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了《法国革命史》,感觉拿破仑一点也不伟大,反而是既自私又愚蠢而且实际贡献甚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2-11
因为他是个特殊的人物,在18世纪的欧洲,他既不是革命者,但也绝不是保皇党。他既不受革命派欢迎,更遭封建王朝痛恨,甚至连资本主义也不喜欢他,而崇拜他的人们则几乎全部基于他的赫赫战功和个人魅力,他是一个完全个人英雄主义的王者,他创立的是一个属于自己的拿破仑时代。所以无论从革命还是封建角度去看待他都不实际。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到天壤之别也是这个因素。拿破仑发迹于欧洲各国联合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战争中,在第一次反法同盟战争中,他脱颖而出带领法国抵抗了联军,粉碎反法图谋,完全可以说,他此时就是以一个革命英雄的身份,捍卫了大革命的火种的。在之后的反法同盟中,拿破仑也屡次反击了联军,可以说直到这里,他都是以一个法国捍卫者的身份出现的。这种情况可能一直持续到他称帝,拿破仑的个人野心不断膨胀,他已经不满足于捍卫法国领土了,他想征服全欧洲。他想做欧洲的“秦始皇”,他想要建立一个以法国为中心的大一统欧洲,统一度量衡,货币,法律…不得不说,虽然实质是出于个人野心,但他几乎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只有统一的欧洲才是强大的欧洲,破碎的欧洲只能任人鱼肉,两次世界大战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点。而实际上在拿破仑的遗嘱中,他大概也做了这样的分析——“我不得已用武力征服欧洲,但愿我的儿子不要继承这个事业,他应该具有崭新的理念,用法律的形式更新人民的思想,建立新的政权,消除封建残余,保障人民尊严,促进经济繁荣,用联邦的形式统一欧洲…”
简直像一个预言家,拿破仑明确的预言了现在欧洲共同体“经济繁荣,用联邦的形式统一欧洲”的未来,仅凭这一点,无论对他个人品行有什么指责,也都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巨人。而从整体上来说,拿破仑战争也确确实实的影响了整个历史和欧洲的革命,即使是在他倒下,在他死后的百年来,他的“幽灵”也长久的盘旋在了欧洲上空。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即使是作为一个被拿破仑侵略的爱国诗人也作诗写出了这样的评价——“一个奇异的命运终了,伟大的人已经逝去,沉落了惊人的拿破仑世纪,威武常胜的一代天骄…还有谁,胸怀异常偏狭,让我们羞辱他。在今天,还想以狂热的谴责,烦扰他废黜的灵魂!赞扬吧!他给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命运,在幽暗的流放里,他死了,却把永恒的自由遗给世人。”普希金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感叹,实际上是由于拿破仑退位后的欧洲实际政治环境决定的,在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后,渴望打倒他的欧洲却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光明,而是陷入了更可怕的黑暗——1814年10月1日,维也纳会议召开,这实际上就是一次反法联盟维护和巩固欧洲大陆封建统治的大会,是一次重新瓜分欧洲的会议。维也纳会议不仅毁灭了欧洲最后一次实际统一的机会,也重新恢复了许多封建王朝的统治,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各国人民重新回到起点…拿破仑的死亡并没有像大家期待的那样是“一个暴君的倒毙”,却反而成为了他神话的开端。之前痛恨他的各位激进分子都突然意识到了他的伟大之处,这其中甚至包括之前最憎恨他的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众所周知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在创作时是献给拿破仑的,当时候被命名为《波拿巴交响曲》,然而拿破仑称帝之后,极端支持革命的贝多芬愤而指责他,并因此将交响曲改名《英雄——献给一位伟大的人》,然而在1814年拿破仑战败后,贝多芬也同很多人一样发现了这个现实——拿破仑的倒下让他们不进反退了。在1815年,贝多芬的信件中就这么写道——:“作为一个德国人,我是拿破仑最大的敌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却又与他逐渐达成一致。”,1821年,拿破仑病逝,贝多芬又表示:“对于这一灾难,我已经创作了音乐。”(有学者猜测是《庄严弥撒》的一部分,但没有证据。),1824年,他又发表了自己最终的看法,他说——“原先我并不喜欢他,现在却不那么认为了,如果拿破仑回到现在,他必定会在欧洲受欢迎,他理解这个时代的精神并且能够牢牢统治这个时代,他对于艺术和科学具有鉴赏力,并且憎恨黑暗。他对德国能更有价值,他打击封建体制,是法律的保护者。”因此,在他死去近两百年的今天,也有更多的著名人物对他做出了更实际的评价。“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恩格斯“拿破仑已经了解到现代国家的真正本质,他已经懂得,资产阶级社会的无阻碍的发展、私人利益的自由运动等等是这种国家的基础。他决定承认和保护这一基础。”——马克思“拿破仑真了不起!他一向爽朗,一向英明果断,每时每刻都精神饱满,只要他认为有利和必要的事,他说干就干。他一生就像一个迈大步的半神,从战役走向战役,从胜利走向胜利。可以说,他的心情永远是爽朗的。因此,像他那样光辉灿烂的经历是前无古人的,也许还会后无来者。有什么艰难困苦拿破仑没有经历过!如果想一想拿破仑所成就和所忍受的一切,就可以想象出,在他40岁的时候,身上已没有哪一点是健全的了。可是甚至到了那样的年龄,他还是作为一个完好的英雄挺立着。”——歌德“世界之所以平衡,是因为有上帝的存在,欧洲的天秤之所以保持平衡,是因为有拿破仑,拿破仑就是神的存在。”——黑格尔。
因此,确实可以说,他在自己人生中的有段时候,自私又愚蠢,他被接连不断的胜利和幸运,周围所有人的恭维吹捧搞得的昏了头了,他不仅自私愚蠢,还自大,自恋,专横,暴躁,不讲理,任人唯亲…他具有一系列巨大的人格缺陷,并且最终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尾。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他确实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英雄和伟人,他对法国的爱也显然是诚挚又热情的,最终他在遗嘱中写到——“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法国人…我希望能被安葬在塞纳河边,在我热爱的法兰西人民中间…我希望我的儿子谨记,一切为了法国人民。”1840年冬天,新建的的奥尔良王朝派遣王子前往圣赫勒拿岛接回拿破仑的遗体,12月5日,在漫天大雪中,经过了他建造的凯旋门,在数十万巴黎民众的夹道迎接中,终于被安葬在了塞纳河旁的荣誉军人院。