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办和用来做成有区别吗?

置办和用来做成有区别吗

第1个回答  2023-03-11
之前的一些文章和回答已经介绍了高校招聘中编制改革的一些问题,想要普及和纠正的概念是:“没有编制的岗位就一定差是错误的观念,有些没有编制的聘用形式是可以享受事业编制待遇,因为高校对事业编制进行了改革”。这一点和其他一些非高校类事业单位不一样,不能用传统的有编和没编来定义。

许多人说2020年高校取消事业编制,这是错误的说法,高校依旧会保留事业编制,并且还是继续会有事业编制的招聘,当然不同省份高校会有一些区别。

编制内:

首先来谈一下编制招聘,目前有编制的形式为:

1.事业编制或引进高层次人才

2.控制总量编制或员额制(这是事业单位一种改革的编制形式,部分省份高校全面实施,和编外的概念不太一样,编制是落实到单位不是个人,但是在岗人员可以享受编制内待遇,可以理解为有编制)

其实即使编制落实到个人,作为中低阶层工作人员,你也不能随意调动单位,除非重新考,那等于辞职再入职,没差。所以编制是个人还是单位的并不是太重要,主要的是能享受到编内的待遇。

编制外:

目前,没有编制的聘用形式主要分为:

1.非事业编制人事代理(有的简称人事代理,没有区别)

2.人才派遣

3.劳务派遣

4.编外“年薪制”(特殊高层次人才引进)

这四种类型的聘用形式的共同特征是“没有编制”,但是能享受的权力和工资待遇是不一样的,而且有明显的差别。

由于高校招聘的编制类型比较复杂,很多人即使知道了有这些差别,但是不知道怎么辨别自己应聘的岗位具体属于哪一种编制。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电话直接问招聘单位人事处,咨询人事政策”。

如果,不咨询单位,从招聘公告中也是可以找出一些规律,下面就介绍几种简单的方式。

一、引进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
之前,已经说明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即享受事业编制待遇,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引进高层次人才,非要看到“有编制”,“进编”才觉得是编制,这是一种片面思维,说明你了解的还不够多,有点思维定式。

(1)比如南京邮电大学引进高水平师资(引进高层次人才),可享受事业单位编制待遇

(2)苏州科技大学招聘,岗位备注“引进高层次人才”就是有编制的

(3)南京体育学院2020年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

(4)扬州大学2020年招聘事业编制辅导员

所以不要再说什么高校2020年取消事业编制了,高校在2020年依旧在招聘事业编制人员。

不过以江苏省为例,高校的事业编制招聘主要针对教学科研岗,少量针对辅导员岗和管理岗,辅导员岗和管理岗主要以编外形式聘用。

一般来说,有编制的招聘都是发布在省(市)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网站上

高校是属于事业单位,所以“编制”是要上级机关人事部门批复,因此有编制的招聘都会挂在上级人事部门网站。那么会有如下对应关系:

(1)省属高校编制招聘就要去省级人事厅网站查询;

(2)市属高校编制招聘就要去市级的人事局网站查询;

(3)而某些985 /211高校既不属于省属,也不属于市属,而是部属,比如教育部直属高校(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校(如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这些学校编制招聘信息就去相应的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上去搜寻,或者直接去相应高校人事处网站查询。

因此在乎编制的人,首先要有一点体制单位的基本常识,在我国,公办高校也是有行政级别的,是体制化的,你要搞清楚哪些高校隶属哪些部门。然后你才能找到正确的渠道来搜集编制招聘信息。

如下图所示,为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网站,画红圈的招考公告栏里的招聘都是有编制的,但里面的高校只含江苏省属高校找招聘信息,不含地级市属,以及部属高校的信息。

其他省份的应聘者可以参考你们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或者你要搞清楚你想去的高校归谁管,然后去那个部门网站搜索,或者直接去查询意向高校人事处网站

二、非事业编制人事代理
非事业编制人事代理分两种情况:备案制人事代理,普通人事代理,它们之间区别如下:

备案制人事代理:除了不能享受公费医疗(二次报销),其余等同事业编制

普通人事代理:到手收入等同在编,但公积金,社保缴纳基数比在编少(具体看各高校政策,也存在五险一金和在编差不多,能够等同备案制人事代理的情况),没有公费医疗(二次报销)

(1)备案制人事代理

如下图,某高校隶属南京市教育局,所以要去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网站查询公告,而不是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

它的公告里写了,经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招聘16名“编外”人员。

虽然这里是“编外”,但是是经过上级部门核准过,而且公告是挂在人事局网站上,这种就是“备案制”人事代理。

虽然没有编制,但是这种编外是完全享受事业编制待遇(包括公积金,社保缴纳基数),除了不能享受公费医疗(即不能去学校门诊部二次报销医药费,而是用医保卡,和企业职工一样)

(2)普通人事代理

比如某大学招聘专技人员,采用编外人事代理,只是在自己学校人事处发布了公告,而没有在上级机关人事部门发布公告,公告里没有经过XX人事保障(厅)局核准的字样,属于学校自行的招聘,就属于“普通人事代理”。

又比如某大学,虽然也没有在上级部门人事网站挂出公告,没有上级部门核准的字样,也只是在自己学校人事处网站挂出公告通知,但是他的公告里特别说明了”待遇参照在编人员“

所以普通人事代理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到手收入和在编一样,但是公积金和社保缴纳基数比在编少,没有公费医疗(二次报销)

第二种是除了不能公费医疗(二次报销),其他等同在编,和备案制人事代理差不多。

至于具体是哪一种,各个高校可以采取自己的措施,这个没有办法辨别,只有去问招聘单位人事处。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基本上到手的收入是参照在编,一般不会低,除非在编的收入也不高(有的省份有编制的收入也不高),如果对社保基数和公积金比较敏感的求职者,可以咨询招聘单位。

三、人才派遣
人才派遣也分为两种:参照在编待遇的人才派遣,普通人才派遣

参照在编待遇人才派遣:可以看作是普通人事代理,到手收入参照在编,五险一金有差(也可能差不多,具体看学校政策),没有公费医疗(二次报销)

普通人才派遣:到手收入和五险一金都比在编少,没有公费医疗(二次报销)

(1)参照在编人才派遣

比如某高校以人才派遣方式录用辅导员,但是待遇参照在编人员,已经明确说出

(2)普通人才派遣

如下图所示,某高校招聘以人才派遣方式录用,没有任何的说明强调待遇是参照在编人员,那么就属于普通人才派遣

四、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不管是到手收入还是五险一金,都远低于在编人员,完全不是机关事业单位福利体系。

劳务派遣和普通人才派遣区别:

(1)劳务派遣没有晋升的空间,不能评职称,不能聘任行政职务。

(2)普通人才派遣可以评职称,聘任行政职务,但是晋升后待遇还是比同等级别事业编制要少

如下图所示,某高校劳务派遣方式聘用,支付协议工资,基本上就是很少的

如下图,某高校劳务派遣工资表,左边是试用期,右边是正式录用工资,加上一点补贴,基本上一个月就三千多

五、编外”年薪制“(特殊引进高层次人才方式)
如图,某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用编外方式引进,可以协议工资,这种情况的待遇是要比有编制要高出很多,一般是在教学科研岗上,但是考核要求也很高,一般是在科研成果方面。

这种在招聘职位表里都会写得很清楚,编制外引进,按协议支付工资

以上就是对高校编制外的辨别方式做了介绍,应聘者在考虑高校工作的时候不能用有编制和没有编制这么简单的去思考,如果这样会错过很多机会。

注:以上只适用于公办高校,很多民办高校也以人事代理,人才派遣形式聘用,因为民办高校不是财政拨款单位,不属于事业单位,所以不存在参照事业编一说,其待遇普遍不如公办学校,这是有本质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