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作一名好的人民教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15

想好成为一个好的人民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从小到大,我们总是听老师说:“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你们的心思我最懂。”

可事实确实如此吗?我觉得不一定。时代在发展,学生心理的成熟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所以,首先应该了解学生,探知学生心理,每个学生的性格驱使着他们心理的不同,因此,一定要了解学生,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不要只以个人思维解决,也需要站在学生角度考虑,两者结合,从而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法。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变形式,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而不考虑学生的需求,学习时的兴趣。

在教学时,需要根据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学内容的不同来教学生。严肃的课堂气氛不一定是好的。生动活泼,能让学生融进学习的才是正确的教法。

第2个回答  2018-01-15

想要成为一名好的人民教师,那么首先你就要有过硬的教学技能,要十分熟悉你要教的内容,这样子你才能够去创新,才能够更好的摸索一套适合你自己的教法。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不然如果你自己都不懂得这个知识点,你怎样去教好呢?

然后就是师德。只有你具备良好的师德,你才能够称得上是一名人民教师。因为人们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只有你师德高尚的时候,你才能够更好的去教育你的学生,才能够去感化你的学生。有些事情是要以身作则的,你只是一味的给他们讲大道理是没有用的。

最后就是要不计报酬,一名好的人民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着他的学生的,而不是为了完成他的任务。只有你真心实意地去关心学生,你才能够知道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第3个回答  2018-02-05
做好一份职业必然需要优秀的个人素质与适宜的客观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教育环境恶化是当前突出特点。
教师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每时每刻要面对未知的危机,可以说十面埋伏,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是高风险职业。为什么很多老教师得过且过,经验证明使学生提高成绩必须向学生施加压力,四十年前严字当头学生及家长认可,现在不但不能打甚至批评几句就跳楼。动力来自压力,失去压力便丧失动力。
第4个回答  2018-01-16

首先就是要具有良好的师德。要是刻铭记在心,教师是一个良心活,只有时刻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才能够干好自己的工作。在孩子们眼中,教师就是榜样,所以自己时时刻刻都要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不仅如此,要端正自己的思想,积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落实教育方针与新课标要求。

其次就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自己不具备专业知识,又如何教好弟子呢?所以作为教师,无论自己教的是哪一门学科,都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孩子们解惑。所以教师的一生,都要进行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一样都不可以缺少。同时要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这样才能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最后就是以学生要亦师亦友,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这样才能更好的去教育孩子。

第5个回答  2018-01-15

要做一名好的人民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师最重要的人物不是讲知识,二是经师与人师的结合,将书本作为例子,点燃孩子们主动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做人、做事。

下面,我就小学科学教学中,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学习内容,谈如下以下几点感想,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设让学生登台的条件,力争使课堂由教师主导的权威型,主动向师生共建的民主型过渡。

在目前的课改背景下,如果教师还是抱着“把着讲台不让,拎着学生不放,一言堂,满堂讲”的思路去教学,那么他就明显落伍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越来越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抵制。

这种做法,迟早会被教学改革的大潮所淘汰。相反的,如果转变思路,教师自己走下神圣的讲台,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积极地与学生进行分享,或者直接交给学生,自己融入学生之中,做指导者,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产生可喜重要的变化。因为教师的角色从“演员”变成了导演,从领导学生冲锋陷阵的“将军”,化作了运筹帷幄之中的“元帅”;从知识的讲授者,化作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引领者,探究问题的点拨者,智慧火花的点燃者,课堂氛围的调控者。

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教师内心激烈的斗争——“敢不敢让学生登讲台”、“信任不信任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如何培养锻炼学生自学、质疑、展示、登讲台、反馈等能力”是教师必须解决的理念与行动转化的首要问题。

二、提供精神支持和探究方法指导,鼓励优秀学生积极主动地登上讲台、站稳讲台。

第一、遴选优秀学生,提供登台机会。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要想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探究习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选好领头羊!优秀学习型小组的建立,是班级学风转变的首要因素。

课前教师用心选择“思维清楚反应快、口语表达能力强、知识丰富有自信”的三位学生,让其作为课堂小老师、小专家,对他们进行加油!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登上讲台、站稳讲台,与老师一起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一方面要求这几位同学,将课堂教学内容的讲解作为检验他们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另一方面给他们提供方法支持,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主动研读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参考书,将教师提供的课件和导学案作为参考,设计小专家教学讲义。

第二、设立“小专家”孵化室,切实跟进对课堂探究过程的培训与指导。

当小专家们将具有学生特质的讲义和课件制作完成后,教师必须对其质量和

实际操作的可行性进行严格把关。首先是对学生的讲义进行审核指导,明确教学(主动探究)的目标,审视结构化预习的过程,把好内容设置与结构化讲解环节,及时对相关内容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确保“小专家”站稳讲台的基础。

同时,积极邀请学生中有登台意愿的优秀分子,积极参与小专家孵化室的听评课工作,把好课堂上课前最重要的一关。让参与上讲台的学生,先在孵化室进行初讲,解决课堂有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问题,锻炼临场应变能力和站稳讲台的功力。

三、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让课堂呈现主动探究的生命形式。

课前,通过每位学生的结构化预习、课堂教学中各小组的合作探究、积极展示,让“自学、展示、交流、反馈”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形式。

我们遵循“看到一个现象,产生一种很想法,通过自学看书理解、同桌对学讲解、小组群学演讲、争论的方式,在实践操作与直接感悟中获得真实的体验,验证想法。”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自学展示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的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第一,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学生在充分掌握大量基础知识的基础下,有可能根据所学知识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特征,总结出自己独特的“看法”或者“结论”。我认为,这就是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在能力,我们课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

假如学生对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或者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学习基础,那么在后面的学习中,他就有可能强化这些认识或者理念,进一步明确知识的内涵,消除自己的认知疑惑与学习障碍,进而逐步达到“别人学习,我掌握,别人掌握,我深化”的效果。

第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虽然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需要坚强的意志,敏锐的观察力与足够的耐心,但是这样的习惯一旦形成,我们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动手操作水平、意志力、耐挫力、思维发展水平等,都将获得一个较大的突破。在能力的表现上,就是一个尖子生,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有时候能获得比的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

第三、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的不同,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创新中注意层次,普遍开发,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和能力。体现在课堂上,具有自学能力的孩子,往往已经掌握了书本所要求的大部分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只要科学地充分发挥这些孩子在知识理解与语言沟通方面的天然优势,引导学生逐步解决自己不懂或者不理解的知识,就可以使整个课堂呈现出“学生主宰”的生命发展景象。

四、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树立创新精神,主动发现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对所教班的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做了充分了解,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利用课件,进行资源整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教学的情境中,树立创新精神,主动发现问题,同时,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从而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不满足于书本或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导入之后的教学环节中,我设计如下环节,让站讲台的小老师引导学生对着课题提问,第一个问题是:“同学们大家谁都知道,我们这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进化”,那么谁对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有自己课外的了解?请大家畅所欲言。

“第二个问题是“请你预测一下,今天我们将研究实验的什么?”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对学生而言,却有一种新的启示。课题是思想的浓缩,是课程内容的中心所在。对课题提问指向性强,仿佛“执牛耳”、“牵牛鼻”,能够使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目标,起到单刀直入的效果。

“独立思考是创造力的萌芽。”让学生自己预测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学习之初,让学生自己试着提出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在无形中成为知识建构者,逐渐主宰课堂知识的学习与研究,这样做远比教师教条地告诉学生知识更为重要。

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主动地投入学习内容与问题答案的寻找之中,这样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关键问题——题眼的指向性和诱导性,另一方面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科学探究能力,体现了科学知识的趣味性。

五、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改革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创新。

在教学设计中,主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整个学习过程,凸显学生主体性、实践性、探究性。通过课前结构化预习——独学,小组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课堂积极展示——学生站讲台展示等形式,转变传统的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学生练习等”为特征的教师主宰的知识传授课堂,积极开展“学生自学、展示、交流、反馈”的生命成长课堂。

教学中,让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与大量相关知识熏陶下,带着自己的探究问题进行思索,结果很明显:我们真正取得了“厚积薄发”的效果。

培养学生能力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反馈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共享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使简单的知识传授化为一种全方位开放式讨论学习。

在这种氛围下,培养学生自己总结知识要点,自己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也是一种现代素质的培养。他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总结学生背诵的旧模式,为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查阅资料找答案,在相互讨论中构建知识观点与体系的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

二是针对课堂教学特点和学生获取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认知,形成知识的迁移,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再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将教学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使学生产生新的体会,得到新的知识。

三是让学生自己试着总结学过的知识,可以锻炼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培养思维分析与语言组织能力。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另一方面也逐步剔除了学生知识总结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与等、靠、要等惰性心理。既强化了素质,又锻炼了能力,为今后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出了初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