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读书笔记——长短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五十九条

    近体诗体制,以五七言绝句为最尊,律诗次之,排律最下。盖此体于寄兴言情,两无所当,殆有韵之骈体文耳。词中小令如绝句,长调似律诗,若长调之《百字令》《沁园春》等,则近于排律矣。

    王国维认为绝句在近体诗中最为尊贵,律诗次之,排律最下。他把小令比作绝句,长调比作律诗,看起来他更喜欢小令,不太喜欢长调。不知道他的理由是什么,也许喜欢不需要理由呢。不过作为批评家,相信他有自己的理由,只是因为词话这种特殊体例,没有明确系统的阐述。

    不过自己倒觉得小令长调各有特点。小令表达的主题、情感非常集中。如李煜词《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小令围绕明确的情感表达词人生命的感慨。

    相对小令来说,长调字数多了,更富于变化。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相对于李煜的小令来说,感情跌宕起伏富于变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变与不变,短暂与永恒,世事沧桑,想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人世宦海沉浮的苏轼,想到了“我欲乘风归去”,回到那个出尘脱俗琼楼玉宇的世界。可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冰清玉洁的世界,太过清寒了。尘世也许无奈,尘世也自有尘世可爱,“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还是舍不得离开。由幽怨到热爱,词人的感情起伏变化。下阕同样富有变化。“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圆圆的月儿,偏偏在这时照着不得团圆的失眠之人,构起人满腹离情,让人伤感。接下来,词人却宕开,自有解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共享一轮圆月,慰藉相思之情。在词中,词人情感跌宕起伏,富有变化,这是与小令不同的。如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同样富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