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春秋笔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4
1.什么是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是孔子整理《春秋》这部史书所有的写作风格。

前面朋友说的“微言大义”是往好了方面讲,如果往坏了方面说,就是在描述客观事实时不动声色地加入主观色彩,从而对读者的判断起引导(或者误导)作用。 比如同样是历史上的杀人事件,孔子认为杀得无理,就用“弑”这个贬义字;如果孔子认为杀得好,就用“诛”这个褒义字。

虽然表面上孔子并没有长篇大论地评价这个杀人事件的是与非,但只用一个字就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好恶和价值判断,于是读者不知不觉中就被他的价值观引导了。 后人对春秋笔法评价不一,儒家认为是“微言大义”,觉得写史就得像孔子那样写成教化人民的材料,其真实性倒无所谓;但近代史学家们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史书应以客观公正为宜,不应加入个人感 *** 彩,价值判断应该交给读者去做。

今天我们说“春秋笔法”,指的就是这种采取修辞技巧不动声色的引导读者做出作者期望的价值判断的写作方法。我们的官场和媒体是很擅于使用“春秋笔法”的,直接骂人那是水平差的。

比如曾国藩初期与大平军交战总是惨败,实在无法向清廷交差,他的师爷把报告中“臣屡战屡败”改成“臣屡败屡战”,立即从草包变成英雄,是典型的“春秋笔法”。 007影片《明日帝国》中,那个媒体大亨制造事端后,把新闻标题中多少名英军“遇难”改成“被谋杀”,足以把一场磨擦激化成战争,这种“春秋笔法”就极为恶毒了。

你随便翻下网站上各类消息的题目,就会发现无数“春秋笔法”,这是我们作为读者,必须要高度警惕的。
2.什么是“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 chūn qiū bǐ fá 成语释义: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成语示例:初意却不过贪图少写一个字,并非有什么~。 (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文学解释】 所谓“春秋笔法”,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

《春秋》,鲁国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修。

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

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 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

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 。
3.何为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是指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

《史记·孔子世家》说 :“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游、子夏之徒,不能措一辞,不能改一字。”即指此。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用语准确,选词严谨,常根据事件的性质、情形和结果以及作者对该事件的态度,选用不同的词语。 《春秋》的记事极简短,一般一件事只有一两句话。

可是这极简短的记叙,往往微言大义,有着很丰富、很深刻的含意,不仅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且也给读者以深刻地影响。 例如,《春秋》中,“郑伯克段于鄢”,虽然只四六个字,却记录了这样一件大事:鲁隐公元年,郑国君之弟共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在鄢这个地方打败共叔段,使他“出奔”。

《左传》对《春秋》这句经文隐含的褒贬用意解释道:“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

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

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春秋》中这句话,从表面上看,似乎的纯客观的记录,不流露作者的思想倾向,实际上是有褒有贬的。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文笔曲折、微言大义,并带有一定倾向性的文字称为“春秋笔法”。
4.什么是“春秋笔法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 巧。

它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 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春秋笔法作为我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来源于《春秋》。

《春秋》,鲁国史书。相传为孔子 所修。

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做了精当 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 (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 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

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 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 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 者的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 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
5.什么是“春秋笔法
所谓“春秋笔法”,顾名思义,是一种写作方法,或者说是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因孔子写《春秋》时首次使用而得名。

这种写作方法的特点是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在文中作判断。形象点说,好比是故意给文章“糊上一层窗户纸”,读者能否明白作者的意思便只能凭自己的眼力了。

孔子当时根据鲁史作《春秋》时,对于当时那些重大的、不好定论的史实,往往欲言又止,采取讳而不言的态度。即不明记其事,只以三言两语,作蜻蜓点水的提示,然后让读者自己体味;有时则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或对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春秋三传之一的《春秋公羊传》认为孔子有其明确的原则,即: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孔子的这种“春秋笔法”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

孔子并非史官,却要越俎代庖地作一部史书流传后世,确实是有着“微言大义”的心思,他的目的是借历史表达自己的思想。 甚至许多经学家认为:《春秋》每用一字,必寓褒贬。

战国时期史学家左丘明最先对这种“微言大义”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 ”意思是:《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 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这里提出了《春秋》为善恶、正邪立标准的目的。

孟子又有言:“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里提出孔子作《春秋》的用意并非只是记录史实,而是要起到“警世”之用。

孔子自己也曾对弟子说过:“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意思是: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

可见,孔子的确是在《春秋》之中寄予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是非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