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青少年中流行的“丧”文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其实所谓的“丧”不过是个新名词,其表达的“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在古今中外的年轻人中都曾普遍流行,绝不新鲜。

比如,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从年龄上看,也就是现在“丧”文化主体-90后的年纪。无论是阮籍的“青白眼”,还是他们聚集林下,喝酒、纵歌,在今人看来都足够颓废和消极。

再比如,歌德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少年维特。

维特出身于富裕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能诗善画,多情善感。他爱上了一个叫绿蒂的姑娘,姑娘却另有所爱。爱而不得让维特痛不欲生,加之感觉自身与社会格格不入,前途无望,最后开枪自杀。

《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于1774年,据说一经面世,即成为畅销书,是歌德作品中被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的一本。可见歌德切切实实刺中了当时社会的“痛点”。

而从书中情节,我们可以分析出维特的烦恼有三:爱情求而不得、社会适应不良和前途黯淡无光。

那么今天的年轻人呢?我们看看他们的“丧”言语吧:

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年轻人们的“痛点”没有发生变化,仍是爱情、环境与前途。变化的只是表达方式。

没有孩子是不背负着期望长大的,所以,每一代年轻人都有着来自社会和父辈的压力。今天的年轻人,得益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在其成长过程中,物质并不缺乏,“没有吃什么苦”。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于稳定,“逆袭”、“出人头地”等超越阶层的行为依然不容易实现。尤其对于刚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

此时,自嘲、自我矮化以降低社会、家庭和自我的期望值,以弥补心理落差和遗憾就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不得已选择。

相比于少年维特的“自杀”,相比于魏晋时竹林七贤的放浪形骸、反抗礼俗,当代年轻人的“丧”反应,在“自我保护”与“反抗世俗”方面实在是过于“温和”了。

今天,我们不仅能接受加班、苦读、上进,也开始正视、拥抱生活的更多方面。辉煌成就固然令人赞叹,但平淡如水的普通生活也可以是一种主动人生选择。

就像电影《濑户内海》中高中生濑户所言:“青春为什么一定要跑步流汗,为什么不能就在河边虚度呢?”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相信年轻人在逐渐成熟、适应了社会之后,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英雄主义”之路,一如他们世世代代的前辈们。

“又丧又积极”的年轻人们已然出现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