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与他们的父母:亲子矛盾最尖锐的两代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当代,中国90后与他们60、70后的父母,可能是亲子间矛盾冲突最尖锐的一代。

90后的孩子不听父母的话,他们蔑视自己的父母,与此同时,他们的父母60、70后却无比顺从于自己的父母、祖辈。80后这种反派意识整个上不是那么强烈,而90后与60、70后父母之间的各种冲突却极明显、极典型。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蔑视和反叛呢?

1、所处时代的物质条件不同:在《丘成桐自传》中,丘谈到在80年代的美国父母是这样教育孩子吃蔬菜的,“中国的孩子还饱受饥饿呢!”,当美国孩子已经因为肉类营养过剩而去追求多吃蔬菜的健康均衡饮食时,这时的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还没几年,经过这段风雨飘摇当恶日子,中国可谓一穷二百,所以想象一下,我们的父辈当时处在怎样的生存环境中,如果想象不出来,去问一问他们小时候,吃什么穿什么,能吃饱吗?70后的父母因为物质匮乏而忍受饥饿,90后的孩子因营养过剩需要控制体重而忍受饥饿,这是两者间在物质方面的差距;

2、被灌输的消费观不同:90后都听过两个故事:一个故事是,一筐苹果是先从坏的吃,还是先从好的吃,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先捡坏的吃,先苦后甜,把好的留在最后,当然后来还有了心理学上的一些论点来支持这个先捡坏的吃,就是延迟满足,一堆就这个实验来进行的跟踪报告,向我们说明,那些能够延迟满足自己需求的孩子后来都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可是当我们长大一点,我们又听到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一个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住了一辈子房子,临死还清房贷,一个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钱,临死给孩子买了套房,美国老太太赚一辈子钱也享受了一辈子,中国老太太赚一辈子钱,一辈子啥也没享受,都奉献给孩子了;在消费观的建立上70后的父母倾向于节省、奉献,而90后倾向于提前消费、享受当下,假如说你上学时,中国老师告诉你,美国老太太觉得中国老太太很傻,那么倾向于享受当下的90后也可能会想不通父母辈的所作所为;

3、受教育方式的不同,导致长幼秩序的崩塌:当网络和电视兴起后,孩子们接受讯息、知识的途径不再仅仅依托学校和家庭,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依托传统家庭和学校建立起来的长幼秩序的崩塌。以前老师教孩子的时候,会通过打骂、体罚的方式试图让孩子接收知识,那时家长也常常嘱咐老师“老师孩子交给你了,他不听话你就打!没事!”;而随着网络和电视的兴起,我们可以看到“教育”除了通过打和骂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幽默风趣”、“博学睿智”、“引人入胜”这种“吸引”和引发孩子兴趣的方式。作为父母的60后、70后,他们在物质匮乏、接受知识的途径匮乏中长大,他们依托家庭、学校来习得生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必须也只能绝对服从父母与权威;而在体验过不打不骂,一种更为尊重、坦诚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之后的90后,很难再去绝对服从权威,他们通过喜欢或爱好来决定自己学些什么、做些什么;另外因为教育途径的变化,孩子们可能掌握了比父辈们更多的知识,以前,孩子们会问爸爸妈妈这道题怎么做,而现在通常时父母问孩子这个是怎么回事,儿子说:“爸,我给你上网查查。”这也导致,90后的孩子就算想听话,很也难听,一直听话,只能是因为他们太爱父母了,不愿意伤父母的心,不愿意戳穿真相,你说的我都懂,而且我懂得比你还多,这太扎心了,你们看过电视剧小欢喜吗?里面有一段方圆和童文洁想起方一凡小时候,他们一起玩过的一个划船游戏,夫妻俩想起那时候孩子特别爱玩这个,就起意再带孩子玩一把,方一凡也不好拒绝父母的美意,就陪着他俩玩,可是真的太尴尬了,孩子大了,孩子实在演不下去了,就说爸爸妈妈这个挺好玩的,要不咱们改天再玩,之后溜了;

4、自我意识的被唤醒:60后、70后,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思想都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百善孝为先”,而90后却经常可以听到“有毒的父母”与“原生家庭”给人造成的伤害这样的流行词汇。面对两代人的冲突,60后、70后开始使用“青春期”这个词,他们认为孩子的叛逆是因为他们的青春期还未结束,而90后的孩子却认为他们父母不可理喻的行为是因为父母们进入了更年期。然而,是谁发明了青春期这个词,是美国总统肯尼迪。青春期还有一个别名叫“化冻的沼泽”,穿越沼泽是一件极其需要技巧并伴随着极大危险的事;

另外延伸一点:年轻一代在战后出生,他们是完完全全没有经历过战争以及战争之后社会的重建工作的,那么在距离战争相对遥远的年轻一代,随着战后经济文化体系的改变,他们与父母辈对权利、家庭、金钱是有不同认知的。引用《乌合之众》中的一段话:“被我们的父辈视为不可动摇的主流思想的那些伟大的基本观念,正在摇摇欲坠。”

可供我查阅的资料相当有限,所以在听完我的整个视频后,你可以说出你的观点,以及你的观点来自哪里,我们就这个问题共同探讨一下。

我的资料来自戴锦华老师就电影与全球六十年代开展的一系列讲座、法国作家勒庞的《乌合之众》、还有《丘成桐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