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本科院校和名牌大学的差距在哪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第一次找工作时HR的白眼。

差距一:名校有优秀的软硬件条件,师资队伍、科研条件、就业前景等因素都远胜于一般院校。

差距二:在我们找工作时,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机制和社会对名校毕业生的优先认可度。

差距三:你的平台和圈子。名校毕业生年薪二三十万起步比比皆是,普通学校毕业生望尘莫及。

差距四:你的眼界、综合能力、思维方式等等。别的不说,普通学校大学生宿舍里打游戏、追剧追明星的都是主流,反观那些名校生,大多都在学习提升自己。

……还有很多差距,最明显的就是找工作投简历时人家明确要985、211的,普通院校的简历都不收,收了转身也扔垃圾桶,没有当场给你个白眼都是素质高的HR。

那么,高考时成绩不理想,读了普通学校,就没有咸鱼翻身的机会了吗?非也。

第一,你考含金量高点的证书。

第二,继续考研深造,普通学校考上名校研究生的大有人在呢。但现在考研也卷得翘起了边。

考研择校是初期备考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某些同学最头疼的问题。想报好的学校又怕自己考不上而又错过了稳妥的学校,毕竟名校竞争更激烈;报得低了自己又不甘心,大多数同学都有“名校情结”,高考时失之交臂的想要在考研时能再圆自己的名校梦。那么如何正确地选择学校和专业呢?

一个思路:专业——地区——院校

一般来说,专业选择靠前。有人说,“本科看学校,研究生看专业”,不是没点道理的。在报考时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自己的本科专业如何,要不要跨专业报考,将报考专业与报考学校的优势领域和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相结合,才是正确的“择校之道”,当然也可以按照个人偏好进行选择。

两个维度:院校或专业的强(热门)/弱(冷门)

选冷门院校冷门专业则纯是为了一纸硕士文凭,而热门院校冷门专业和冷门院校热门专业就是两种更为稳妥的选择了,那么为了满足“名校情结”,也大可考虑热门院校冷门专业嘛!

三个指标:

1.报录比 ——报名与录取比例,可在招生院校的官网或中国教育在线上查询,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该专业的火爆程度。

2.分数指标 ——国家线+学院复试线+实际录取最低分+实际录取最高分。

3.目标专业学科排名 ——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

确定好目标院校后,一定要去查看这些指标,结合自己的能力来选择。

四个“人数”

1.计划招生人数。在招生院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或专业目录里一般都有说明。

2.报考人数。这是个较关键的信息,反映这个专业的报考热度、竞争激烈度,从中也可大致看出潜在的竞争对手有多少。

3.实际录取人数。随着复试、调剂的进行,各大高校的拟录取名单也陆续出炉,在学校有研究生官网或各院系官网都有公布,可以查询。

4.推免人数。有些名校热门专业推免名额可能会占很大比例,那么留给统招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就更激烈,难度更大。因此推免人数是个重要参考。

从以上人数可以准确算出该校该专业的报录比。此外,还要关注下复试比例及最终成绩计算方式。差额复试比例越高,当“炮灰”陪考的同学越多;复试、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越高,学校的自主程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