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神机妙算,为何两个儿子一个投井,一个自缢?

如题所述

大儿子是因为父亲的原因所以在官场上很艰难,最后更甚至被逼投井自杀。二儿子因为认不清时局,遭了牢狱之灾,最后在狱中自缢了。但是,是个忠心的臣子。

刘伯温在世的时候朱元璋封他为诚意伯,但是这个爵位只是一个流爵,并不能世袭,所以刘伯温的大儿子刘琏并没有继承父亲的爵位。但是在刘伯温在任御史的时候因为李彬的案子于李善长、胡惟庸结下了梁子,这为大儿子在官场上的路埋下了祸患。

在洪武年的时候刘琏靠自己出众的才能担任过御史和江西参政。身为刘伯温的儿子虽然才能不及自己的父亲但是能力还是很出众的。但是他是个命不好的,还没等到朱元璋再次提拔他的时候,他就被胡惟庸和其他的人逼得投井自杀了。

在洪武二十四年的时候朱元璋在杀掉胡惟庸、李善长之后想起来了当年对自己好的刘伯温,还有被胡惟庸害死的刘琏。之后便决定将对刘伯温的歉意转换成,允许刘伯温的诚意伯爵位世袭,所以刘琏的儿子得以继承了诚意伯爵位。

但是伴君如伴虎,谁也不知道君王是怎么想的,在不久后刘琏的儿子便被朱元璋罢免了官职。这就让刘琏的儿子刘畾(lei)很是受挫,以自己要为刘伯温守墓为理由,拒绝建文帝和朱棣的邀请,不再复出。

刘伯温的第二个儿子叫做刘璟。刘璟很有才华,甚至可以与刘伯温相媲美。对于这样一位忠臣朱元璋肯定要重用了。朱元璋不仅让他做了阁门使而且还赏给他铁简。最后还被任命为朱橞的左长史,也算是功与名双收了。

建文帝即位以后采取了“削藩”的措施,引起了朱棣的起兵造反。但是对于人才每个人都是珍惜的,朱棣原来准备重用刘璟的,但是刘璟说了一句话,他说“百年之后殿下逃不过一个篡字”字字都在指责朱棣篡位,引起了朱棣的不满,然后就被关进了大牢,之后刘璟在大牢里自缢了,也算是誓死追随建文帝。

刘伯温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在自己死后会落得如此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早年辅佐朱元璋定鼎天下的功绩,刘伯温也被朱元璋封为诚意伯。虽然爵位不算高,但是却又让刘伯温执掌参劾的御史台,而这为自己的儿子埋下了祸患。刘伯温所获封的诚意伯,只是一种流爵,并不能世袭。所以刘伯温的大儿子刘琏并没有承袭爵位。

而父亲刘伯温在御史任上,又因为李彬案与李善长、胡惟庸等淮西集团结怨甚深,也让他步履维艰,仕宦艰难。朱元璋在先后除掉了胡惟庸、李善长、朱亮祖等人之后,决定将刘伯温的诚意伯爵位允许世袭,刘琏之子刘畾 也得以承袭诚意伯爵位。但是虽然名义上朱元璋颇有念及旧情的意味,但是圣心难测,刘畾随后却被朱元璋罢黜官职。

刘基的第二个儿子刘璟,颇有才华,更是与刘基一般对军事有身后的造诣。朱元璋都忍不住夸赞,而在《万历野获编》中,更是记载朱元璋对于这位良臣,重视尤甚,不仅仅安排他做阁门使,负责纠正大臣言行,还赏赐铁简,付以“除奸摘佞”之权。他也如他的父亲刘伯温一般脾气,《明史》中记载,他曾经与朱棣下棋,而朱棣不敌,遂玩笑着说道,你不能让我一下吗?

但是刘璟却回答道,“可让处则让,不可让者不敢让也。”朱棣果真举起反旗,打出靖难的旗号他甚至还向建文帝进献十六条计策。朱棣登基之后,自然不能忘记这个下棋不让,战场不让的刘璟,下诏召见。刘璟以有病为由,不去觐见

第2个回答  2020-09-19

长子投井是因为刘伯温政敌的迫害,次子自缢是因为不满大明江山落入一个乱臣贼子的朱棣手中。两个儿子结局都不能善终,也是刘伯温神算子不能预料到的悲剧。

刘伯温在元朝末年深知百姓困苦,在朱元璋揭竿而起之际,他果断选择站队。有了刘伯温的朱元璋如虎添翼,最后建立了明朝。

朱元璋在历史上就是疑心病很重之人,在他称帝之后,多年的功臣的结局都很惨。当时,刘伯温渐渐在朝中失去话语权,胡惟庸的权势在朱元璋的默许之下变大。胡惟庸党羽就把队刘伯温的仇恨嫁接在其长子刘琏身上,在刘琏于今江西任职之际,胁迫其投井自杀,朱元璋之后未有任何回应。

刘伯温的次子刘璟处境有被他预料到,当时结局却没能想到。刘伯温在临终前告知子女:君王现在虽然不理刘家后人,当时在胡惟庸失势之后,君王会想起刘伯温的好处,也会善待刘家后人。刘家后人切记要心平气和,绝对不能意气用事。

果然,朱元璋之后想起刘伯温还有一个儿子,对其加官进爵。刘璟是个宁折不屈之人,朱元璋离世之后,朱允炆继位,刘璟忠心辅佐。

可是恰逢朱棣起兵夺权,朱允炆不知所终,刘璟被朱棣留了下来。原本朱棣想要刘璟再次入朝为官,结果刘璟不仅没有答应,而且还一个劲的刺激朱棣“篡位”的痛处,这就彻底惹怒朱棣,将刘璟赶入大牢。

刘璟在牢中心情越发难受,不久自缢而亡,跟随先帝朱允炆而去,也算圆了自己忠君的理想。

第3个回答  2019-12-20
给他自己怎样跟他的后代,并没有什么关系,毕竟命运在自己手里
第4个回答  2019-12-20
这是因为君王对刘伯温并没有完全信任,所以才杀了他的后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