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现在的00后了解金庸?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07

通俗文学的对于情节曲折、场面刺激、题材奇特等几个要素的欣赏阈值,总是在不断提高的。福尔摩斯小说中的诡计是多么简单,哪有后来的本格推理那样花样百出。白羽、郑证因的武侠小说,那叙事巨细靡遗,写得跟流水账似的……所以新一代观众舍弃旧一代的通俗文学,是必然的。当然,也许多年以后,当人们对书中的环境彻底产生了疏离感后,会有一个欣赏的回潮。比如我看王度庐,就是看里面的“旗”味;看福尔摩斯,就是看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场景……所以敢于描写作者所在时代故事的通俗文学,是占便宜的。要不你就像还珠楼主、托尔金或者大仲马一样,把虚构的世界观或历史还原搞详细了。金庸在这一点上,吃亏。

第2个回答  2018-01-07

作为一个没读完过金庸14本的读者强行回答一下。任何文艺都首先是当代的,被当下地阅读和消费的,因而必然是速朽的。只有通过经典化转化成某个传统的典型和经典,才能持续地被阅读,并且在这种阅读中得到不断强化的文化地位。比如莎士比亚的著作,固然写作水平文本质量艺术成就在当年无人能敌,但是其作为被现代反复阅读的著作,是成为英语文学经典之后的事情。随着民族语言的兴起,其使用者必然要寻找那些可以承载这一意义的作品,而莎翁剧作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潮下被确定为英语写作的典范的。那么我们就要看了,金庸的作品是否能打破其速朽的命运,成为能不断阅读的经典著作呢?金庸的经典化一直有学者在做,比如北大的孔庆东,把武侠和中国传统的任侠之气联系在一起,还建构了一个武侠的前史——从史记的刺客列传,到魏晋笔记,到唐传奇,再到明清通俗,再到民国北派武侠——但是这并不能实然地使得金庸成为当代人愿意阅读的(或者应该阅读的)作家。真正实然的当代保证必须是一个现实的阅读基础,也即一个现实的愿意阅读本作品的群体,特别则是指一个现存的机构。还是说莎翁作品,每一个在英语教育体系下受教育的人应当读莎翁,大学的英语文学研究机构也在不断地强化其地位。我们再回头看看金庸。具有现实继承性的读者群还在吗?不在了,大陆新武侠实际上已经凉了。阅读金庸的,具有直接继承关系的作者群还在吗?同上,已经不在了,武侠这个类型已经凉了。那有没有一个机构生产知识来保证其地位呢?目前看来,没有。所以当代人还要不要读金庸呢?我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是悲观的。不过,如果非要说金庸经典化的潜力,我觉得还是要期待中国通俗文学界的发展。如果中国通俗文学能发展出一个前后相继的传统,能发展出一个有这强烈自我意识的群体,能够发展出一个内部生产知识的阶层,那么也许会有余力重新回顾自己过去的道路,把金庸的地位确定下来,作为自己历史的一部分……也许到了那个时候,金庸会和其他重要作家一样,作为通俗文学核心群体不得不读的作家之一。另外,金庸作品的很多东西确实和当代人的口味有差别,不仅是对武侠价值观的理解,在爱情观和爱情互动套路上,也是不太对当代人口味的。我之所以看不下去树下野狐的《蛮荒记》,最大的原因就是那个爱情戏太老派了……至于张公子说的当代人受不了金庸小说这个节奏什么的,我就把他没直说的东西说出来吧,这届通俗读者真的不行。

第3个回答  2018-01-07

我是01年的,听《射雕英雄传》这书不过6集却喜欢上了金庸老先生的文风,一时兴起便搜索枯肠写了一段小文。请大家耐心看完,因为这是唯一一篇让我自己写完后莫名泪流的文章。有名剑客,出师时年少,怀着侠骨热肠,四处行侠仗义, 他行至一座山下,山内有盗匪,祸害百姓,便提刀杀之。在最后一人倒下时,他丢下了出师时的细铁长剑,去镇集上找了铁匠打了把黑色巨剑,便投义军尽忠报国。战场中他如一阵黑色旋风,所到之处 ,手起刀落,无不有惊骇声顿起。踏着一路血肉与甲片刀斧,他只身杀入大营。到了黄昏时,漫天飞鸦,万里哀鸿,在夕阳之下,他扔下敌将首级。落日余晖透过他的身体和插在地上的巨剑,剑客颓坐于尸首垒成的小山上,叹了口气,此战后,他再未碰过那把黑色巨剑。数十载春秋过去,敌国无力再战,剑客也卸甲归乡,他路过出师时的那座小山,绵延起伏的丘陵上只见一破败的道观萧索地立着,他推门入观,厚厚的灰下嵌着几具枯骨,锈剑没入依稀可辨红漆的柱子上……安葬了师傅与同门,在清灰色的月光下他茕茕立在坟旁,手里握着刚削完的木剑。三月后,一座新的道观立在山岭的另一旁,慕名剑客的武功,武林高手常来讨教。而剑客拿一柄木剑,端坐在院中,双眼都只是微睁。他把锋芒藏住了,没有人见过他用挑与点之外的招数,也没有人战胜过他。十年过去,剑圣的名号不胫而走,来挑战他的人却越来越少。剑客老了,爬满白发的他柱着拐杖,关上了冷清的院门……从此,小山上立着两座萧索的道观,多了一个茅屋。师傅的坟旁,添了一座新坟,坟前立着一把泛色的木剑。剑客此后,日出而出,抚树靠石而坐,终日以山川、落叶和风为乐。鲜有高手来道观旁寻访剑客,只见一老头,便上前询问,老头只是望树而笑,不再作答。一天大雨滂沱,茅屋倒了。次日清晨,山野一名樵夫路过,只见一片茅草断木,废墟下压着一个老头,头朝西边道观的方向,已经断了气。我在写这文章的时候暗暗立下坚持写作的誓,只是不想让我掉入00后这一代的网瘾洪流中,也不愿让物欲横流的世代带走我一时兴起的一颗武侠心。

第4个回答  2018-01-22

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别说是00后了,就连我们90后之中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金庸呢?提到金庸,我的第一印象居然不是书,而是一系列电视剧,也说是有点可悲了。个人认为,不必过分宣传,强制00后了解金庸。如今发达的电视剧制作技术,已经翻拍了好几部金庸小说了,虽然演员演技和政治要求随着时代变换而变换,但是主题和侠义的氛围没有变化。再加上一些纪录片有详细的讲解金庸文化,这就已经足够了。如果非要说了解金庸,花费的时间会更长,重要的是要接受金庸所带来的文化和历史传承,这些能够对社会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如果这些事情都能考虑到,那金庸老师也会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