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第十四》33:从境由心生到境随心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论语·宪问第十四》33:从境由心生到境随心转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先生说:“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不凭空臆想别人不诚信,却能先行察觉,这样的人才是贤者啊。”

孔子内心是有一个理想世界的样子的,这个理想世界的典型特质是繁荣和秩序。

一般的革命家,通常会通过打下一片天下,然后把它改造成理想的样子的方式,达成自己的理想。孔子采取了另外一种非暴力的方式,那便是将自己内心里理想世界的样子,描摹给天下人看,直至那个理想的样子,成为众人的理想。这样一来,内心理想没有实现之前,每个人都可以是追求理想,为理想而奋斗不已的圣贤。每个人也都可以在自己的家庭、家族、邦国、领域实践自己的理想,成为相应领域的王者。

一、境由心生——再造理想社会

孔子曾经讲:“出门如见大宾”。出门在外,把每个迎面走来的人当做是自己最尊贵的宾客来看待。今天, 我们可以把这个理解成市井哲学或者社交智慧。从浅表来看,我们可以将之当成是一种礼仪方面的外在程式——拿国宾级待遇对待自己遇到的每一个人。从深层次来讲,它是在教人在自己的心田里缔造一个理想社会。在这个理想社会里,人人相敬如宾,人人发自内心的相互尊重。

既然有一个理想社会,现实中一定还有一个充满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实这个。这个现实社会里充斥着锱铢必较、睚眦必报。踏进这样的社会,纵然你是神仙姐姐,也会像陷入泥沼一般弄得飘逸不起来,不闹到浑身是泥是无法超脱的。

孔子不是神仙姐姐,但他有本事推动现实社会向理想社会进化。他老人家所凭借的便是——境由心生。

“不逆诈,不亿不信”,意思是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不凭空臆想别人不诚信。现实世界中,一定有欺诈人的人,也一定有不恪守诚信的人。但孔子倡导人们不要做这样的人,同时也不要把他人想象成这样的人。先假定一个没有欺诈,人人诚信的社会。很显然,常人很乐意做这样的推想,因为每个人心中都希望有一个这样的社会,更重要的都希望人人如此对待自己。即便是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也是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欺诈的社会,希望人人诚信待己的。

二、境随心转——负起理想社会的责任

后来,明朝大儒王阳明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讲:“心随境转是凡俗,境随心转是圣贤”。这其中,不排除王阳明的思想受到佛、道唯心思想的影响。心随境转好理解,看见月缺花残黯然神伤,这是一种再直接不过的情绪变化。境随心转谈何容易?

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算不上圣贤,也算是有菩萨心肠了吧。他如何实现境随心转,真的促进那个理想社会的实现?

孔子还真有这样的本事。

境随心转没有什么玄妙、神秘的法门,只有老老实实的负责任而已。“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在孔子看来,贤者只要坚持负责任,便一定会催生出一个人人向往的理想社会。一是贤者首先是“经历过人间冷暖、世态炎凉,却依然对生活的充满热爱”的负责任的人。无论经历过什么,贤者都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不主观臆想别人不诚信,生活虐他千百遍,他待生活如初恋。二是贤者尽管不预想、不臆测,但他还是能敏感的先行觉察出欺诈与不诚信,并主动担负起相应的引导与改变职能。更为关键的是,贤者优化和改变社会风气采用的是“境由心生”的笨方法——不断在自己和他人心中强化那个没有不诚信、没有欺诈的理想社会。

这样的人,应该就算是贤人吧!

现实世界中,苛求别人是魔,苛求自己是仙,抱无所谓是佛道,持吃瓜心态是看客,大概只有贤者,才以绵薄的心力,持之以恒的做境随心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