过是步入职业生涯前的充电加油场所而已,每个人最终要走出校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事实上许多在校大学生并不在意自己以后会做什么,也不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更没有考虑过筹划自己的未来,“一切等毕业后再说”。直至临近毕业就业时才感慨:“如果重上一次大学,从大一开始就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好在这“一声叹息”已越来越引起大一新生的关注。
简而言之,筹划自己的未来就是规划自己的职业,而规划职业生涯包括规划近、中、长期的职业目标,培养实现目标所需的能力和条件以及根据个性、兴趣、人格特点、专业能力和社会需求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规划职业的第一步是全面审视自己,正确地对自己评价,知道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和理想,优势和劣势。在大学期间挖掘出真正令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了解自己的价值观,有助于搞清自己以什么样的心情看待周围的世界和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
2、为自己的规划目标设计几种方案、研究每个方案所需要的能力和条件。当然任何一个方案,都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而设计,因此如何基于自己的专业进行职业,正是每个大一新生就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了解专业特点以及各专业主要面向的职业领域,是规划目标设计的前提。在明确自己想干、能干的专业领域的同时,依据社会需求确定最佳方案。
3、了解各个职业目标的具体要求,其后具体执行计划,并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方案和计划,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4、参加与自己的职业目标相关的实习,增加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对职业规划的直观了解。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你的职业规划如何,有些能力是必备的,这也是大学中出现考证热的原因。通常认为有些是属于必考之证:英语四、六级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公务员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23
真的,时间久了就适应了
首先要和室友处好关系
因为以后就是他们陪伴你学习玩耍了
不要孩子气,好好学习好好享受大学的生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9-23
室友,同学,学生会活动,然后就是好好学习,这样你就适应了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