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常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5
1.什么是六壬
六壬,又称六壬神课,是用阴阳五行占卜吉凶的一种古老的术数门类,与奇门遁甲、太乙神数合称三式。

天干有十,而六壬神课独取壬者,因为壬水 属阳,天一生水,为数之始;壬又寄宫于亥,亥属乾宫,乾是《易》卦之首, 所以取壬。六壬是指千支相配成六十花甲,每干配六支,以壬配六支则为“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故称六壬。

另说壬有王形,为诸易之 王,故称壬学。六壬术起源很早,汉代《吴越春秋》、《越绝书》中已有记载;《隋书•经籍志》录有《六壬式经杂古》、《六壬释兆》等书;《唐书•艺文志》及《宋史•艺文志》等史书中,也提及六壬之书名;《四库未收书提要》载录了宋代祝泌的《六壬大占》。

六壬学预断吉凶,其推演法类似易学。

2.学大六壬注意哪些问题
自学大六壬,不走弯路的正确步骤:

第一步,入门学习。

含九宗门、八煞论、神将释。掌握正确起课、发传方法。这阶段中,只要是适合的入门书,都可以读。

笫二步,基础学习。

含毕法赋、课经、类象。掌握课格关系与理气象类论,学会断课,形成基本的断课思路,并能断一些简单的课。这阶段中《大全》和《壬归》是必须读的。

第三步,进阶学习。

学习分类占,掌握分类占法,并借分类学习之机,不断地、随时地返去复习、深化以前学过的各项基础知识。这一阶段有点长,《指南》自然是首选的,且是必读的好书。

第四步,升华阶段。

上面三步踏实、有效地完成后,自学者已颇具功力。此时,除应不断温习已学知识并加以融会贯通外,应更进一步地逐个研究72O课,并大量研究古今课例,去印证与验证所学知识,在不断的思、疑、证、悟、思的过程中,逐级提高大六壬的水平与对加深对壬学的理解!这阶段中《壬占汇选》与《集应钤》是比较好的参考书。

自学大六壬应注意的问题:

1、重实践。上述文字中未提及实践二字,但并非说不重视实践。实际上,实践是贯穿整个学习、研究的过程中的。

2、重求师访友。俗云:“真传一句话。”诚哉斯言!

3、有长期学习的准备,有踏实的求学精神。学好大六壬,非一日之功!

4、重博览。上述步骤中,只提及几本经典书籍,但实际学习过程中,博览群书十分重要!此处不解者,于彼处可获知。再次,可使眼界开阔。

5、知识面应开阔。学大六壬不光只要看壬学书,要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须知天地之理一也。

6、重生活体验并与大六壬紧密联系。有人说:“壬即生活。”斯言非谬!
3.什么是六壬式法
六壬式法也是用阴阳五行占卜吉凶的一种术数。

六壬与遁甲、太乙合称三 式。五行以水为首,十天干中,壬、癸分别属于阳水、阴水。

合阴取阳,则六十甲子 中壬有六个(壬申、壬午、壬辰、壬寅、王子、壬戌),所以称为六壬。六壬一共有六 十四课,以刻有干支的天盘、地盘相叠,转动天盘后得出所值的干支及时辰,然 后据此判明吉凶。

六壬术起源很早,汉代《吴越春秋》、《越绝书》就已经有相关记载了,《隋书经籍志》也载有《六壬式经杂古》、《六壬释兆》。唐《王建诗一贫居》云:“近来身不 健,时就六壬古。”

说明在唐代时六壬术已经很流行了。到了北宋,宋仁宗还亲自 为杨维德编撰的《景偌六壬神定经》作序。

说明在宋代,六壬式法已经得到了社 会各阶层的喜爱。明清时期是中国数术蓬勃发展的时期,六壬类书籍也是层出 不穷,其中以陈公献的《大六壬指南》、尹希吉的《六壬捷录》较为有名。

到了近现 代,易学的春天再度来临,但是六壬作为一门传统学术,由于起点高学习难度 大,所以对六壬有较高造诣的学者和六壬类的专著却比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