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笔记——引导父母更好做父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1、引导父母学会怎样和孩子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一些具体的做法

2、引导父母传承续写自己的家庭叙事

我想问问大家,在帮助父母改善亲子关系,提升他们的育儿能力方面,你们都有哪些做法?大家能回答吗?可以是成功的做法,可以是失败的效果不太好的。(组织家长课堂, 亲子读书会等。)

也就是提供给父母多种方式,父母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选择一个或几个,有底线有榜样,全员参与。

第一个共,自然是我们新教育人最基本要推动的,共读。亲子共读,如果我们说:你们回去陪孩子读书,每天都要陪最少20分钟,你们觉得父母会遇到哪些问题?1、父母不在身边;2、父母没时间;3、父母没耐心;4、父母自己没有阅读习惯;5、父母认识不到共读重要;5、父母觉得都是学校的事;6、父母文化水平有限……那我们来看,以上条目,是所有父母遇到的问题,还是有其他条件限制,会出现不同情况?有哪些更共性的问题?1、认识阅读重要性  2、知道阅读内容  3、掌握阅读方法  4、形成阅读习惯。但是,固定的时间进行交流,仍然是每个阶段都必要的。那么,如何让父母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认识重要性,其实不难。提供阅读内容也不难,我们新阅读有不同年段的书目《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中国初中生基础阅读书目》等等系列。难的是,掌握方法,坚持践行直至形成习惯。共读的方法,在喜喜老师的《新父母孕育新世界》一书中,有专门的讲述。第十三章,在共读的心桥上。阅读形成习惯,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阅读经历的三个阶段:1、兴趣、2、数量 3、质量。与这三个阶段相联系,阅读有两种思维:一种思维是三境界说:生存(实用型)、生活(功利型)、享受(超越型);生存对应着实用型阅读,生活对应着功利性阅读,享受对应着超越性阅读,是循序渐进。在实现最高境界后,变成整体。第一种思维,就是三重境界层层递进互不包含,第二种思维,三种境界层层外扩,外环包围内核功利本身没错,我们之所以自己无法说服自己更无法说服别人,就是因为在这个思维模式中出了问题。但功利性作为动力推动兴趣形成,只是是第一层;

大家看这两张图,你们觉得哪里不同?这就是两种关于阅读的思维。阅读兴趣形成的过程,首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就是功利目的的阅读,对应生存,借助读书学习找到生存的立足之地。首先是要实用,有用我才读。然后功利性更强了,就是为了生活得好一点,吃得好点,用的好点,过得好点。最后一层,是有更高精神追求的,那就是享受阅读。要让父母愿意行动,你仅仅告诉他们阅读是享受,够吗?所以培养兴趣,需要从这几重境界来不断推进,直至每个读者根据自己不同层次的内心需求,找到内驱力。即使到了最高境界,就不需要第一层的生存境界了吗?所以童喜喜提出,这三重境界是包含关系,不是层级上升不能倒退的。从激发兴趣入手,有一定数量的累积,最后达到质的变化。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就形成了,而这三重境界,就分别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父母和孩子起到激励激发推动作用。但是这里面,最难的是坚持,要让父母坚持去做,就要提供必要的帮助,所以才有了“共”。大家用“共”的方式,彼此鼓励,互相督促,总有一些榜样涌现,成为带动的,也总有一些沉沦的,我们作为老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发现榜样,鼓励榜样,宣讲榜样的故事,推荐榜样的先进方法,重要的是,分享榜样的行动所产生的力量。所以我们就必须“提供书目,打卡共读,发现故事,宣讲故事,分享经验,共同卷入,一起成长”以“共读”为基础和前提,还可以衍生出——共赏一部电影、共游一个地方、共访一个朋友、共玩一次游戏……以此共,目的是让父母和孩子在家庭中多一些仪式感,多一些参与感,多一些亲切感,多一些温馨和幸福感。这些共同的经历,就引出了我们的第二个主题:书写家庭叙事。作为老师,我们有没有津津乐道学生的故事?有没有发现父母津津乐道自己孩子的故事?在没有电视电影电话的年代,我们是否愿意听老人津津乐道他们那些过去的故事?如果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故事都能这样书写和流传,就是在建设家庭,传承家风。所以童喜喜提出了“家庭叙事”的概念,这些家庭中“共”的故事如何呈现?就鼓励父母书写(可以先说)很多老师觉得父母不会写,不会用电脑,那可以学习用手机录音啊,用童喜喜的说写课程的方法,说出来记下来分享出去。而“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共赏共游共……”这些经历,都是书写父母和孩子的故事,一部独属于自己家和家族的故事。当作为老师的我们,不仅鼓励父母这样做,还能帮助他们,真诚地欣赏他们,帮助传唱他们的故事,您说他们会怎样?所以我们班级期末叙事的时候,不仅有孩子的叙事,还要有亲子故事,父母的故事。然后家庭和学校,都成了其乐融融的教育场了。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家校共育?最后,我想和大家说的是:如果已经有了榜样,但是自己还没有彻底弄明白的时候,不妨先效仿榜样去行动。边做,边总结和反思,就懂得了然和所以然。( 有没有人愿意,一起在自己班级的家庭中,引领父母开展“家庭一小时亲子时间”的行动?一小时是大概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可以共读,可以共演,可以共赏,可以共说。总之,要一个小时内,让父母放下手机,关掉电视,放平心态,不批评不指责,陪孩子说说话,听孩子说说话。目的不是别的,让父母们真正重视起陪伴孩子这件事,真正用自己的努力帮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实用点来说,高考改革对阅读提出了更高要求,功利点说,会阅读的孩子会生活,更高精神层面来说,阅读滋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