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你会选择哪个?梦想VS现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的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919年。

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后悔从来没有光顾过他的意识。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

勇敢的心 追求梦想

《月亮与六便士》是过去一年中读的少有的不是东野圭吾作品的书,让我印象十分深刻,还有一本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下次找机会再说。

我之所以注意到了《月亮与六便士》,是因为这本书常年占据各大书籍网站排行榜前五名,可以说是名扬四海,家喻户晓。

剧情其实并不复杂,也没有出乎意料的跌宕起伏,讲的是伦敦的一位收入颇丰的证券经纪人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下文称他为斯特里克兰),抛妻弃子离开家庭,只身前往巴黎学画,后来到了南太平洋小岛塔希提,并在此病逝。

在他生前,没有多少人欣赏他的画作,死后却被人奉为了流芳百世的大画家。

斯特里克兰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这是一名与梵高齐名的画家。

读完第一遍《月亮与六便士》后,我单纯的认为本书讲的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中年人,抛弃了生活的苟且去追求诗和远方的故事,和朋友交流过后,朋友认为我读的有些浅薄了,我又重读了一遍,才对斯特里克兰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这个世界上其实有数以万计的觉醒前的“斯特里克兰”,外人们对他们的理解是:

他们出生在幸福的家庭中拥有一对优秀的父母;

走着父母安排好的成长之路;

在父母的安排下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

在亲戚朋友介绍下娶了一位很贤惠的妻子;

生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拿着足够花的工资;

过着幸福的中年生活。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或许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他们出生在了一个严苛的家庭中,父母对他们的苛刻要求,让他们不明白什么叫做“童年”;

被父母强迫走着一条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学习着自己毫不感兴趣的知识;

在父母安排下找了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和一群并不喜欢的同事相处;

娶了一位外人看来温柔贤惠的妻子,光鲜的外表下是慵懒的安逸、慵懒的内心;

生了一个十分淘气贪吃贪玩的孩子,同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未来投资;

拿着足够花的工资,对,仅仅是足够花而已;

干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一天又一天的循环,过着行尸走肉般的中年生活。

就像本书中说的

“他们过着老一套的生活,平淡无奇,再也引不起我的好奇心了。有时候我们见了面,不待他们开口,我就知道他们要说什么话。就连他们的桃色事件也都是枯燥乏味的老一套。他们的人生就象从终点站到终点站往返行驶的有轨电车,连乘客的数目也能估计个八九不离十。”

这些人或许就是你,或许也是我,也可能是你的父母,也可能是你的同事,也可能是你今天在街上看到的任何一个人,不管是男女。

他们放弃了曾经的梦想,在条条框框中无趣的生活着,其实并不快乐,其实还想去追求梦想,但是他们并不敢,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威胁是社交压力以及对现有生活中享乐一面的迷恋。

其中只有少之又少的人能够像斯特里克兰这样最终觉醒,做了就算在如今的社会,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情,勇于放下一切去追求梦想。

放弃衣食无忧、有望跻身上层社会的证券经纪人身份,年近四十逃离了家乡,只身一人前往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

不能否认他放下家庭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情,我认识是他一生的污点,可这样更体现出了他敢于追求梦想的巨大勇气,斯特里克兰那颗勇敢的心,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敬佩。

六便士和月亮的抉择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这句话的意思是:满地都是充满着铜臭味的六便士,他没有去捡,没有去看,而是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月亮。

这正寓意着现实和理想的关系。现实就像地上的六便士触手可及,但是充满铜臭、肮脏以及无趣,梦想就像天上的月亮,触不可及,却那么美丽、那么美好,充满了无限的快乐。

本以为这句话是书中的内容,读了两遍之后还未找到,特意查了一下。书名是出自于毛姆之前的一部作品《人性的枷锁》,这句话一位书评人所写,简单明了一句话概括了书中的核心思想。

用现在流行语来形容的话,六便士就是眼前的苟且,月亮是诗和远方。

关于理想和现实,有太多的文学作品在论述。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无疑是最疯狂、最耐读的一部。

“月亮”和“六便士”,这两个一正一反、又充满象征意味的意象同时出现在书名里,共存着、博弈着,共同构筑成了这部伟大的经典。

单纯的梦想没有杂质

整本书故事的结局,是几经周转,斯特里克兰来到位于南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与岛上的原住民女人结婚、生子,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他仍未放弃画画。日日夜夜他都还是在做这件事。即使得了麻风病,距离死亡越来越近,他也从未停止过追求。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斯特里克兰还不能称作伟大,我会认为他还会有私心,他渴望他的画作大卖出名,就算追求梦想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纯洁,他一定还在乎名誉,在乎钱。

但当我看到他在临死之前,却嘱咐原住民妻子,将数年心血连同房子一起烧毁的那一刻,我眼眶湿润了,嘴角逐渐上扬。

毛姆这么写道:

“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他可以说死而无憾,他创造了一个世界,也看到自己的创造多么美好,以后,在骄傲和轻蔑的心情中,他又把他们毁掉了。”

我笑自己竟然如此的肤浅,笑自己注定无法成为斯特里克兰这样伟大的人,他的梦想当中没有一丝的杂质,他不求名不求利,只求一块安静的居所以及一块干净的画板。斯特里克兰的梦想没有一丝的杂质,是那么的干净纯洁犹如天上的月亮。

他用了大半生去追求梦想,那究竟成功了吗?他自己认为成功了吗?当我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我永远成为不了斯特里克兰这样勇敢的人。

因为他根本不在乎这些,我想他去世的那一刻他一定是无怨无悔的。

不可缺少的女人们

书中的主要三位女性角色,虽然都是给斯特里克兰做陪衬的,但也各具特色,让人印象深刻。

斯特里克兰太太

斯特里克兰太太,斯特里克兰的第一任妻子,性格特点鲜明,类似的女人在当今社会中也存在,无大追求只求相夫教子,过着幸福安逸稳定且平凡的而生活,做一个平凡人(这里并不是否定这类人,请键盘侠手下留情,我只是说出一种状态)。

斯特里克兰与她有着共同生活17年养育了两个孩子,家庭生活条件优越,也有着结识名流的爱好。

外人来看她贤良淑德,但当斯特里克兰出走后,斯特里克兰太太的真实面目才显露出来。

展现了两种根深蒂固的恶习:

一是“只要有人愿意听,她们就热衷于谈论自己的私事。”

二是“别人的看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让她们最深挚的感情也蒙上了不真诚的阴影。”

斯特里克兰出走时她因为害怕别人议论,宁愿让别人以为自己的丈夫是跟着某个不知名的法国舞女私奔,也不愿承认她的丈夫出走是因为自己的理想,而她斗得过别的女人,却都不过丈夫的理想。

他一系列的举动措施让当时年纪尚小的作家写下“真挚诚恳底下也许埋藏着矫揉造作,高风亮节背后可能隐藏着卑鄙无耻,无赖恶棍心里或许存留着良善之意”的话,这段话描绘的已经不单单是她,而上升到了整个人性。

可想而知,她的所作所为何等地令人作呕。或许毛姆对于她的描述涵盖到全部女性身上有所偏激,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在现实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有所体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便是当时上流社会的缩影,每个人都看似优越满足,整天参加着其乐融融的聚会,但毛姆却也描绘出了斯特里克兰对于这种生活的无感,他极其得体地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却也是个木讷缺乏情趣的人,在别人看来是这样的。

从这一方面我们也就能摸索出斯特里克兰出走的缘由了。

毛姆曾提及斯特里克兰出走是毫无征兆毫无缘由的,并且作为编撰本书的主体,毛姆否认了一系列的可能造成斯特里克兰出走的原因,但万事万物发生总归有其缘由,毛姆描述斯特里克兰从学校毕业到现在用了一个沉闷乏味的概括,我想斯特里克兰的不作为已经反映了他对实际生活的无感,这一点从他在巴黎的不羁生活可以对照得出。

文章结尾回到了伦敦,又看到了斯特里克兰太太,可以说岁月并没有改变这个女人,她仍旧如此的圆滑世故,借着斯特里克兰太太的名号受着别人的尊敬。

毛姆仍旧不改对其的讽刺,她所喜欢的一幅斯特里克兰的画,那是斯特里克兰心目中的神圣家庭。

画中的环境是他与爱塔生活的家,画上的妇女和婴儿则是爱塔和他的长子。可怜的斯特里克兰太太还借这一幅画来营造出她与丈夫的琴瑟和谐,这真是全书最为讽刺之处,世人不知爱塔的存在,可她才是斯特里克兰真正的归宿,令人唏嘘。

布兰琪

布兰琪重蹈了斯特里克兰太太覆辙,甚至他的结局比斯特里克兰太太更加危险。

她真的爱上了斯特里克兰,义无反顾地抛弃了所有,但她却不知道斯特里克兰只爱他的梦想。

可当时间流逝,布兰琪作为女人的私心便暴露了,她想让斯特里克兰完完全全地属于自己。

斯特里克兰的滔滔不绝便指出了他必须离开布兰奇的原因:

“假如女人爱上你,在占有你的灵魂之前,她是不会满意的。因为她自身软弱无能,所以拼命地想指挥你,你要是不彻底听她的话,她就不会满意。她的见识很浅薄,她讨厌她无法领会的抽象事物。她只关注物质的东西,她会妒忌你的理想。男人的灵魂漫步于宇宙最偏远的角落,而女人却想将其囚禁在柴米油盐之中。她准备用无限的耐心缠住我,把我绑起来。她想要拉我降低到她的层次;她对我毫不关心,她只想要我归她独有。为了我,世上所有事情她都愿意做,只有一件除外:让我安静地独处。”

听到这段话的女性可能会不以为然甚至觉得他侮辱了女性大发雷霆而放弃了阅读这本好书的机会,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斯特里克兰其实遇到了一个如他以前妻子一般的女人时何等的暴跳如雷,我想你既然会读到我的文章,那么一定不是这种平凡女人。

斯特里克兰如果生在现在这个社会,很大概率会找到和自己一样三观的女人,一起携手追求梦想。

爱塔

或许是因为前两任关系留下的阴影,斯特里克兰离开了巴黎,很长时间内独自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爱塔是斯特里克兰唯一的妻子,更准确的说是灵魂伴侣。爱塔与斯特里克兰前两任关系截然不同,她满足了斯特里克兰对女人的全部要求,或许说只一点要求:“她不来烦我。”

书中提到女人更注重家庭柴米油盐,男人更注重追求梦想,这其实不是绝对的,男人也会有注重家庭柴米油盐,女人也有注重追求梦想的,不管怎么样都没有对与错,都只代表一种生活状态。

不管你是像沈复和芸那样安逸的享受生活,还是想斯特里克兰这样勇敢的放弃安逸追求梦想,你都没有错,一定要记住,不要后悔,不要留下遗憾。

想追梦却没有勇气去追的朋友们,可以好好读读《月亮与六便士》,感受一下最纯洁的梦想带来的喜悦。

PS:多说两句,看别人实现梦想真的也能给你带来快乐。

高中时期我同桌的一个男孩,特别喜欢医学,梦想当医生,但是自己学习成绩并不好,高三他发愤图强,触底反弹,最终考上了医科大学。

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在旁边,他那尽情释放的喜悦,深深地感染了我,我真心和他一起感受到了这份快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