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学校德育体系之构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03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回避无济于事。我们必须正视目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努力抵制网络的负面效应,以积极进取的态度,脚踏实地的作风,不断加强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从优化德育目标、拓展德育内容、探索德育新途径等方面重建学校德育。
  
  1.内化学校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德育是一种传授社会所期望的道德规范、政治思想等,培养社会所需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这种活动决定德育的目标在于规范人的行为。在信息网络条件下,德育的规范目标屡受冲击。一些网站为生存下来,往往通过登载“**”、“灰色”甚至是“黑色”的信息吸引网民的眼球,提高网站的“点击率”,最终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由于网络特有的共享性,这些“带色彩”的信息在网络中像鼠疫一样传播,直接或者间接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还不成熟的学生们所接受,使他们的思想游离于现实道德之外。面对这种现实,学校德育必须主动出击,引领学生自觉抵制这些不良信息的侵害。
  学校德育主动出击,首先要做的是着力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所谓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指导下形成的健康的网络心理观、全面的网络工具价值观、理性的网络行为观、先进的网络文化观。正确的网络观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各有侧重,教会学生在多元化价值体系中的正确评判标准,消除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造成的不良影响,以避免因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脱节所带来的人格二元化,抵制网络信息中的不良的价值取向。
  
  2.拓展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丰富而掺杂不良因素的网络信息资源,凭借先进的网络技术直接传递到学生身边,使得有限德育信息发挥作用的难度空前加大,德育工作者在学生思想成长空间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冲击。有用和无用的信息在网络上的同时并存,造成了我们用以判断世象真假和对错是非的价值标准被淹没在杂乱无章的细节之中,使传统道德基础悄然瓦解。一些冗余信息、污秽信息、盗版信息、虚假信息、过时信息和错误信息借助网络而广为流传。负面的网络信息给一些道德颓废和行为不轨之徒大开方便之门,也势必冲击学校德育所强调的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为他人服务的教育、道德伦理教育、文明行为教育、“三观”教育、法纪教育、理想教育,等等。
  学校德育应根据网络信息资源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不断补充和完善德育内容。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内容应与时俱进,甚至是走在时代的前列,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将网络德育作为学校德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向学生系统传授上网所应该遵循的网络道德规范,如《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的“五要五不要”、《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传授,以达到培养学生网上自律能力,塑造网络人格,内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自律能力之目的。
  
  3.探索虚实并重的德育新途径
  
  自1994年开始,中国网民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06年6月30日,网民总人数为12300万人,其中24岁以下的网民所占的比重为53.8%。如此快速增长的网络队伍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实际生活在两个世界:实实在在的现实社会和虚拟的网络社会,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这两个社会之间穿梭。信息网络是一种类似现实环境又非现实环境的“虚拟环境”,它为学校德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现代环境。
  网络信息传播的方式是发散式网状传播,在网络中,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用一个称号或者假名(真名也被看作是假名,所谓的“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甚至是一个符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布各种信息。由此可见,网络信息很难说清楚“这是我发布的,那是我发布的”,网络信息传播呈现出模糊性的特点。这种模糊性的特点必然造成了学生道德意识和情感的弱化,学生行为也因此而“随心所欲”,学校德育在调控学生的行为方面变得不是那么得力,有时甚至不能控制学生的行为。
  德育的最高境界在于“无为而治”,而“无为而治”的前提在于“有为”。网络信息传播模糊性是一把“双刃剑”,学校的德育工作完全可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将网络作为德育工作的有效的载体,让德育走进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声、像、图、文并重的优势,把 主题教育 、专题教育与渗透教育结合起来,设置各具特色、各具功效的网页和专栏,将德育基本内容与网络海量信息结合起来。具体操作过程可以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时,安排学生在网上查找材料,并且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技术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做成 演讲稿 或者是出电子小报,通过开展校园网络文明建设系列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延长学生接受德育的绝对时间,营造校园网络育人环境,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德育关怀,由此实现虚实并重、有机统一的德育新局面。
  
  作者简介:
  高芳梅,安徽六安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和学生德育。
  彭国平,湖北潜江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幼儿教育。
  E-mail:pgpgfm@163.com,Tel:027-62862092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汉江大学实验师范学院 43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