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评价张良四个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4-16
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细究起来,这话说的是张良具有一种战略上的洞察力:知道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而且还知道以什么样的手段团结我们的朋友,打击我们的敌人。而这种洞察力又来自他对人性的洞察力:他能准确深刻地把握各种人的心理实质要求,进而采取因势利导的对策。他对刘邦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建议如下:
1、建议刘邦将汉王基地设在汉中而不是巴蜀,并烧毁返回关中的栈道以麻痹项羽。
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之后,封刘邦为汉王,汉王的封地原来只限于巴蜀,即今天巴山以南的川渝地区。刘邦为感谢张良在鸿门宴时的救命之恩,赏赐张良黄金百镒,珠二斗。张良却将这些财宝全送给了项伯,请他在项羽处活动,将汉中地区也封给刘邦,刘邦知道后,又多拨了一笔钱,让张良再送给项伯,活动此事,结果,项羽还真把汉中封给了刘邦,这就给刘邦日后反攻回关中,提供了前沿基地。张良当时的理想还是扶佑韩王成,所以,告别刘邦返回韩国,临别时建议刘邦烧掉褒斜路上的栈道,以示绝无东返之决心,刘邦依计而行,这又为后来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埋下了伏笔。这两项建议中,张良利用了项伯容易为财货打动和项羽容易被表面现象欺骗的弱点,成功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2、建议刘邦封韩信、黥布、彭越三人为王,建立起最为强大的反项羽联盟。
公元前205年(汉二年)四月,汉王刘邦曾攻破了项羽的都城彭城,没想到被项羽一个“回马枪”杀得大败而逃,连父亲和老婆都陷入敌手。在逃跑的路上,刘邦扶着马鞍问张良:我欲“捐出”关中的土地,以此寻找能共同打败项羽的合作者,你说该“捐”给谁。所谓“捐”就是许诺谁打下来某块地方就封其为当地之王。张良推荐的三个人分别是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项羽的前部将九江王黥布、齐王田荣手下的猛将彭越三人。刘邦从其计,后来助刘邦打败项羽的果然是这三个人。张良建议与这三人结盟,对其以裂土封王的代价实现同盟,出于这样一种判断:他看到了这三个人所具有的杰出的军事才干,也看到了三个人自立为王的野心。他们有军事才干,值得结盟;有自立为王的野心,就可以用裂土分封的方式加以收买,可谓选对了人,用对了手段。
3、建议刘邦停止分封六国旧王室成员为王。
公元前204年(汉三年),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刘邦粮道被项羽攻破,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刘邦有病乱投医,征求属下有何良策,郦食其建议,分封以前被秦国灭掉的赵、魏等六国的旧王室成员为王,由他们响应刘邦,袭击项羽的侧后,分解眼前的正面压力。刘邦从其计,并且刻好了这六国的王印,郦食其准备携印出发,付诸实施。这时,外出办事的张良返回,听说了这个消息,急匆匆地冲入刘邦的大帐,刘邦正吃饭,张良夺过他手里的筷子,就拿着这副筷子给刘邦提出了八条不能这么干的建议,核心的一条就是:现在跟着您汉王浴血奋战的将士,不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胜利了,裂土为疆,封王封侯吗?而现在您一旦把那些已经根本没有什么政治实力的六国王室后裔封为国王,就会让自己的追随者心灰意冷,而那些没有实力的六国后裔,也不会真起到袭扰项羽的作用。刘邦方恍然大悟,忙派人追回已刻好的印信销毁。
张良能提出这个建议是很不容易的。他本是韩国的世家公子出身,祖上三代为韩国的相国,他投身到反秦斗争的初始目标是为旧韩国报仇,重建新韩国。只是当他所扶保的韩王成被项羽杀掉之后,他才彻底投靠在汉王刘邦的麾下的。如果按照他旧有的思想逻辑,应该赞成恢复旧有的六国王室后裔国王称号的,可是此时的张良,已经彻底看到六国既亡,无法复生的历史大趋势,毅然放弃了旧有的理想,转而从眼前的政治现实出发,以分封现有的实力派为手段,支持刘邦夺取天下,建立起新统一国家。这一建议说明,张良对于历史的大趋势具有敏锐的感受力。
4、促使刘邦尽快分封功臣,稳定汉初的政治局势。
打败项羽之后,刘邦虽然分封了萧何、张良等主要功臣,但对于大多数的功臣,却迟迟没有动静,弄得众将私下里议论纷纷,意见很大。张良了解到了这些情况,寻机上谏。一天,他陪刘邦在洛阳的城楼上散步,刘邦看到城外的河滩地里,聚着不少将领,便问张良:“他们聚在那里干什么?”张良不假思索地回了一句:“在商量谋反呢?”这当然有些耸人听闻,也许众将此时只是在那里闲聊,张良只是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果然,刘邦接着问:“好不容易天下才安定下来,他们怎么又谋划着要造反?”张良回答说:“天下是打下来了,可是陛下分封的人都是萧何、曹参这类与你亲近的同乡,还处死了不少过去和你有仇的人。眼前的这些将领,或者不是你素所亲近的同乡朋友,但立有战功,他们担心分封时没有自己的份儿,或者过去曾经得罪过你,怕你找茬儿杀了他们报旧仇,所以,就聚在一起商量造反的事了。”刘邦问:“那该如何是好?”张良回答说:“先分封一个大家公认的与你有仇的人,然后再尽快地分封其他众将。谁是你公认的仇人?”刘邦说:“雍齿,这小子数次让我难堪,我早就想杀了他。”张良说:“那就先封雍齿。”刘邦果然马上封雍齿为什邡候,并命令丞相、御史大人等尽快制定封赏计划。雍齿一被封侯,众将领的各种疑虑都被打消了,军队的情绪稳定下来了。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张良洞悉一切人的欲望、要求,并且能利用这种欲望控制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他对自己的物质利益却持十分超然淡泊的态度,这也是他最为后人所称道的地方,所谓功成不居,是他比韩信、萧何的聪明之处。
其实,张良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他的道德水准决定的,而不是智慧因素决定的。韩信也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的道理,但却一意孤行,走上了造反的不归之路。那并不是韩信在智力上缺少领悟这个道理的能力,而是缺少克制自己野心的道德力量。张良不同于韩信,他出身于贵族世家,本来就是养尊处优的上等人,他投身到反秦“革命”中,是为了灭秦复韩的理想,而不是出于封侯称相谋富贵的个人目的。就是说,他不是那种为了个人目的加入“革命”的投机分子,对这一点,同样具有洒脱气质的唐朝大诗人李白是深刻理解的,做诗称赞张良“破产不为家”。这么一位曾经为“革命”不惜贡献出身家性命的贵族公子,当然也不会在“革命”成功后陷入争权夺利的无聊套路之中,由此看来,张良能够功成身退倒不是出于他那深沉的智慧韬略,而仅仅是坚守了自己最初的理想主义目标而已。
应该说,打下天下后,汉高祖刘邦在分封功臣时,不像他在战争期间那么大方。对功劳最大的相国萧何也只封了个八千户的酂候。当年刘邦带队离家外出服劳役时,别人都送了300钱,而萧何送了500钱,为此刘邦又多封了他两千户,这勉强使萧何成为“万户候”。而对张良,刘邦是出奇的大方,他认为张良功劳还在萧何之上,将富庶的齐地三万户封给张良,张良谢绝了这份封赏,其谢词也诚恳感人:“臣当年在下邳起兵时,与皇上在留地相遇,那是上天有意,将臣送到陛下面前的,陛下用了臣的计策,又侥幸成功。所以,请陛下把留地封给臣就行了,三万户臣不敢领受。”这段话表明,张良并不在意封地之多少,只是想以此纪念二人的友谊。刘邦答应了这个要求,封张良为留候,封户和萧何一样多。正是因为张良本人力辞三万户之封,所以,才能不避嫌疑,以较极端的语言催促刘邦尽早封赏其它将士。而且,打下天下之后,张良也努力辞去一切官职,尽管他仍为刘邦效劳,在刘邦平定异姓王叛乱和匈奴入侵的过程中,随叫随到,甚至抱病出征,但始终没有什么正式的职务。
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出外行军打仗时,常带着戚夫人,元配夫人吕后留在宫中,镇守后方,常见不到刘邦。刘邦本来已经立吕后的儿子刘盈为太子,但刘盈这孩子,性格太仁弱,刘邦有点儿看不上他。刘邦觉得戚夫人生的儿子如意有些像自己,又加上戚夫人经常哭哭啼啼地要求刘邦为她们母子的前途考虑,刘邦就动了改立太子的念头,并向大臣提出了改立太子的想法,不想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尽管大臣们反对,但刘邦还是想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吕后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十分恐惧,于是她派她哥哥建成候吕泽在张良外出的路上把他截住,带到府中,强迫张良给出个主意。张良说:这种事儿,皇上执意想做,正面反对是没有用的,得想别的办法。我听说当今天下有四位著名的老人号称“商山四皓”,素有贤名,因为听说皇上诲慢士人,所以逃匿到商山里,义不为汉臣。但皇上很看重这四个人,屡次相请,都没请来。如今,您如果能不惜金玉璧帛,让太子亲自修书,派一能说会道的人,谦逊诚恳地反复去请,能把四位贤人请来,做为太子的宾客,有他们的帮助,或许能巩固住太子的地位。吕泽把这主意汇报给吕后,吕后马上安排吕泽依此计而行,太子亲自修书,派人备上厚礼,果然把这四位老人请到了府中,辅佐太子。公元前194年(汉十一年),淮南王黥布叛乱,刘邦正在生病,打算派太子刘盈带兵去平叛。“商山四皓”对吕泽说:“太子如果带兵出征,打胜了,对其太子地位没什么增益之处;万一打败了,那就大祸临头了。况且现在军中的将领,都是曾经跟皇上打过天下的枭将,现在让太子指挥这些人,无异于让一只羊去指挥一群狼,哪里能指挥得动,必然无功而返,那时,戚夫人就有机可乘,趁机促成废立太子之事,那就麻烦了。所以,得马上请吕后去见皇帝,泣诉说:黥布,是天下知名的猛将,善用兵,现在我军诸将因为有陛下的缘故,才有和黥布相抗的信心,如果让太子带兵打仗,如同使羊将狼,咱们那些将领心里没底儿,谁能听太子的话,黥布若是知道这消息,一定会很高兴,大兵很快会西进到长安。陛下虽然有病,但哪怕是您躺在车里,诸将知道有您在,就一定会卖力做战,定能平定黥布。”吕泽连夜进宫向吕后做了汇报。吕后马上进见刘邦,按照“商山四皓”交待的那样哭求刘邦,刘邦听后,认为也确有道理,便骂到:“我他妈就知道这笨小子不足差遣,还得老子自己去。”于是抱病率军出征。张良当时病得也很厉害,勉强支撑着为刘邦送行,对刘邦说:“我本应随陛下一起出征,但病得实在太厉害了,黥布所率楚人素以剽疾著称,陛下不要与他们硬干,应避其锋芒,寻机歼灭。另外,陛下外出,家中不能无人主事,请任命太子为将军,总监关中兵马,以为陛下后援。”刘邦同意了这个建议,并临时给张良一个太子少傅的头衔,让他辅佐太子。
平定黥布叛乱回来之后,刘邦病得更厉害了,更想换太子了。张良当面苦谏,他不听,太子太傅叔孙通,甚至说如果换太子,自己就以死相抗,刘邦当面敷衍他说:“行了,行了,我不换了。”但心里还是在想着如何更换太子的事儿。事已至此,太子这边也只好使出杀手锏了。一日宫中宴会,太子出席,“商山四皓”陪他一同前来,坐在他身后。刘邦一看太子身后坐了四位八旬以上的老人,须发皆白,仙风道骨,便问这四位是什么人,“商山四皓”上前分别自报姓名,刘邦一听,这就是自己想招纳几次都没有招纳到的“商山四皓”,便问,“我曾招你们了好几年,你们都躲着我,怎么跟我儿子搅在一起去了。“商山四皓”说:“陛下轻视士人,爱骂人,我们受不了这份侮辱,所以躲避不从陛下。但听说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而为太子死者,故我们来投奔太子。”刘邦说:“好,那就麻烦诸公用心调教帮护太子了。”宴会结束时,刘邦招戚夫人来,指着“商山四皓”的背影说:“有这四人辅佐,太子的羽翼已成,我想换,也换不了了。今后,吕后就真的要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大哭,刘邦也只能流着泪离开了。
数十名大臣的强烈反对,都没有动摇刘邦换太子的意志,为什么四位隐居世外的老人一出现,刘邦就改了主意呢?张良的这一计策的核心关节在于何处呢?原因就在于,张良看到了刘邦的一个“弱点”,他不怕大臣,但怕天下百姓。如果天下百姓人心所向的事,刘邦是不会违抗的。“商山四皓”对当时天下百姓的号召力,刘邦是心知肚明的。如果没有这些人卷入,更换太子只是宫廷内的事。现在这些人已卷入了,而且明确表示“天下”将以死维护太子,如果强行废立之事,拥护太子的将领在民意基础的支持下,就敢发动兵变,引起全国的动荡,这是刘邦万万不想看到的,所以,他让步了。
此后,张良向刘邦辞行,说自己的布衣封候,已经心满意足,现在天下已安,愿弃人间事,追随一位名叫赤松子的仙道入深山修道。刘邦同意了,张良便遁入长安附近的紫柏山,与几个道家长者,学习什么“辟谷导引”之术,简单地说,就是不正常吃饭,只是吃些野菜松果维持生命,据说这样能修炼得身轻如燕,最后变成神仙。我想,以张良的智慧,是不会相信这些五迷三道的东西的,人固有一死,不可能成为神仙,以他的智慧,也不会想不到刘邦会想到请出“商山四皓”是出自他的主意,而且他本人也明确反对过更换太子。但刘邦受到如此巨大的心理挫折,又那么伤心,难免会迁怒于己,于是,他以这种类似“自残”的方式,向刘邦表示歉意。刘邦放他去,或许也是表示领受其歉意的方式。对此,吕后是心里不安的,这位性格刚强,折磨起自己政敌、情敌来心狠手辣的女人,对张良一直感恩戴德。刘邦死后,她派人把张良请了回来,劝告他:“事情已经过去了,别再这么折磨自己了。”在吕后的劝说之下,张良才恢复了正常的饮食起居,后来到了自己的封地——留(据陈泽孝先生考证说是今山东省微山湖一带),死在那里,享年72岁,张良与高祖刘邦同岁,但比刘邦多活了十年。

你的认可是我解答的动力,请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2-23
千古谋圣
第3个回答  2015-04-16
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第4个回答  2015-04-16
忍辱负重 他受过胯下之辱
第5个回答  2015-04-16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